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Metal財經
撰文|查克
僅用了不到兩天時間,“河北王”榮盛發展(002146.SZ)即以“公司一直是按照相關規定和期限執行,不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逾期兌付情況”的回應,以及全額兌付的行動,打消了因“有持票人爆料稱榮盛發展本應在6月14日到期的商票大部分未兌付”而引發外界對其債務情況的擔憂。
但事實上,在此次“商票風波”平息背後,這家行業TOP30的“守門員”正面臨成立以來最大的商票應付壓力。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榮盛發展應付票據餘額為81.05億元,同比增長98.28%。應付票據餘額接近翻倍式地增長並創歷史新高,主要受商業承兌匯票餘額的驟增所致。
同期,該公司商業承兌匯票餘額為78.84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加48.06億元,增幅達156.13%;銀行承兌匯票則同比減少近八成至2.21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榮盛發展應付票據餘額進一步擴大至85.85億。
與應付票據餘額同步增長的還有榮盛發展同樣令外界產生擔憂的擔保情況。截至2021年6月8日,該公司實際擔保總額為654.57億元,是其一季度末淨資產的1.41倍。儘管榮盛發展目前不存在逾期擔保事項,但其旗下多家子公司曾存在“被執行人”資訊。
天眼查顯示,截至6月17日,榮盛發展的風險等級被評為“高”,風險總量達16501條。其中,廊坊愉景、臨沂榮盛、榮盛富翔、徐州榮盛、上饒榮盛、蚌埠榮盛偉業等子公司,以及榮盛發展第三大股東榮盛建設,均曾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涉及的“被執行人”高風險資訊合計12條。
短期“轉綠”難度不小
榮盛發展成立於1996年,創始人系現年59歲的江蘇南京人耿建明。依靠建築工程業務起家的榮盛發展透過南京的“方州花園”項目錄得資本積累,並於2000年北上,以第二個大本營廊坊為核心開啟京津冀區域深耕模式。
2007年8月,在成為河北首家IPO房企後,榮盛發展的版圖開始向全國擴張,並在2009年至2011年連續三年銷售規模突破百億,行業排名升至第35位,但受近年來環京樓市政策調控影響,該公司的銷售業績年複合增速低於同業,而其行業排名也始終未能出現大的突破。
榮盛發展最新的銷售情況簡報顯示,2021年5月,該公司實現簽約面積97.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0%;簽約金額113.91億元,同比下降0.03%;2021年1-5月,累計實現簽約面積387.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97%;累計簽約金額461.83億元,同比增長39.68%;行業排名(克而瑞)同比下滑7個位次至第38名。
伴隨低於行業均值的銷售規模增速,繼2020年淨利潤率創歷史新低後,榮盛發展今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再度承壓下滑。
資料顯示,受不足八成的竣工計劃完成度,以及結轉金額減少9%至621億元影響,榮盛發展2020年實現營收715億元,同比增長僅0.8%;歸母淨利潤75億元,同比減少17.8%;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分別為27.82%和10.87%,同比下滑2.14個百分點和2.65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榮盛發展增收不增利的態勢延續,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44.97%和1.79%,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則分別下滑至27.17%和7.50%。若從該公司2004年以來的年度和一季度資料來看,其淨利潤率首次跌破10%。
與此同時,榮盛發展加權平均ROE、總資產回報率、投入資本回報率等多項核心盈利能力指標均創近年來新低。
盈利能力持續下滑也令榮盛發展短期“轉綠”的難度增加。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榮盛發展現金短債比和淨負債率均未觸及“紅線”,房企管控新規下在半年內實現“由橙轉黃”。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該公司貨幣資金和有息債務微降,負債總額微升,現金短債比和淨負債率變化不大;剔除預收賬款後資產負債率微降至73%,仍觸及一條“紅線”。
在券商看來,對土儲充裕度、銷售穩健增長和財務指標改善的平衡將對榮盛發展經營提出較大挑戰,短期內財務指標“轉綠”,以及槓桿端改善的難度均較大。
截至6月17日收市,榮盛發展5.89元/股收盤價較52周高點已下挫39.28%,繼2020年全年累計跌幅近三成後,今年以來再度下跌9.80%,最新市值已降至256億元,較歷史峰值已蒸發約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