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雯:長三角探路“雙迴圈”滬蘇浙皖共發力

時代週報記者 謝江珊 發自上海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迎來新任務。

8月20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在合肥召開。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前提下,會議強調:長三角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努力成為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重要橋樑”。

為何選擇長三角率先探路雙迴圈?長三角本身突出的優勢在哪裡?用長三角“小迴圈”促進國內“大迴圈”,關鍵突破點在什麼地方?時代週報記者專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決策諮詢專家陳雯。陳雯同時是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曾三次參與長三角相關的國家級規劃編制工作。

長三角具備三大優勢

時代週報:今年5月以來,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被多次提及。應該怎樣理解這個新發展格局?

陳雯:發展內迴圈,絕不意味著閉關鎖國。以前我國缺錢、技術和好產品,需要透過改革開放引進技術和資本,同時拓展國內外市場;現在我國產業積累了一定實力,積極提升產品供給能力,拓展國內消費市場是順勢而為,理所應當。

畢竟,我國14億人口有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迫切需要把國內大迴圈做好。

早在“十二五”時期,我國就提出以消費為主帶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供給側跟需求端是相互促進的,當時又面臨國內優質產品供給不足、一般產品相對過剩的問題,中央於是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內市場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安全可控的基礎。在全球市場衰退、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控制等局勢下,穩定並擴大國內市場變得更加重要。

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絕不意味著放棄國際市場,發展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同樣重要。我國依然要更大力度地利用國外的資源、資本、資訊、市場和技術,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畢竟我國的技術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時代週報:長三角本身突出的優勢在哪裡?

陳雯:首先是地理位置優勢。長三角地區在全國版圖上居中,擁有廣闊的腹地。物流航運發達,能夠利用密集的陸路通道與河網,輻射到中西部地區,也利於對內貿易的開展,帶動國內整體迴圈;

其次,長三角是對外開放的前沿。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這對最佳化全球資產配置、吸引外資、助推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具有引領作用。長三角具備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優勢。

此外,長三角位於國際貿易的主航道上,擁有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兩大深水港,集裝箱和貨物吞吐量均為全球第一,這可以幫助製造業城市以較低的運輸成本將產品外運,參與全球貿易。

打通生產、消費和營銷

時代週報:長三角地區要用自己的“小迴圈”來促進國內“大迴圈”,關鍵突破點在什麼地方?

陳雯:突破點有三個。一是產品供給側要加強,發展優質產品和技術。目前,我們比較缺乏高附加值產品和技術。

二是消費市場分層對待。現在提高階消費較多。但我國只有4億人在中等收入以上,剩下的10億人都在中等收入以下,這些人的消費需要什麼?

三是加強品牌市場營銷能力。產品好,也要善營銷。目前長三角在資本運作、生產運營等方面比較重視,但服務企業產品的營銷不強。長三角的企業,終端消費品不多。如家電品牌,長三角不如廣東,主要是產業鏈的中間產品,賣給了有較強營銷能力的下游企業,多數是跨國公司或者海外公司。國貨消費市場還沒有很好地開啟。

要促進國內大迴圈,長三角應把生產、消費和營銷的整個環節串起來,運用數字化、創新營銷理念,打通國內市場,再連結國際市場。

時代週報:長三角探路雙迴圈,會給當地企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陳雯:第一,企業要更多關注國內市場。訂單生產企業可能不關心消費市場,面向消費市場的企業一定要研究市場需要什麼、自己能生產什麼;

第二,企業要更加關注自身生產經營過程的效率,如何節能減耗、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第三,要加強企業家和勞動力培訓,提升生產和服務素質。國外有很多對消費公司及門店的培訓,這是我們相對缺少的,也是政府應該做的。

時代週報:長三角應該如何將對內合作和對外開放聯動起來?

陳雯:首先,長三角要起橋樑作用,要將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結合起來,更好地有效配置資源。

其次,發展國內技術要與不斷地學習國際前沿技術連線起來,跟上全球技術創新革命的步伐;

再次,資本要實現更大力度的開放,國內和國際資本共同服務國內的內迴圈,並進一步聯通國際投資體系;

最後,要實現生產市場和消費市場的大聯通,用國內的消費市場來促進產品供給側改革和產品供給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務全球市場。

地區經濟極化是大趨勢

時代週報:長三角發展內迴圈,要讓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對企業來說,與地方政府區域管理的矛盾可能會越來越突出。這一問題該如何解決?

陳雯:長三角企業競爭還是比較完全的,各地政府並沒有設定制度性的交流障礙,企業聯盟也做得很好。

但地區對企業吸引和爭奪的競爭是存在的。比如上海虹橋要建國際開放樞紐,希望周邊城市的企業到虹橋設立總部。對此,周邊地區有很大戒備。一些好的企業,是地方政府好不容易支援和引導培育出來的,如果離開了,豈不是很心疼?

