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銀十收官:融資、上市與Q3財報,吉利的2025超級計劃

由 藍樹芬 釋出於 財經

撰文 / ABR編輯部編輯 / 張 南設計 / 師瑜超

題圖 / shelly

“金九銀十”,歷來是一年中汽車的銷售旺季,雖然現在銷量資料還沒有出來,但由於缺芯、新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可能會讓今年的“銀十”不如往年風光。

不過,10月是一年最後一個季度的開始,不管前三季度戰績如何,現在都到了使出全力的時候。10月最後一週,隨著T3出行、哪吒汽車的大額融資,沃爾沃汽車在瑞典上市,長安、上汽、廣汽、長城、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公司第三季度財報的公佈,讓這工作日不足20天的月份又熱鬧了起來。

10月26日,T3出行宣佈完成金額達77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這是自2018年以來網約車企業獲得的國內最大額度單筆融資。滴滴受到國家監管之後,以T3出行、曹操出行為代表的有車企背景的其他網約車平臺乘勢追擊,全力搶佔市場,網約車行業似乎迎來了新的懸念。

10月27日,哪吒汽車宣佈完成D1輪40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360集團領投20億元,建銀國際、中信證券投資、申萬宏源香港旗下新能源產業基金、吉富創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跟投。此次入股後,360集團間接合計持有哪吒汽車16.594%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2021年以來,哪吒憑藉旗下哪吒UPro和哪吒V兩款車型,前三季度累積交付量達4.14萬輛,同比增長425%。

在銷量增長的同時,哪吒今年夏天以來一直波折不斷,從APP被通報,違規收集個人資訊、被投訴虛假宣傳;到公司個別人員欲蹭吳某凡熱點,發表嚴重挑戰社會價值觀相關言論;再到剛上任21天的首席體驗官陸晧被上海警方調查等等。

現在哪吒終於迎來了好訊息,隨著新資本的進入,這家以傳統車企高管為核心團隊的造車新勢力或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為新汽車貢獻另一種模式。

10月29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沃爾沃汽車在納斯達克-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今年歐洲規模最大的IPO之一,也是20年來瑞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上市,是吉利自2010年收購沃爾沃後的重要里程碑。

當天交易中,沃爾沃的股票從53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39.5元)的發行價上漲至65.2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48.62元),勁增23%,對應市值約為1958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1460.2億元)。

沃爾沃早在2018年就想謀求上市,後來以貿易關係緊張和汽車股下跌為由取消。疫情期間的2020年2月,傳出吉利汽車將與沃爾沃汽車合併,計劃在香港和斯德哥爾摩上市的訊息。當時,兩家公司正在制定一份聯合提案,準備提交給各自的董事會,後提案被否決,董事會認為兩家公司作為獨立實體更好。

這次沃爾沃的成功上市顯然與其全面電動化轉型戰略有密切關係。沃爾沃的中期目標是2030年全面轉型成為純電豪華車企,根據招股書資訊顯示,此次的IPO募集的23億美元資金中,70%將用於電動化轉型,包括在工廠中添置大型壓鑄機,以生產一體成型的車身,以及新增電驅動和內建電池的生產線等;約30%將被用於提高其製造能力等。

沃爾沃汽車公司執行長漢肯·塞繆爾森(Håkan Samuelsson)在回應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市場上對投資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興趣比對傳統汽車製造商的興趣大得多。”此次IPO成功將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以及成為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援。

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持續中斷、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的惡化、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在第三季度重創了汽車行業,許多國際汽車企業出現了營收或利潤的下降。

但從國內汽車相關企業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情況並不是很壞。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屢創新高,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好的車企,以及新能源相關的電池企業都有較好的增長態勢。

具體看各家的第三季度,廣汽、長城、比亞迪三家情況相同,都是營收增長、利潤下滑。上汽營收和利潤都有下滑。長安最特殊,營收下滑但利潤大幅上升。寧德時代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營收、利潤雙雙增長1.3倍。

