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很多研究表明,投資者心理會影響投資行為。哪些常見情緒會影響股票操作?我們應該如何反思自己的交易行為,對症下藥?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投資股票過程中有幾種常見情緒:希望、恐懼、貪心、失望。投身股市時,我們首先抱有希望,沒有盈利期望就不會有投資行為,買入股票後,我們就希望它能漲,最好馬上漲;恐懼也是最常見的投資情緒之一,無論市場急跌還是陰跌,當賬戶出現損失時,投資者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恐懼;貪心是指進入市場就希望賺快錢、賺大錢,股票盈利時希望賺更多,浮盈減少時捨不得出來,仍想等待股價回到原來的高位再賣出,但市場往往不隨人願。

什麼是認知偏差?

在市場中,很多的風險和機會都源自這些根深蒂固的人類心理特徵,行為金融學理論認為,投資者們的非理性行為源於心理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有三種重要情況,三者之間相互關聯,三種情況放在一起分析更容易明白其對交易行為的影響力,它們分別是:損失厭惡、沉沒成本效應、處置效應。

損失厭惡是指投資者對避免損失的強烈偏好,即“不賠錢遠比賺錢更重要”,換句話說就是“踏空沒關係,虧本就難受了”。很多散戶投資者都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卻很難保證按照交易系統執行,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損失厭惡。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沉沒成本效應會促使投資者更多考慮已經投入的錢。當沉沒成本效應產生作用時,很多投資者為了收回成本,對已經支付交易成本的股票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尤其是對持續下跌的股票,為了攤薄成本、挽回損失,不斷投入,結果風險越來越大,越補倉虧越多。

處置效應與沉沒成本有一定關係,它是指投資者傾向於賣掉正在上漲的股票,而保留正在下跌的股票。不少散戶投資者都有體會,當賬戶有多隻股票,減倉時,會賣出上漲的股票落袋為安,留著虧損的股票等待回本。與沉沒成本效應一樣,它也證明投資者不願意承認過去的操作是不正確的。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理性判斷,避免進入“情緒陷阱”

另外,人們對資訊的處理方式不同,這也會影響對交易的判斷。這樣產生的認知偏差主要有結果偏好、近期偏好、錨定效應、羊群效應等。

結果偏好是指一個人容易傾向於根據一個決策的最終結果而不是本身質量來判斷決策好壞,這就是典型的“以成敗論英雄”。但在投資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沒有萬無一失的決策,也沒有任何系統或方法可以做到“包賺不賠”。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近期偏好是指一個人更重視近期的資料和經驗。比如,投資者認為昨天的一筆交易比上星期或幾個月前的交易更重要,從而影響了對自己交易系統的判斷,最終導致無法按照交易規則嚴格執行。

錨定效應是指當投資者在做出一個決策時,因為存在不確定性,很容易依賴那些容易獲得的資訊,導致判斷出現偏差。

投資者可能陷入這麼多認知偏差,如何避免進入“情緒陷阱”?最好的方式是充分理解市場的不確定性,有風險意識並找到一種經過長期驗證有效的交易系統,嚴格遵守系統規則,做好資金管理,保持良好心態。

審稿:張慧娟

監製:劉志軍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6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哪些情緒會影響你的股票交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