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最佳化支撐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的協同體系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透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培育先進製造業叢集作出了部署。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著力抓好重點工作,聚焦問題和短板,更要深化規律性認識、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快最佳化支撐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的協同體系。

一、推動建立製造業叢集產業鏈和創新鏈協同發展體系

產業鏈需以創新提升現代化水平,創新鏈需透過產業鏈重塑提高整體效能。產業鏈創新鏈的協同,是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我國製造業叢集仍存在產業鏈低端鎖定、創新鏈碎片化、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兩張皮”的痛點。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亟需建立製造業叢集產業鏈和創新鏈協同體系。一是在國家層面可實施“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在梳理凝練我國製造業叢集標誌性產業鏈、創新鏈的基礎上,助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密切合作,以產業鏈和創新鏈的重大需求和關鍵環節為導向,以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示範為重點,促進產、學、研、用優質資源高效整合,打造一批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做優做強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標誌性產業鏈,提升產業鏈創新鏈整體價值。二是在省級層面創建制造業叢集產業鏈和創新鏈協同聯盟。可在新一代資訊通訊、積體電路、工程機械製造等製造業重點領域產業鏈中先行先試。聯盟以叢集產業鏈為依託,有效串聯創新鏈上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推動產業鏈之間和產業鏈內企業橫向聯合,促進創新要素在叢集內自由流動、互通共享。助推創新主體和生產主體需求的雙重耦合,面向製造業中高階環節進行科技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二、建立政府引導、自願組織、中國特色的製造業叢集治理體系

新一輪產業革命強化了產業發展的網路化態勢,這成為叢集治理的關鍵。在更高層次上培育先進製造業叢集,要求改變目前較為鬆散的叢集行為主體之間的關係,形成基於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叢集網路化組織。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需打造中國特色的製造業叢集網路共同體。一是在治理形式和功能上,採取政府引導、自願組織的方式,實現政府及部門公共治理、叢集組織共治以及企業層級治理和行業隱形規範的融合與協調,提升叢集行動效率和協同能力。二是在組織架構上,由重點產業技術聯盟、製造業骨幹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校牽頭,“政產學研金介用”等單位共同參與構建和打造。三是在具體實施上,在新一代資訊通訊、積體電路、工程機械製造等製造業重點叢集中先行先試,建立起若干標誌性叢集網路共同體。

三、構建支撐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的金融體系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金融業履行服務實體經濟、支援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責任擔當,關鍵一點在於為製造業提供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要解決資本要素在製造業中迴圈不暢問題、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需加快構建支撐製造業叢集發展的金融體系。一是加緊出臺製造業叢集金融支援專項政策,以國家層面的制度體系設計引領金融支援製造業叢集發展。二是建設好各省市金融綜合服務線上平臺,以提升資料質量、最佳化資訊共享方式、提高資金供需雙方對接效率為導向,提速平臺功能迭代和應用推廣,為製造業叢集發展賦能。三是多措並舉,圍繞挖掘製造業企業有效信貸需求、提高製造業企業直接融資比重、減輕製造業企業融資成本、營造製造業企業良好融資環境等,推動基於製造業叢集特點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

四、架構分梯次推進、分群施策發展體系

在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的雙迴圈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如何避免無序競爭、獲取競爭新優勢,是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需要關注的問題。破解這一問題,需以叢集層次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為導向,架構分梯次推進、分群施策的製造業叢集發展體系。一是分梯次推進製造業叢集發展。對於擬培育的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打造成專業強、水準高、影響力大的國際經貿合作交流平臺;對於國家級先進製造業叢集培育物件,強化政策鏈、服務鏈、人才鏈保障力度,推動繼續發展壯大。二是抓緊出臺並落實培育若干世界級製造業叢集的“分群”專項行動計劃,確立特色發展方向,加快在新一代資訊通訊、積體電路、工程機械製造等製造業重點叢集上贏得價值鏈和競爭優勢。三是參照“鏈長制”做法,探索並做實先進製造業叢集“群長制”,從國家、省級層面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強化對叢集的高效管理和精準服務,推動叢集專業化、特色化發展。

五、完善與製造強國建設相適應的國際合作體系

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題中之義在於以國內大迴圈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國內產業、企業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重構。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需在完善製造業叢集國際合作體系上持續發力。一是依託全球製造業合作聯盟中國總部已啟動的優勢,推動我國加速建成全球一流的先進製造業國際服務體系。二是將國際合作作為考評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國家級製造業叢集建設成果的參考指標。三是支援製造業叢集企業境外上市、發債,鼓勵和支援優勢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透過海外併購重組獲取歐美髮達市場知名品牌、高新技術、營銷渠道、高階人才等資源。四是鼓勵製造業叢集企業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海外金融服務平臺,提升企業國際化發展能力。五是引導外資參與我國製造業叢集建設,吸引海外知名大學、研發機構、跨國公司等在我國設立全球性或區域性研發中心。

六、建設基於製造業叢集大資料平臺的監測評估體系

工業大資料將成為大資料時代智慧製造的核心競爭力。從全球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叢集的發展經驗來看,透過打造共享資訊平臺實現對製造業叢集的監測與評估,能有效提升製造業叢集的管理效率和發展質量。推動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需加快建設基於製造業叢集大資料平臺的監測評估體系。一是以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契機,構建制造業叢集大資料平臺,及時跟蹤監測製造業叢集發展情況。二是圍繞製造業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骨幹企業培育等,加快研究構建體現我國特色的可考核、能量化、動態性的先進製造業叢集指標體系和綜合評價體系。三是探索建立製造業叢集發展逐級統計和定期報送制度,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對製造業叢集發展情況開展評估。

作者:耿中元(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庫“金融創新與普惠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清娟(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智庫中心主任)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54 字。

轉載請註明: 加快最佳化支撐製造業叢集高質量發展的協同體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