自2020年低點以來,國內主要食用油價格漲幅已超過50%。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貿易萎縮、國內需求大增、通脹預期及養殖產業擴張等因素共同帶來了這一輪食用油價格上漲,油脂市場“蛛網效應”強化。
食用油價格上漲
“最近食用油漲得厲害,一壺菜籽油3個月漲了34塊!”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徐女士對記者說:“去年10月14日,在超市購買某品牌菜籽油才55.8元一桶(5L裝),今年1月18日已經漲到89.9元,漲幅超過六成。”
植物油價格上漲至8年來高位。記者調研貿易商、生產企業、農民等市場主體後發現,去年以來油脂價格大漲,正引起產業鏈生態的巨大變化——上游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下游精煉企業不堪成本上漲……油脂行業“蛛網效應”不斷強化。
對國內消費者來說,食用油脂主要包括豆油、棕櫚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卓創資訊資料顯示,截至1月18日,國內進口菜籽油均價為10633元/噸,較2020年4月21日價格低點7083元/噸上漲50.12%;國內港口24度棕櫚油價格為7211元/噸,比2020年5月14日價格低點4701元/噸上漲53.39%;國內豆油批發價格為8645元/噸,較2020年3月13日價格低點5268.75元/噸上漲64.08%。
據銀河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劉博聞介紹,2020年壓榨利潤整體水平大幅抬升,壓榨企業迎來“大豐收”;中游貿易商也獲得了較大獲利空間,相較於2017年和2018年,2020年行情火熱刺激其擴大貿易量;與此同時,下游精煉商及罐裝商則在原料上漲過程中面臨提價慢、提價難,總體利潤水平遭削弱。
多因素強化“蛛網效應”
對於這一輪食用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劉博聞表示,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家對食用油戰略儲備意願增強。自2020年4月以後大型國企持續收儲豆油,預計豆油收儲將延續至2021年二季度。二是受2019年末乾旱天氣影響,2020年國際棕櫚油產不足需。三是多數國家生物柴油計劃執行較好,生物柴油需求維持穩定增長局面。
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油脂分析師陳彬、蘇珊進一步分析,2020年豆油消費出現250餘萬噸增量,除了200萬噸豆油消費增量主要來自國家收儲外,另外50萬噸增量主要來自飼料(豬飼料、蛋禽料和肉禽料)。
更深層次而言,當前油脂價格執行仍未擺脫週期規律。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油脂分析師陳彬表示,油料作物生產多為一年一季,一旦油料種植面積增加或減少,對應的油料產量和食用油壓榨量也會跟隨發生變化。油料產品供應量增減直接導致食用油價格出現相應變化。由於植物油需求彈性較低,而供給端週期性強且人為調控作用非常小,導致食用油行業價格和產量出現明顯的“蛛網效應”現象。
期貨工具助力企業風控
價格波動面前,上中游如何鎖住利潤,下游企業如何做好成本管控?
蘇珊建議,對外積極推進油脂、油料進口渠道多元化,對內加強儲備和應急管理,引導商業庫存週轉。國內企業可大力提高裝置應用效率、改進生產工藝,趁機做大做強。
“目前國內幾家大型油脂、油料上市公司都面臨原料成本佔比高、價格波動大的局面,為了對沖風險,企業亟需提升金融衍生工具專業操作水平。”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油脂分析師滕浩表示。
“近年來,隨著期貨及期權多元化衍生品工具出現,食用油下游企業若可以很好地介入衍生品風險管理工具,漲價的不利影響將會被對沖,潛在利潤將會維持穩定。”劉博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