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近日,一條“專家稱子女是長週期的耐用消費品”的話題衝上熱搜。有經濟學家在一個論壇的主題演講上表示,按照貝克爾經濟學家的行為經濟學說,子女也是消費品,子女是長週期的消費品,是可以給你帶來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所以,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你沒有長週期的耐用消費品,他的價值是超過你購買其他消費品的價值。這番言論,在網路上引發了巨大爭議。(中新社)
“子女是長週期的耐用消費品”,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在不少網友的解讀中,專家的此番言論,衝擊了“人之主體性”的價值共識,完全是“不把人當人”,充斥著冷漠與冒犯,激起眾怒屬實不冤。
的確,就字面意思理解,此番言論很是出格,招致輿情反彈,可謂咎由自取。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其畢竟出自一段幾十秒的短影片,隻言片語的片段擷取,抽離了前後文,有鑑於此,“斷章取義”“語意扭曲”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上,在彼時彼地,這名專家的演講主旨乃是“消費品”,談及“孩子”純屬順嘴一提,卻因為其間擰巴的概念套用、蹩腳的類比說理,意外成為了輿論場內的導火索。
該名專家的這波高論,據說是源出於貝克爾的行為經濟學說,引經據典、其來有自。我們知道,經濟學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有著與生俱來的深刻烙印,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其思維結構與表達正規化。比如說,經濟學的價值核心,乃是“經世致用”的功利哲學,對於效用、效率、效益的計核,貫穿於其學科體系與學者群體。由此必然導致一個客觀後果,那就是思考問題時自然而然的“去人格化”“去情感化”——把“人”視同“消費品”論述,沒有跳出這一傳統。
此外,經濟學還是一個極端熱衷於“假設”和“建模”的學科。把複雜的世界抽象、化約,變成能自圓其說的、有一定預見性的模型,這是經濟學最底層的方法論。諸如“理性經濟人假說”“市場有效性假說”,其實都是不完全準確的,但這卻無礙於其成為經濟學的“元公理”和“理論地基”。在這種學科文化內,有學者把子女抽繹為“耐用消費品”來探討其投入與回報,大機率是出於職業習慣使然,是一種情不自禁的“本性流露”。
如果在學術共同體的閉門會議中,“孩子是耐用消費品”的論說,也許還不至於掀起波瀾。畢竟,經濟學的同行們,很容易想明白這一“怪論”到底在表達些什麼。但是,置於一場公開的、面向大眾的“主題演講”上,這樣的說法,卻必然是不合時宜的。近年來,學院派專家越來越多走向大眾傳媒市場。這個過程中,怎樣妥當地把“自成一體的學說”轉譯為“大白話道理”,是頗費腦筋的技術活。學者的學術表達自由,與公眾捍衛的道德價值秩序,本不該爆發如此之多的衝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