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濟”的風口下,被喚起“硬核防曬”的女性們,把防曬品牌蕉下送上了IPO之路。
4月8日,蕉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蕉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機板掛牌上市,衝刺中國城市戶外第一股,中金公司及摩根士丹利為聯席保薦人。
蕉下成立於2013年,以主打高顏值與防曬功能的“雙層小黑傘”開闢出市場,以防曬傘、防曬帽、防曬衣等“極致單品”開拓出了一系列防曬及戶外產品矩陣。
那麼,面對著即將到來的炎夏,市場的“高溫”能否讓蕉下在資本市場得其所願呢?
蕉下的高增速,避不開烈日下的“光暗面”?當我們去評價一家公司商業上未來趨勢的好與壞,通常避不開其財務資料是否健康、產品端結構是否具有穩定性以及品牌在行業內是否具有領先地位。
1.從財務資料上來看:
根據其招股書所披露,2019年~2021年,品牌營收分別為3.8億元、7.9億元和2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50.1%,短短三年時間,營收翻了6倍還多,可見其增速之快。
並且,從2019年~2021年,其毛利率分別為50.0%、57.4%、59.1%,兩年時間提升9.1個百分點,遠高於A股戶外用品上市公司的整體水平。
可見,從營收增速與毛利率來講,蕉下未來走向的趨勢十分健康,是新消費賽道上為數不多一直呈現正面發展的品牌。
但是,“耀眼”太陽的背後總有自身的“極暗之面”,蕉下營業收入與毛利率的快速增長,則是以更高昂的營銷成本換來的。
從2019年~2021年,公司分銷及銷售開支分別為1.25億元、3.23億元和11.04億元,分別佔當年收入的32.4%、40.7%和45.9%。可見,其公司分銷及銷售開支佔營收比越來越高。
可以打一個比方,消費者花100塊購買蕉下的產品,其中有45塊是為包含了廣告營銷的分銷及銷售開支買單,更多的是“品牌溢價”而不等同於商品的實際價值。
這也直接導致了蕉下雖然營收增速很高,毛利率也不低,但其淨利潤並不樂觀。
2019年~2021年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淨利率分別為-2320.7萬、-7.7萬與-55億。當然,去年接近55億的虧損中,包含可轉換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55.95億元。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指標下,經調整年內淨利潤分別為1968萬元、3941.2萬元、1.36億元。
雖然淨利潤與淨利率呈現增長趨勢,但是增長十分緩慢。並且,拿2021年來說,一年收入24億元,僅廣告及營銷支出近6億元,而淨利潤才1億出頭。
這樣的比例還是在當前蕉下市場前景樂觀、增速極快的環境下,一旦未來蕉下營收增速見頂、行業競爭加劇等等“灰犀牛”事件接踵而至,不禁使人令蕉下的盈利能力有所擔憂。
並且,蕉下的渠道營收是“失衡的”。
按理來說,從2019年到2021年以來,蕉下逐漸從線上向線下佈局,其線下門店增長至2021年的66家,其分銷商從2019年的96家到2021年的982家,其線下收入的比重應當增加。
然而據其招股書來看,現實卻是不升反降,線下零售門店及其他收入佔比從2019年的8.1%降至2021年的2.7%,分銷商收入從2019年的17.6%降至2021年的16.4%。
此外,2019年“線上店鋪+電商平臺”收入佔比74.3%,到了2021年這一資料進一步增長至80.9%。可見,其對線上營收的依賴進一步加重。當防曬用品已經成為當下女性出門的日常,產品作為“日用品”性質的蕉下,卻難以從線上轉身,走向更為廣闊的線下市場。
那麼,未來伴隨著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流量費用日益高漲,如若維持現有的曝光度,其推廣費用勢必會增高。並且,這還是在同賽道上競爭不加劇,競爭對手不以同樣的方式爭奪市場的情況下。
可見,如果蕉下未來依然過於依賴單一渠道的話,發展前景可能並不會過於樂觀。畢竟,蕉下對於部分人來說仍有著過高的“品牌溢價”,如若一直以“網紅”的標籤,可能難以讓面向於中高產人群接受其品牌形象及價值。
2.從產品端來看:
以“雙層小黑傘”為爆品,被消費者記住的防曬品牌。2019年,傘具佔其營收的86.9%、服裝與其他配飾僅佔0.8%及5.3%。這種靠著單一的“極致單品”行走的產品結構,無疑是具有極大風險的,畢竟如若市場風向改變,對於公司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或許在消費品賽道上,出現過太多一瞬的“煙花”,給了蕉下前車之鑑。
2021年,產品營收結構已經從單一產品發力走向了多產品均衡,曾經營收佔比近90%的傘具,如今已經降到20.8%,位於服裝與其他配飾之後。
但是,對於一家新消費品牌來說,能如此之快的“調頭”,或許也側面反映了其市場基數不大,以及產品優勢或許並沒有那麼明顯與不可代替。
並且,在招股書中蕉下認為自己的競爭優勢有一項為“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強大研發能力,創造卓越產品體驗”。但是從其所披露資料來看,蕉下對於研發的投入並沒有其描述的那麼重視。
