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放長遠,勿以“牛”“熊”論眼前|新京報社論

未來一週,將是考驗本輪行情的關鍵一週,望投資者在積極參與的同時,更要保持理性,價值先行,慎加槓桿,拒絕場外配資,攜手共進,使A股行情走得更穩、更遠。

目光放長遠,勿以“牛”“熊”論眼前|新京報社論

中國投資者期盼和需要一輪牛市,中國經濟也歡迎牛市,但保障投資者合法利益是其前提。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社論

週一,中國股市又將開盤!各方輿論已經認為,本週對於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股市的走向還是非常關鍵。

上週五,滬指以跌幅超2%收於3400點之下,結束連續8日上漲。而隨著週末出臺的包括整肅場外配資、社保、國家大基金減持、北向資金7月以來首次淨賣出等訊息的釋出,A股持續上升的做多熱情也因此有所降溫。

A股指數回撥並非不能理解。因為這發生在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這一大背景下,也是2018年1月以來的最長連漲紀錄。從常識可知,沒有任何市場能夠持續單邊上漲,久跌必漲、久漲必跌,是股市常態,也是市場規律。

股指的回撥有助於平復市場日漸增長的非理性情緒。不能否認的是,經過7月初的這一輪連漲,各方投資熱情確實被激發出來,財富效應初步顯現,資金跑步進場,A股兩市成交金額飆至1.7萬億以上。

但急迫的“上車”心態,其實也隱含大量不可測後果,易使普通投資者忘記或忽略那句入市箴言:“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看到股市下跌以及打擊配資等訊息釋出,有聲音擔心A股好不容易養成的上漲行情就此夭折。這種擔心實無必要。

首先,雖然指數連續上漲,A股確實出現了一輪行情,但是否牛市已至仍需時間確認。在這一刻談牛市為時尚早,炒作牛市則必有所圖。對於A股的前景,投資者不妨保持耐心,“讓子彈飛一會兒”。

再者,無論是否牛市已至,打擊非法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查處違規資金流入股市,都是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

投資者期盼和需要一輪牛市,中國經濟也歡迎牛市,但前提是牛市的出現,必須建立在投資者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之上,而非資產泡沫之上。尤其是今年以來,經濟下行疊加疫情衝擊影響,實體經濟遭受重創,這一背景下,金融資源應優先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而不是參與制造泡沫。

2020年中國A股的這一輪行情,發生在移動網際網路崛起之後。移動網際網路一大特點,就是資訊的更充分流動,很多時候甚至資訊過濫。這導致股民的非理性情緒更容易被激發,無論是因好訊息而激發出的貪婪,還是因壞訊息造成的恐懼,都被加速放大。

為此,各類投資者尤其需要保持理性。在這方面2015年其實已有前車之鑑,今年則更需警惕和未雨綢繆。非理性只會帶來共輸的結局。

牛短熊長、股指長期低迷、與經濟增速錯配,這樣的股市其實並非一個常態的股市。而這就是近期中國一系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舉措的前因,同時也提醒投資者,對於A股的牛熊轉換應保有冷靜和耐心,拒絕被短期漲跌或市場訊息、街談巷議所劫持綁架,不要讓非理性情緒透支股市未來,把目光放得更長遠。

事實上,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推進,從設計、監管層到普通股民,中國各個階層對於股市的期待已日趨一致。未來,中國必將建立起更健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股市直接融資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證券化率也將大為提高。

在此大趨勢已定的情況下,股民也實在沒必要因為一些所謂的“訊息”而驚慌失措,過度的恐慌恐懼,同樣也是一種非理性情緒。

未來一週,將是考驗本輪行情的關鍵一週,望投資者在積極參與的同時,更要保持理性,價值先行,慎加槓桿,拒絕場外配資,攜手共進,使A股行情走得更穩、更遠。

編輯:何睿 校對:張彥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99 字。

轉載請註明: 目光放長遠,勿以“牛”“熊”論眼前|新京報社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