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市|30份招股書透析:房企分拆上市 是造夢還是圈錢?

6月,鑠石流金,盛夏的熱浪撲面而來。伴隨著上半年接近尾聲,房企分拆上市再迎高潮。疫情之下,物業直擊風口,板塊估值順勢拉昇,不少房企伺機而動,分拆業務,開啟赴港上市之路。

除去物業,房企旗下的其他板塊也加入了分拆的行列。其中,有些不乏匆匆上馬,將母公司的部分業務騰挪打包後直接賣給資本市場。分拆上市的開頭是故事,分拆上市的結尾也是故事,資本的癲狂讓造夢和圈錢堪稱流水線作業。

扎堆H股 打造多上市平臺

據中國網地產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30日,僅半年時間共有23家泛地產類(涵蓋建築、物業、商業、代建、景觀服務等等)企業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4家透過聆訊、3家成功上市,共計30家,分別為星盛商業、宋都服務、鵬潤控股、金輝控股、上坤地產、嘉泓物流、領地控股、中國文旅集團、三巽控股、實地地產、中天建設、第一服務、卓越商服、大唐地產、泡泡瑪特、祥生地產、中宏控股、榮萬家、合景悠活、雅城集團、佳源服務、世茂服務、金科智慧服務、正榮服務、弘陽服務、綠城管理、港龍中國、時時服務、錦和商業、金融街物業等等。

透市|30份招股書透析:房企分拆上市 是造夢還是圈錢?

在上述30家企業中,有13家是從房企業務板塊中分拆而來。除了物業公司,也包括綠城中國的綠城管理,主要從事代建業務;雅居樂的雅城集團,負責綠色生態景觀服務及智慧裝飾家居服務等業務;中國文旅集團以文旅業務為主。

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分拆是指上市公司將部分業務或資產,以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子公司的形式,在境內外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或實現重組上市的行為。實際上,房企分拆旗下業務上市,並不稀奇。早年間,中國金茂曾分拆酒店業務、碧桂園分拆教育業務等實現上市。

在雪球私募基金經理李定國看來,一旦分拆成功,房企即可打造多個上市平臺,背後對應的是融資渠道拓寬、融資規模提升。房地產企業都是重資產運營,資金需求量較大,分拆上市後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便利。

縱觀此輪分拆上市潮,上市地幾乎都在香港。即便2019年證監會曾釋出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但對房地產企業而言要想在A股實現分拆上市幾乎不可能。

自2008年國內股權融資的大門緊閉之後再未開啟,A股上市平臺幾乎被堵死。隨後,宏觀政策層面持續強調穩槓桿,房企的其餘融資渠道也經歷了各種圍追堵截。尤其是2019年,7 月美元債“新規”出臺,境外發債只得用於償還境外中長期債務;緊接著,信託融資收緊,前融、明股實債等模式遭到嚴厲監管,地產信託更是強調“餘額管控”。

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股權融資冰封的狀態尚不會輕易解凍。很多迫切迴歸A股與排隊等候登陸A股的房企只有漫長的等待。金輝控股就是其一,已於今年3月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相比之下,港股是最為理想的上市地。

“比起單一上市平臺,多個上市平臺更具靈活性,尤其是隨著調控政策在融資端不斷收緊,多個上市平臺可實現輪動融資效應。此外,股權融資比債權融資更有優勢,且對房企的管理層僅有軟性約束,甚至沒有約束”,一位長期關注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人坦言。

早些時候,不少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掀起了配股潮,綠城服務、永升生活服務、萬科、旭輝控股、佳兆業美好均在列。其中,不少都是房企旗下的物業公司,利用股價優勢獲得融資。

“分拆出來後,不少物業公司的市值甚至超過了母公司。藉此機會,物業公司也可抓住視窗期,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獲得股權融資,且不排除這部分資金最終會騰挪給母公司使用。未來,房企分拆上市的趨勢會進一步深化,例如文旅業務、康養業務等皆有可能,一方面得益於房企多元化的業務佈局,另一方面實現上市融資”,李定國指出。

依賴,是蜜糖也是砒霜

資料顯示,不論成功分拆上市,還是遞交IPO申請,這些公司的共同點是業務高度依賴母公司,獨立發展能力相對較弱。

以眾多上市的物業公司為例,碧桂園服務、新城悅、興業物聯、燁星集團等均依賴母公司頻繁輸血。尤其是燁星集團,在過去3年間,其來自於母公司鴻坤集團交付專案的營收貢獻分別為1.13億元、1.67億元、1.85億元,佔比分別為100%、98.35%、97.89%。儘管佔比呈現下滑趨勢,但始終維持在97%以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66 字。

轉載請註明: 透市|30份招股書透析:房企分拆上市 是造夢還是圈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