但無論如何,有競爭對企業而言是好事。對上海和周邊城市而言,有競爭就能做得更好,可以在競爭學習中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

原來一直覺得產業重複是政府政策和制度的問題。當然政府產業政策會有引導作用,比如政府鼓勵和補貼新能源一個行業,大家可能就都去做新能源。

其實,產業重複可能也有企業家自身的能力問題,如果企業家缺乏創新精神,跟隨模仿,就會造成產業重複。政府可以搭建企業生產和需求資訊平臺,實現資訊共享,讓企業知道別人在做什麼、有什麼渠道可以做。

時代週報:具體應該如何做,才能打破區域間發展的壁壘,實現要素的最優配置?

陳雯:給市場以空間,按照市場化方式配置資源要素,這是基本方向。

政府需要考慮的是,是否存在政策窪地,比如單獨給某個地方政策,這是否公平?當然,各地的產業政策是不一樣的,但最終要公平公正。

所謂“公平性”的意思是,產業發展與當地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均衡,如水源涵養等生態保護區,就不能進行產業開發,要建立分地區的產業負面清單。在此基礎上,確定有條件發展的地區,而後才可以放開讓市場流動,讓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去選擇應該去的地方。

時代週報:推動要素的跨地域自由流動,會不會帶來分配的均化?

陳雯:推動要素的跨地域自由流動,不會造成分配的均化,反而可能會帶來經濟極化。

就全國而言,未來人口跟經濟都是向城市群地區集聚的。在城市群內部,人口和經濟也會向優勢地區集聚。

不少空間會作為農業和生態保護地,綠色開敞空間要儘可能的多。政府的任務,第一是生態環境共保共建共享。我們現在正在做太湖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太湖是生命湖,水資源可以給上海、江蘇、浙江等周邊城市共享,同時,這些城市也要為太湖保護和治理共同買單。

第二是保證百姓福利平等,促進公共服務均衡化。目前是透過財政轉移支付或者生態補償,來保證各個地區之間的生活水平差距不要太大。

在我看來,欠發達的生態地區,未來發展有兩個路徑:一是在一定時間內利用國家的財政轉移支付,保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保護環境;二是不斷探索一條生態資產價值化、生態經濟的發展道路。風水輪流轉,這些欠發達地區把生態保護好了,也許再過30年,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發展機會,有可能發展得更好。

滬蘇浙皖共發力

時代週報:上海無疑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龍頭,這是否意味著其他地區必須配合上海的發展?

陳雯:這是多層級的中心體系,上海是最大的中心和龍頭,輻射能力最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作為次中心城市、中繼站,聯手上海不斷放大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如南京輻射蘇北、皖江,杭州輻射浙西南、皖南。

其他地區,不是說必須完全配合上海,而是要配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各行其是,共同努力發展。在此過程中,要妥善處理中心跟外圍的關係,把矛盾協調好。

上海和周邊地區都重要,上海的責任更大,國家資源會更多往上海傾斜,上海會集聚更多的力量,作用就會發揮得更多一些。

各個城市的分工有差別,上海側重發展服務業和高階製造業,引領科技創新和消費市場服務等內容。周邊地區則更多從事製造業服務、農產品供給。

時代週報:目前,長三角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仍然比較突出,尤其是安徽省與其他兩省一市存在明顯差別。安徽的發展存在哪些具體問題?

陳雯:長三角是強強聯手的區域,江蘇和浙江都較強,安徽融入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雖然安徽實力相對弱,存在感不是特別強,但現在已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就是強大的優勢之一。

安徽目前存在的問題,跟其自身發展策略有關。此前過於注重發展合肥,幾乎將所有資源集中在合肥,導致現在除了合肥有聲音,其他地方聲音弱,對接長三角核心區的力量不強。

每個發展策略都有優劣,在初期集中力量發展合肥沒問題,但在一定時候要做適當調整。大家都強,才能整體強起來。

時代週報:安徽應該在哪些方面加快追趕?

陳雯:第一,在高技術上,將現有創新優勢產業化。這點合肥做得不錯,但合肥還是要儘早找準服務大局的定位。

第二,大力發展馬鞍山、蕪湖、安慶等長江沿線地區,提升沿江的製造業基地的發展水平,與南京、上海等沿江產業形成很好的產業鏈。

第三,發揮皖北、皖南地區的農業和生態優勢。目前社會存在誤區,認為搞農業低人一等。其實發展農業和生態真不是壞事,農民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現在農產品價格上漲,國家提倡節約糧食。把農產品供給做好,農業也有可能會變成一個非常穩定的賺錢行業。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17 字。

轉載請註明: 陳雯:長三角探路“雙迴圈”滬蘇浙皖共發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