從2019年~2021年,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1990萬元、3590萬元和7160萬元,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2%、4.5%與3.0%,呈現逐年走低的趨勢。並且,從已經公開能被查詢到的專利資料來看,蕉下的專利大多為外觀方面的,並非技術。
這不得不令人擔憂蕉下的未來。畢竟,對於“功能性”的產品來說,一旦並沒有“技術”上的護城河,單憑從外觀來俘獲人心的話,很容易被複制與超越。
3.從行業大環境來看:
根據灼識諮詢資料顯示,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活力的生活方式,以及對抗衰老和皮膚保護意識的提高,防曬服飾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459億元增至2021年的61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9%。
並且,從2021年至2026年,其預計將以9.4%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58億元。同期,該行業的線銷售額將以13%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2026年將到達428億元,佔市場總額近45%。可見,未來防曬服飾市場仍有著極大的上漲空間。
並且,無論從總零售額還是線上零售額,在2021年的資料中,都居於中國防曬服飾品牌之首。可見,蕉下在行業中目前是處於領先地位的。但是,仍有兩點是需要顧慮的。
第一,中國鞋服市場高度分散,前20大鞋服品牌的總零售額僅佔整個市場的15.1%,這代表新品牌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也說明了這個賽道上充滿著諸多的不確定性,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玩家湧進來,進一步加劇競爭。
蕉下雖然居於2021中國防曬服飾品牌之首,但是從前五大資料來看,營收差距並不是不可逾越。
畢竟,第二、四、五都是從事單一墨鏡產品,第三是從事單一傘具產品;與從服裝、傘具、帽子、其他配飾(墨鏡、口罩、披肩等)多維度入局防曬服飾的蕉下不同。如若把蕉下的傘具、墨鏡等單拆分來,資料情況對這幾家並無優勢。
並且,當其他家利用自身品牌規模,去探尋防曬服飾中更多的細分賽道的話,對於蕉下來說或許將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蕉下的“概念性未來”:美學、實用與功效,缺一不可?對於蕉下來說,無論當前衝刺IPO能否成功,未來所面對的市場格局和競爭趨勢並不會改變。那麼,如何使得自身更具有競爭力,就是蕉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畢竟,蕉下所高速發展的賽道步入時幾乎都是處於行業空白期。
像是傘具,當時很多人們還沒有防曬傘的概念,以雨傘為主的天堂傘仍高居著80%以上的市場,蕉下用“防曬”理念將傘具賽道進一步開闢出來,用新概念+高顏值為自己奠定了市場的基礎。
然後,又從防曬傘進一步延伸到“城市戶外”,在人們對於“防曬概念”增長的初期,用全方面矩陣的防曬帽、防曬衣、防曬配飾把“硬核防曬”單品做到極致,用類似於介紹電子產品或者護膚品的方式,用科技理念與專業資料報告,讓人們形成“品牌+科技”的概念。
這對於市場發展初期還可以,透過行業品牌市場分散,以及人們認知度較低,用大量營銷換取品牌知名度,並且順應市場帶給人們一種“高科技產品”的認知。
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入局,蕉下的競爭力就會逐漸被拉低。畢竟,如今蕉下被人們喜歡因為顏值、理念以及產品科技概念。但是,顏值與理念,很容易被複制。
此外,蕉下完全是屬於“輕資產”模式,產品幾乎均為第三方廠家生產,並且所用材料也為第三方廠家購買。換句話說,上游供應鏈所生產的產品質量以及原材料成本,蕉下很難去完全把控。
這樣的話,不僅成本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而且蕉下的產品、模式與理念完全可以被競爭者所複製、改進,去創造另一個蕉下。
並且,從單一產品線入局的玩家,還可以透過“薄利多銷”來爭奪蕉下的市場,使得市場進入一輪“價格戰”,從而壓低蕉下的品牌溢價。但是,對於蕉下來說,如今的利潤率已經很低了,如若進入一輪價格戰的話,恐怕按照此模式很難盈利。
同時,伴隨著消費者心智越來越成熟與市場競爭多增多,並不會向以往那麼衝動,而會選擇對比其顏值、實用性與功效性。那麼,對於蕉下來說,將是一個更嚴峻的挑戰。
蕉下一直是“科技”作為主打之一,但在部分測評博主的測評中,無論是防曬傘還是防曬衣,其表現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價效比終究不盡如人意。當幾十塊錢的產品與幾百塊錢的產品帶來的功效大差不小差時,消費者就會重新思考選擇蕉下的原因,以及蕉下這個品牌值不值得兩個產品之間所產生的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