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邁進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不是隻看人均GDP達標

吳曉求:邁進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不是隻看人均GDP達標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新京報訊(記者 肖隆平) 4月16日,“新發展格局與‘十四五’大趨勢——2021新京智庫春季峰會”繼續進行。在上午的“新發展理念與城市治理創新”主題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表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邁向中等發達國家的最重要歷史時期。儘管人均GDP是成為發達國家的最核心指標,但要成為發達國家不止這一項指標需要達標。成為發達國家的衡量指標有:經濟增長、人均GDP水平指標、社會指標、環境指標、預期壽命指標、國際影響力指標。

“封閉不可能使一個國家發達起來”

初步測算,2020年我國人均GDP是近11000美元,這離發達國家人均GDP的15000美元還有距離。透過5年努力,我國人均GDP有望達到15000美元,全國經濟總量大概將達21萬億美元。這比現在的美國少一點。吳曉求表示,“十四五”時期末要達到這個目標還有很多困難,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是國際環境。國際環境現在越來越複雜,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外部環境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與市場化改革有密切關係,也與我國的開放有重要關係,與我國有一個和平的、協調的外部環境有密切關係。

“而現如今,受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複雜,特別是我國的外部環境變得很微妙,這對我國經濟發展將產生很大影響”,吳曉求表示,造成國際環境變複雜和微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從本世紀初開始盛行的反全球化浪潮、逆全球化思潮,以及隨後的民粹主義和單邊主義。

其次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目前還處在不太樂觀的階段。所以,這對我國經濟發展也會帶來很大影響,尤其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

最後,新冠疫情使得世界各國間的交流大幅減少,國際航班大幅減少。但國際貿易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引擎,新冠疫情或將重塑世界經濟發展和政治格局。有觀點說,新冠疫情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會改變全球版圖,包括全球經濟貿易、金融規則等都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吳曉求表示,世界越來越孤島化,這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封閉不可能使一個國家發達起來,唯有開放才能。世界各國,包括中國歷史已經證明這個規律。因此,我們要高度意識到國際環境的複雜性,並努力逐步改善。

“十四五”要大幅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

吳曉求介紹,我們國內的市場,內部需求還是乏力的,這與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速度緩慢有關係,也與未來憂慮有關係。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有很大改善,但是公眾對住房、教育、醫療和養老領域還存在比較大的隱憂。這會迫使公眾趨於理性消費。

2020年,我國消費出現了十年來首次下降。下降的原因,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有養老、教育、醫療、住房等壓力的影響。因為收入水平沒有相應提高,公眾消費就會乏力。“我們需要正視這個現實”,吳曉求說。

吳曉求:邁進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不是隻看人均GDP達標

吳曉求在新京智庫春季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一個政策重要的作用,除了提高居民當下的收入水平外,還要注重構建社會存量資產收益增長的機制。過去,房價漲得很快,存量資產價值增長也相應較高,但是一個國家不能依靠房價上漲來提高居民存量資產收益率。因為它會影響後續的經濟增長,會讓後續經濟增長成本大幅度提高。所以,“房價漲到今天這個水平,是我國經濟一個重大的負擔,這會嚴重扼殺公眾的創造力,也使得公眾的生存成本大幅度提高”吳曉求說。

“現在年輕人在大城市如果沒有房子,真的很難生存”,吳曉求表示,人不能一輩子租房,租房也不是不可以,但在我國租房是不安定的,在一些發達國家有很多法律約束:房東不能隨便調房租,我國的房東經常漲房租。因此,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保護租房群體的利益,不能讓這部分人處在生活不安定之中,不安定就沒辦法創業。

吳曉求表示,房價經常漲不是什麼好事,這表明我們的金融體系不發達,沒有給社會提供有效的資產配置渠道。因此,分配政策要做相應調整,調整重點是關注中低收入群體,特別是低收入群體。雖然我國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高淨值收入群體數量很大,但因為我國人口規模大,低收入群體數量也很大。這意味著“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調整收入分配政策。

新科技產業化必須創造新資本業態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吳曉求表示,首先要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經濟政策的制定,有些是約定俗成的,比如“價格由市場決定”、“市場主體是平等的”、“財產是要保護的”、“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等都是市場經濟基本原則,要繼續堅定深化改革。

吳曉求指出,改革是有特定內涵的,不能什麼都往裡裝,不是“和過去不同”就是改革。改革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能夠煥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力,讓每個人都有未來,每個人都有積極性,每個人都有創造力,每個人都有激情。如果一種制度的調整束縛了公眾的手腳,束縛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這就不是改革。

吳曉求表示,要推動中國經濟轉型還要走一條科技推動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未來的中國經濟不能再走簡單的、粗放擴張的發展道路。而科技創新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更不可能是喊個口號就是創新。新科技也不會自然產業化,中間有巨大風險,科研人員獨自承擔不了,商業銀行也完成不了,必須創造新的資本業態。比如在上交所增設的科創板、推動註冊制改革,這都是有利於新技術研發,推動新技術、新科技產業化的有效措施。

“還有人才培養,中國需要大量的人才”,吳曉求表示,人才是要實幹、有闖勁,有探索、改革精神的。我們需要著力鼓勵人才,要建立容錯機制,讓人才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

編輯:王春蕊 校對:劉軍

來源:新京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87 字。

轉載請註明: 吳曉求:邁進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不是隻看人均GDP達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