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 在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3·15特別節目《金融消保大咖說》於今日上午播出。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打鐵還要自身硬,金融消費者須提高素質,要擦亮眼睛,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
本次特別節目是中國經濟網、中國平安、平安銀行和平安人壽積極參與中國人民銀行主題活動,以及中國銀保監會組織開展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週而舉辦的一場線上特別節目。節目邀請到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及多位專家現場解讀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政策,並透過金融消費場景案例講解為消費者支招,普及金融消保知識。
節目中,有這樣一個案例。王某等人借用工商登記註冊的公司外衣,透過電話、網際網路、簡訊等營銷方式,以高額投資回報為誘餌,騙取投資者投資諮詢服務費。該公司主要透過三招吸引投資者。一是形象包裝。該公司特意租賃了一棟高檔寫字樓,設立了一個功能強大的公司網站,內容覆蓋股票、基金、期貨等主要投資領域,可以免費由公司的“品牌分析師”提供股票診斷服務。二是“話術”誘惑,該公司專門培訓了一批巧舌彈簧的員工,以極富煽動性的語言,信誓旦旦的保證等多種“話術”手段招攬客戶。三是協議解慮。該公司透過與顧客簽訂《委託理財協議》或者《資產管理協議書》,騙取客戶的信任,獲取其股票賬號和密碼,進而全權代理買賣股票,並根據協議收取資產管理費(客戶股票賬戶資產額的1%到10%)和盈利分成收入(客戶股票賬戶賬戶盈利部分的20%)。
徐洪才表示,由於金融消費者本身專業能力的侷限性,上述案例裡面的情況,當前依然屢見不鮮。金融市場的風險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高收益一定會有高風險。一些不切實際的10%、20%甚至更高的承諾式收益率水平,背後就有很大的風險。一般來講,5%、6%的收益率可能都是偏高的了。
徐洪才認為,從金融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有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要有風險意識,要明白不可能不承擔風險就有收益。
第二,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投資要找有影響力的專業金融機構,對朋友透過私下各種渠道推銷的產品要保持警惕。
第三,要提高自身素質。對金融理財產品本身的特點、風險收益特徵、資金使用範圍、投資標的等,應該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要看協議裡面的條款是不是合法合規,同時,要考慮到受託理財的人、機構本身有沒有違法違規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