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市起點?納入科創板、剔除ST、延遲新股計入,上證指數編制方案“大改”

6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釋出公告,公佈了修訂上證綜合指數(以下簡稱上證指數)編制方案,實施時間是2020年7月22日。

有財經界的人士在朋友圈發出“大牛市起點啊兄弟們”的感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修訂有三大看點: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延遲新股計入時間,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

上交所披露的“答記者問”表示,修訂指數編制方案,可以減少指數失真,更好地反映市場。

修訂內容如下:

一、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的證券,從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計入指數。

二、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三個月後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一年後計入指數。

三、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我國的滬深證券市場有各種各樣的指數,但是大家說的最多的還是上證指數,對多數股民來說,“上證指數就是大盤,大盤就是上證指數。”

並且,中國證券市場的重要事件很多都是用上證指數標記的。比如998.23點大底、6124.04點大頂、3000點魔咒等等。

上證指數由上交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組成,包含A股和B股,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上市股票的價格表現。指數以總股本加權計算,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釋出。

但是,人們在證券交易軟體上看到的上證指數起點是1990年12月19日,那是上交所開業並開始交易的日子。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100點為基點。

開業之初,上交所交易8只股票;2020年6月19日,上交所交易股票1681只,其中主機板A股1519只,主機板B股50只,科創板112只。今天的上證指數跟1990年比起來有可比性嗎?二者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今日,中國證券市場早已發展成了一個“巨無霸”,上證指數作為綜合指數天生就是“失真”的,這是快速發展的證券市場帶來的成長的煩惱。

如果把指數比喻成一個孩子,今年12月19日孩子就該30歲了。但是,截至6月19日收盤,上證指數還是隻有2967.63點,3000點魔咒依然是股民心中一道坎兒。

上證指數“漲不動”?其實,這是個誤解,上證指數其實漲了2989.67%。

根據通達信軟體統計,從1990年12月19日上證指數誕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7212個交易日,10776個自然日。上證指數開盤點位是96.05點,在接近30年的時光中,漲幅2989.67%,振幅6293.19%。其中,上漲天數3806天,下跌天數3404天,總共成交了超過602.45萬億元。

大牛市起點?納入科創板、剔除ST、延遲新股計入,上證指數編制方案“大改”

圖片來源:通達信軟體截圖

30年太長,只爭朝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6月19日的指數表現。

大牛市起點?納入科創板、剔除ST、延遲新股計入,上證指數編制方案“大改”

圖片來源:通達信軟體截圖

很顯然,市場風格偏向“中小創”,一年半以來,上證指數漲幅只有19%,在12個參與比較的指數里面墊底。如果投資者只看上證指數,市場彷彿沒有機會,只根據上證指數投資很可能被誤導。其實,市場還是有機會的,投資創業板的投資者賺了個盆滿缽滿。這一年半以來,創業板50指數漲幅高達104.42%。

上證指數是一個“失真”的指數,如果從漲幅比較上看“實錘”了。

6月19日,上交所在公告修訂指數編制方案的同時還公佈了“答記者問”,對於市場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解答,特別提到了這個“失真”問題。

上交所表示:“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多有呼聲,類似‘上證綜合指數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場結構變化’等意見頻頻出現,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在內的市場專業人士再次提議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法進行完善。”

上交所表示:“為充分響應市場呼聲,進一步提高指數編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更加準確表徵上海市場整體表現,上交所、中證指數公司在充分聽取市場意見、研究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變化、借鑑指數編制國際經驗基礎上,一直研究並慎重啟動了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工作。”

有人說上證指數漲不起來,是因為大盤股太多。上證指數以總股本為權重,“四大行”、“兩桶油”權重很大,嚴重影響指數的漲跌。拉券商股,拉銀行股就可以撬動大盤,這叫槓桿效應。

不過,上證50指數一年半以來的漲幅也有27.60%,上證180指數區間漲幅也有25.49%,顯然盤子大並不是主要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為改善指數失真,此次修訂有三大看點: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延遲新股計入時間,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這才是開啟指數“失真”這把鎖的鑰匙。

綜合指數有固有的特點,8只個股的上證指數和1600多隻個股的上證指數能一樣嗎?所以,稍微專業點兒的投資者在衡量歷史走勢的時候一般用成份指數,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

儘管成分股指數樣本也在變化,但數量基本上是不變的,在對比市場的歷史表現時有獨特的價值。綜合指數、成分指數、行業指數和個股綜合評估,才是趨勢判斷“正確的開啟方式”。

眾所周知,中國A股市場有“新股不敗”的神話,打中了新股就意味著賺錢。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小盤股普遍高溢價,高市盈率發行,透支了二級市場的成長空間。只要是題材好的小盤新股,上市之後漲幾個漲停,漲十幾個漲停是司空見慣的。然後呢?綿綿陰跌,要持續很長時間。

當前,新股上市第11個交易日計入上證綜合指數,不利於指數表徵的準確性與穩定性。

上交所的“答記者問”中表示:“當前A股市場新股上市初期存在‘連續漲停’及高波動現象。2014年至2019年,滬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後平均連續漲停天數為9天,217只新股連續漲停天數超過10天,新股以漲停價計入不利於上證綜合指數客觀反映市場真實表現。2010年至2019年,滬市新股1年內平均收益波動率約為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計入高波動新股不利於上證綜合指數的穩定。”

另外,相信很多投資者也注意到了,一年半以來,深證綜指的表現明顯優於此前的上證指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小板、創業板表現強勁。修改編制方法以後,科創板納入樣本,這將改變上證指數的波動特性。

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創板證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續跟蹤評估近一年時間,科創板整體執行平穩。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已成為滬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板證券計入上證綜合指數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上交所表示:“科創板上市公司涵蓋諸多科技創新型企業,科創板證券的計入不僅可提高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中科創型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佔比,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好反映滬市結構變化。”

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了風險警示制度,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較高風險,基本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價值受到影響,難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況。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有利於上證綜合指數更好發揮投資功能,更好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總體表現。

上交所表示:“諸多國際主要綜合指數樣本範圍只包括市場絕大多數股票,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剔除納斯達克市場作為第二上市地的股票,STOXX歐洲全市場指數、恆生綜合指數只涵蓋市場市值95%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證綜合指數樣本中包含85只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合計權重0.6%。因此,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不會影響其綜合指數定位。”

同日,上交所公告:“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於2020年7月22日收盤後釋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釋出實時行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65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牛市起點?納入科創板、剔除ST、延遲新股計入,上證指數編制方案“大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