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樣都做到了
《紐約時報》2月5日發表題為“中國如何擊敗新冠並迅猛復甦”的文章稱,之前河北省突發疫情,當地政府1月12日晚下達任務,政府的計劃直截了當:搭建整合房屋用於隔離,專案次日早上啟動。部分工作落到一家建築公司老闆魏業(音)身上,他將建造、安裝1300套房屋。魏先生說,所有東西——合同、方案、材料訂單都是在“幾小時內搞定的”。為趕在緊迫的工期內完成任務,他和員工們竭盡全力。他說“壓力肯定是有的”,但對自己能參與其中“感到很光榮”。
自疫情開始全球蔓延的一年裡,中國做了許多其他國家不願或不能做的事。中國動員龐大的共產黨機關深入私營部門和廣大民眾,加入抗疫的“人民戰爭”並取得勝利。這一成功使中國在經濟和外交上處於有利地位,回應了美國等對其似乎不可阻擋的崛起的擔憂。
現在,每當出現新感染跡象,中國就會立即採取行動。儘管疫情初期的中國經濟遭受痛苦,但大多數企業只停工幾周甚至根本沒停。很少有合同被取消,很少有工人被解僱。
今年1月在河北省,當局採取行之有效的做法,對千百萬人進行檢測並對整個社群進行隔離。相關措施迅速見效。同時,政府像以往一樣向基礎設施專案投入資金,同時擴大貸款和稅收減免以支援企業,避免因疫情造成裁員。
如今,中國是唯一恢復穩定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北京在醫療、外交和經濟等各個層面的成功,使其更加堅信,迅速動員人員和資源的威權能力使中國擁有美國等大國所缺乏的決定性優勢。這是一種強調結果並依賴公眾配合的方法。政府訴諸物質獎勵,以及愛國主義、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在許多國家,圍繞是保護公眾健康還是保持經濟執行的話題爭論不休。而在中國,幾乎沒有此類討論——中國兩樣都做到了。
即使是去年在武漢,一些重要行業也被允許繼續執行,包括鋼鐵廠、半導體工廠等。在發生較小規模疫情時,中國也採取類似做法,用各種方式竭力幫助企業。中國的做法凸顯許多專家提出、但鮮有國家照做的建議:控制疫情越快,經濟復甦就越快。
疫情前,一些跨國公司尋求把業務轉到中國以外。但這場疫情最終反而增強了中國的主導地位,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至今都難以保持企業開放。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資料,去年,中國意外地首次超過美國成為頭號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在全球範圍,投資驟降42%,而中國的外來投資增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