31日晚,吉利以一場硬核技術展示給10月收尾。這場釋出全方位描繪了吉利未來5年的技術、產品、銷量和經營目標乃至碳中和目標。其中一些頗為驚人,比如明年量產中國第一顆7納米制程的車規級SOC晶片,年底裝車百公里油耗3.6升的混動技術,自建低軌衛星高精度導航系統和自繪的高精地圖2023年覆蓋全國,2025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2025年度實現集團總銷量365萬輛。

上汽營收利潤雙降,

設立飛凡汽車獨立運作R品牌

10月30日,上汽集團公佈第三季度報告。集團營業收入為1866.16億元,同比下降13.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0.36億元,同比下滑14.75%;基本每股收益為0.608元/股,同比降低14.12%。

業績表現不佳跟當前晶片短缺、新能源車產品競爭加劇等因素有關。

不過,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營業收入為5527.13億元,同比增長10.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3.50億元,同比增長22.24%;基本每股收益為1.758元/股,同比增長23.28%。

從銷量上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汽累計銷售361.90萬輛,同比微漲0.16%。其兩大合資板塊拖累了整體銷量,上汽大眾同比降低17.54%,上汽通用同比降低5.22%;自主業務表現亮眼,上汽大通同比增長34.81%,上汽乘用車同比增長22.84%。

同一天,上汽集團釋出公告,公司擬投資設立飛凡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將上汽集團乘用車分公司的R品牌獨立出來,由飛凡汽車以獨立公司的輕資產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

飛凡汽車註冊資本為70億元,其中上汽集團認繳出資66.5億元,佔註冊資本的95%;上海如願汽車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員工持股平臺)認繳出資3.5億元,佔註冊資本的5%。上汽集團旗下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執行長吳冰將出任飛凡汽車CEO。

飛凡汽車定位於“使用者導向的資料驅動型科技公司”,以“科技兌現想象”為品牌主張,透過提升“汽車智慧化體驗和使用者場景挖掘能力”,並探索運用創新的公司運營方式、商業運作模式和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獨立運營、自負盈虧。

在起步階段,飛凡汽車將充分整合上汽集團在研發、製造、服務等領域的優勢資源,由上汽技術中心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和解決方案,由乘用車分公司進行代工生產。

R品牌前兩款車型ER6和MARVEL R已經在去年上市,今年3月第三款車型ES33亮相,被視為“上汽將智慧化、網聯化推向極致的一款車型”,其量產版車型將於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上汽乘用車總經理、R汽車首席共創夥伴楊曉東曾表示,“R汽車想做的是‘科技兌現想象’,就是想做特斯拉做不了的、蘋果有可能做的事情。”R汽車和2020年成立的智己汽車作為上汽集團在純電智慧汽車藍海市場上的最新佈局,代表著集團對汽車新物種的想象,將一起承擔推動集團創新轉型發展、推動品牌向上的重任。

今年9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已超過19%,電動汽車市場已呈噴薄之勢。

眼看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大把收割紅利,傳統汽車集團也不甘示弱,上汽飛凡和智己、北汽ARCFOX極狐、東風嵐圖、廣汽埃安、吉利極氪、長安阿維塔、長城沙龍等“造車新實力”紛紛創立,它們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生力軍。

此外,本週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以及零束軟體、聯創電子、捷氫科技等“科創小巨人”也均有重要事件發生。

10月27日,零束軟體、聯創電子與中興通訊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瞄準汽車行業“電動智慧網聯”全新發展趨勢,分別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在汽車作業系統、車規級晶片、5G-V2X車聯通訊等技術領域加快推動自主創新。

10月28日,捷氫科技推出首個燃料電池電堆平臺——M4電堆平臺。同時,基於該平臺的首款燃料電池電堆——捷氫啟源M4H,以及燃料電池系統——捷氫啟源P4H、P4L同步亮相。捷氫啟源M4H燃料電池電堆完全自主設計開發,44個一級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自主化程度和國產化率均達到100%。

