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初探

由 解洪海 釋出於 財經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訊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國自2014年開始研發數字貨幣,比大部分國家的開始時間更早一些,且在近兩年迅速推進。世界各國對數字貨幣的研發,大多開始於2017年前後。其驅動因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相關科技的發展,使數字貨幣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增強;第二是移動支付的興起,使現金使用量逐漸減少;第三是國際趨勢的變化,使各國在數字貨幣領域展開了競爭。國際清算銀行於2019年對全球66個國家的央行展開調查,其中80%的央行表示已在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究,約40%的央行從概念論證階段進入試驗論證階段,有10%的央行已經展開試點專案。

技術革新下的央行數字貨幣

根據央行數字貨幣面向的使用者型別,國際清算銀行將央行數字貨幣分為兩大類:批發市場央行數字貨幣和零售市場央行數字貨幣。批發市場央行數字貨幣面向商業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普通居民不可持有,針對批發市場進行研發的代表性國家有加拿大與新加坡。零售市場央行數字貨幣面向零售市場,居民、非金融企業等經濟參與者均可以持有,其應用不限定於資金批發市場,不限定於銀行等金融機構。

從技術路線來看,批發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區塊鏈相關技術,將資金批發市場的“數字賬戶”記賬的交易模式轉變為“數字現金”模式,從而提高支付的透明度、安全性與整體效率。而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則存在兩種技術選擇,一種是“央行數字賬戶”模式,即允許普通居民在央行開設賬戶,其賬戶餘額屬於央行負債,因此是一種數字化形式的央行貨幣。另一種則是“數字現金”模式,央行利用加密演算法實現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流通。使用者在交易中不需要驗證貨幣持有者身份,只需要像驗證鈔票真假一樣去驗證數字貨幣本身的真假。

在上述方案中,“數字現金”模式仍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需要技術研發與相關試驗,以確保其可行性。而“央行數字賬戶”模式在技術上與目前商業銀行的賬戶執行體系相似,其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之所以這種模式仍需要大量的研發工作,是因為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具有較大的潛在經濟影響,為普通居民創造了直接使用中央銀行資金的機會,提供了一種具有類似現金的法幣地位的數字化結算工具,這將對金融體系與宏觀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各國央行均審慎地權衡其收益與成本,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例如,瑞典央行認為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風險可控,優勢顯著,因此持續推進零售市場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程序;而丹麥央行認為零售市場的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風險大於收益,因此公開表示暫不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是針對零售市場的“數字現金”模式。這種模式的央行數字貨幣既有技術革新,又有其他國家所提及的潛在經濟影響,因此值得在金融體系與宏觀經濟層面做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央行數字貨幣的潛在經濟收益

在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探討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現有的移動支付體系已經較為發達,央行數字貨幣的邊際貢獻將體現在哪些方面,央行是否有必要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綜合我國央行與其他央行的前期研究,以下潛在經濟收益值得關注。

第一,央行數字貨幣有助於維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在零售市場,現金是唯一的法定貨幣,但成本高、不便捷,需求量逐漸下降。央行發行數字化的法定貨幣,有助於應對數字化的社會變遷。

第二,央行提供移動支付的服務,有助於增強支付市場的競爭性。支付市場具有明顯的網路效應,在使用者的自然選擇下容易形成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央行數字貨幣的介入,意在提供另一種移動支付手段,限制私營支付平臺形成過強的市場力量。特別是,央行與私營平臺的巨大區別在於央行不會單純考慮商業利益,能夠更加關注社會效應。央行作為政府相關機構直接參與支付市場的競爭,若要實現對社會福利的提升,則需要確保公平協調支付市場的牌照管理,按照使用者需求保持創新,共同維護當前支付生態的便利,避免如厄瓜多央行在2014—2018年對移動支付市場的行政式壟斷行為。

第三,央行數字貨幣有助於保持支付工具的普惠性與穩健性。現有的移動支付工具依賴於行動網路訊號的覆蓋,在自然災害時段或偏遠貧困地區難以使用。我國與瑞典央行均提到央行數字貨幣“離線支付”功能的設計,目的是在無網路、無訊號的情況下提供支付服務,拓展移動支付的邊界。不過,瑞典央行曾指出“離線支付”需要慎重設計監管框架,透過限定離線情況下的交易次數、交易金額來控制付款人與收款人各自承擔的風險。

央行數字貨幣的金融影響

除了以上潛在優勢,央行數字貨幣還可能給金融體系與宏觀金融帶來其他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金融脫媒”效應和“跨國溢位效應”。英國央行、歐央行、挪威央行等機構學者均曾就此進行過討論,並商議可能的應對策略。

央行數字貨幣可能誘發的金融脫媒分為兩類。第一類叫作週期性金融脫媒,是指金融風險較高時居民可能將手中的存款大量轉換為央行數字貨幣。在金融危機時,大量銀行客戶會去銀行提取現金,這被稱為“銀行擠兌”。在現金為主的時代,“銀行擠兌”是透過在銀行門口排隊、取號、依次提現而完成的。當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現金之後,“銀行擠兌”可以透過簡單的手機操作而完成,更加迅速、便捷,因此也可能導致更大的衝擊。第二類叫作結構性金融脫媒,是指在經濟常態下居民將活期存款或其他支付賬戶餘額大量轉換為央行數字貨幣並持有。這將縮減金融中介部門的資金來源,增加央行對居民部門的負債,進而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中介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流動性供給,同時增加商業銀行對央行資金的依賴。為了降低央行數字貨幣可能誘發的進入風險,各國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限制央行數字貨幣賬戶的轉入轉出金額,設定央行數字貨幣的持有量上限,對超額持有的央行數字貨幣設定負利率,等等。但目前為止,尚無一種方案獲得普遍認同。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還存在“跨國溢位效應”,是指某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可能透過跨境資本流動而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以丹麥為例,其資本賬戶完全開放,匯率制度為固定匯率。一旦丹麥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其法幣屬性與匯率穩定的屬性可能吸引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再加上數字貨幣便於交易的數字化屬性,丹麥的資本流動將因此加劇。這正是丹麥央行對發行數字貨幣的主要顧慮之一。

面對央行數字貨幣可能產生的經濟和金融影響,不少國家較早展開了相關的經濟研究。以英國為例,儘管其央行至今沒有明確的發行計劃,但早在2015年即公開號召學界分析其宏觀影響,並強調央行數字貨幣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它將影響金融體系的基礎結構。各國的宏觀經濟結構、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方案不盡相同,我國難以直接借鑑其他國家的研究結論。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將如何影響金融體系,其經濟收益與經濟成本應如何度量?結合我國國情與我國的設計方案來分析上述問題,不僅具有理論層面的重要性,還具有現實層面的緊迫性。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的全球金融風險溢位及其管理研究”(7207311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韓國成均館大學;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紀洋 邊文龍 王鵬

數字貨幣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資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