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臨疫情、缺芯、原材料漲價等諸多不利因素,但是長城汽車(601633.SH,02333.HK)還是走出了自己的節奏。短短一年,其A股市值從600億元暴增至5000億元,僅次於比亞迪,H股市值也500億港元攀升至2800億港元。
上市公司的市值,是資本市場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的最直接反應。過去幾年,長城汽車可謂是浴火重生。隨著多個爆款產品的問世,長城汽車的市值一路衝高,兩市累計市值超過7600億元。那麼,長城汽車還能持續增長嗎?還有多少想象空間呢?
自去年宣佈轉型全球化科技公司以來,在“全球大布局”、“研發大投入”、“企業大變革” 和“使用者大運營”的戰略新定位下,長城汽車構建“七國十地”全球研發佈局,實施品類創新與技術創新,旗下哈弗、WEY、長城皮卡、尤拉及坦克五大品牌全面發力,與使用者共創、共享、共贏,不僅“挺過了2020年”,還得到了汽車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認可,增強了核心競爭力。
8月28日釋出的2021年上半年報顯示,長城汽車累計銷售61.82萬輛,同比增長56.5%;營業總收入619.28億,同比增長73%;淨利潤35.29億元,同比增長207.87%%;扣非淨利潤28.42億,同比增長254.16%。隨後,長城汽車的市值快速向上,8月30日在A股創下67.77元的新高。
長城汽車股價快速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與其可買盤較少有關。目前,長城汽車前十大流通股東累計持有A、H流通股85.66億股,累計佔A、H流通股比為93.4%,實際僅有不足7%的可買盤在A股市場上流通。換言之,投資者不需要動用太多資金,就能撬動長城汽車的市值,容易被炒作。
雖說長城汽車目前的股價和估值都已進入了調整區,接下來或將震盪整理,但長城汽車的轉型令人矚目,無疑給國內其他車企指了一條明路,配得上二級市場給出的溢價,但長城汽車並非毫無隱憂。
首當其衝的,長城汽車雖然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但半年報的負債達977.46億元,資產負債率62.19%,較去年同期的55.37%大幅增加,仍然在行業平均值以內。這顯然和長城汽車近年來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擴大品類創新、拓展生產佈局等有直接關係。未來汽車行業的困難只會越來越大,至於長城汽車多年來在研發領域堅持過度投入,所對應的預期能否實現,需要市場給出答案。
其次,長城汽車全力實施品類創新,如哈弗的狗品類、魏牌的咖啡家族、長城皮卡的炮品類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期還將繼續深化,實現“一車一品牌一公司”。這樣的做法自然有利於業績考評,能激勵員工努力完成任務,但多生孩子不僅好打架,也會加大內耗,加劇推諉扯皮。屆時,長城汽車的資源分配、執行力能否一以貫之,將是關鍵。
最後,不得不說,在全球汽車產業從傳統的製造企業向科技出行企業轉型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對於傳統硬體企業很少給高估值,長城汽車雖然加大研發投入,打造了以“自動駕駛、智慧座艙、高效燃油、新能源”相互融合的技術生態,但核心技術的“天花板”還沒有開啟,對長城汽車也是巨大的壓力。
這就是國內車企的“國情”。沿著成功的路徑“全面開花”,繼續和同行搶肉吃,是飲鴆止渴,最後還是死路一條。向上突破需要投入鉅額的資金以及各種成本,而且還不一定成功。怎麼辦呢?要想贏得成功時的鮮花掌聲,還得破釜沉舟,運籌帷幄,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否則,大浪淘沙,不進則退,傳統車企如果不能夠鯉魚跳龍門,那麼最好的歸屬就是代工廠了。
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就是,長城汽車在目前的主力產品和技術之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對於比亞迪以近乎放棄傳統燃油車的態度,吉利汽車透過“簡單粗暴”的“買買買”方式,長城汽車還需打鐵自身硬以獲得核心實力,特別是在新能源核心技術以及高階品牌方面。
雖然長城汽車擁有由動力電池部門拆分而來的蜂巢能源並計劃獨立上市,估值達400億元左右,但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領域能否與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等專業電池廠競爭,還很難說?雖然長城汽車已經有了高階品牌魏牌、坦克,但光束、沙龍智行等發展仍是未知。這些都是很大的未知數,等著長城汽車一一解決。
在新老對手的夾擊下,如何保持優勢、補足短板實現科技轉型,是長城汽車接下來要持續面臨解決的課題。從股價和市值走勢來說,長城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否與比亞迪形成分庭抗衡之勢,還有待時間和市場的驗證。假若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或高階品牌方面取得階段成效,其股價或將迎來下一波主升浪。股市有風險,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