10月29日,上汽大通MAXUS使用者共創中心揭幕。作為業內首個入駐企業園區內的使用者直連平臺,該使用者共創中心整體以暖白設計風格為主,分為上中下三層,一層主要承擔產品和服務展示功能,二層承擔會議功能,三層則是共創中心的創意空間。它將成為使用者深入瞭解品牌、參與產品定義的橋樑,是上汽大通MAXUS使用者直連模式的進一步升級,也是C2B模式的又一次迭代。

身為傳統汽車集團的上汽,正走在創新轉型的路上,展示老牌車企在新時代的蛻變。

釋出Q3財報的那一天,

廣汽集團N件大事

10月29日,廣汽集團公佈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

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07.99億元,同比增長19.48%,淨利潤9.47億元,同比減少64.71%。

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51.17億元,同比增長28.64%,淨利潤52.84億元,同比增長5.63%。克服了晶片供應短缺、電力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外部挑戰,廣汽集團在前三季度實現了營業收入、利潤、產銷量同比正增長。

同一天,廣汽集團還發布多項重要公告,包括廣汽埃安自研電池試製線建設專案方案的實施、廣汽本田HQ車型專案實施,以及調整年產12萬輛新能源車產能、廣汽控股股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出資3.5億元參與如祺出行10億元的融資等。

從這一天開始,廣汽集團按下了智慧化和電動化的加速鍵。

當天,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3次會議審議透過《關於自研電池生產線建設專案的議案》,同意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自研電池試製線建設專案方案的實施,專案計劃總投資3.36億元。

此前,廣汽集團提出到2025年,集團新能源車銷量佔比要超25%,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銷量佔比要達到50%。作為整個集團的電動化排頭兵,廣汽埃安今年1-9月,產量增幅達95.91%、銷量增幅達104.01%。

今年以來,廣汽埃安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不斷突破,圍繞高安全、超快充、長續航三大重點,推出了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和超倍速電池技術。自研電池試製線的建設,將是廣汽埃安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自研能力的又一次跨越。

智慧化方面,廣汽集團當天與禾多科技在廣州簽訂深化合作協議;廣汽集團旗下廣汽資本有限公司簽約投資禾多科技。雙方深度合作下,搭載禾多自動駕駛系統的首款廣汽車型將在2022年陸續上市。

此前,在汽車智慧網聯領域,廣汽集團與禾多科技在行車L2++功能開發、自主泊車和記憶泊車功能開發等方面依託於XJ3和X3V兩個創新專案開展了深入合作,目前已有了階段性的成果,並已全面開展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深度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之外,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也表現強勁。

廣汽本田在電動化領域加速前進,本次宣佈的廣汽本田HQ車型專案的實施,以及為適應匯入本田最新“e:N”系列純電車型對新能源車產能擴大建設專案的調整,都將推動廣汽本田實現全面電動化轉型。

今年以來,廣汽豐田陸續推出了凌尚、全新漢蘭達、賽那、鋒蘭達、VENZA威颯等。就在財報釋出的第二天,豐田全球旗艦MPV賽那上市,新車共計推出六款車型,售價區間為30.98萬-40.58萬元。

長安汽車營收微降,

利潤大幅上升

長安汽車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24.15億元,同比微降2.8%;歸母淨利潤12.63億元,同比增長42.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 10億元,同比增長92.67%。

2021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2億元,同比增長41.82%;歸母淨利潤 29.92億元,同比降低14.1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7.40億元,同比增長182.93%。

公司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東吳證劵分析主要涉及三方面:第一,毛利率改善。第三季度長安毛利率為17.39%,同環比均實現改善,主要系終端折扣回收,疊加成本管控加強。第二,期間費用率下降。公司控費能力增強,第三季度公司期間費用率合計同比降低2.62%。第三,長安福特第三季度銷量表現良好,批發銷量8.83萬輛,同比增26.67%,環比增55.97%,提升明顯,表現領先長安集團以及行業整體。

賺錢能力不及上半年,

長城汽車三季度淨利潤微降

10月29日,長城汽車釋出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

第三季度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288.69億元,同比增長10.13%,淨利潤14.16億元,同比微降1.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8.1億元,同比下滑24.55%。

前三季度,長城汽車新車共銷售88.4萬輛,同比增長29.9%;實現營業總收入907.97億元,同比增長46.11%;淨利潤49.45億元,同比增長91.13%。當日,長城汽車股價上漲3.11%,收盤價達到68元,總市值6281億元,摺合980億美元,已經超過通用和寶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長城汽車二季度營收實現308.11億元,同比增長31.04%,淨利潤18.89億元,同比增長5.17%,環比增長15.23%。可以看到,緣於晶片短缺和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讓整車企業盈利能力面臨極大挑戰,長城汽車今年三季度的賺錢能力明顯不及今年上半年。

比亞迪市值創新高,

增收不增利

10月26日以來,比亞迪股價再創新高。資料顯示,截至10月27日收盤,比亞迪A股股價達321.74元,總市值達9205.44億元。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今年前9月,比亞迪全系銷量45.27萬輛,同比增長68.3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33.75萬輛,同比增長204.29%。

但在汽車銷量強勢增長的同時,比亞迪的利潤卻未能實現同比增長。10月28日,比亞迪釋出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比亞迪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43.07億元,同比增長21.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0億元,同比下降27.5%。

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451.92億元,同比增長3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43億元,同比下降28.43%;但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淨利潤為8.86億元,同比下滑幅度較上半年進一步擴大至64.45%。

業內人士分析,比亞迪淨利潤的下滑與近期上游原材料成本的迅猛上漲密切相關。

今年以來能源價格提高造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為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早前,已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發出了漲價函件。

10月25日,一則關於比亞迪電池價格上調聯絡函也同時在網路傳開。該聯絡函稱,由於市場變化、疊加限電限產影響,與2020年12月相比,2021年鋰電池原材料不斷上漲,正極材料LiCoO2價格漲幅超200%,電解液價格漲幅超150%,負極材料等供應持續緊張,導致綜合成本大幅提高。

根據原材料價格上漲實際情況,比亞迪經研究決定,上調CO8M等電池產品單價。其中,產品含稅價格在現行的Wh單價基礎上,統一上漲不低於20%;2021年11月1日起,所有新訂單將統一簽署新的合同,並執行新價格,未執行完成的舊合同統一做關閉取消。

與此同時,比亞迪旗下的半導體拆分業務也迎來新進展。同天當晚,比亞迪釋出公告稱,香港聯交所同意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並同意豁免公司向公司股東提供保證配額。

對此,比亞迪方面表示,本次分拆將進一步提升比亞迪半導體多渠道融資能力和品牌效應,透過加強資源整合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形成可持續競爭優勢。且本次分拆不會喪失比亞迪對半導體的控制權。

寧德時代市值突破1.5萬億,

前行動力依然強勁

10月27日,寧德時代釋出第三季度業績公告,實現營收292.87億元,同比增長130.73%;淨利潤32.67億元,同比增長130.16%。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營收733.62億元,同比增長132.73%;淨利潤77.5億元,同比增長130.9%。

據統計,基金持有寧德時代的總市值為1171億元,持股數為22278萬股。寧德時代已經超過茅臺,成為了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在這背後,是寧德時代在急劇增長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超強勢地位。

乘聯會資料資料顯示,2021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81.8萬輛,同比增長203.1%。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資料顯示,2021年1-9月,寧德時代累計裝車量為46.79GWh,市場佔比為50.8%。

而據SNE Research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1-8月,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佔有率為30.3%,同比增長7%,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雖然在電池市場保持著絕對領先地位,但寧德時代擴張的步伐依然十分激進。

8月12日,寧德時代披露定增方案,公司擬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的發行數量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 10%(即不超過 2.3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82億元,投資於7個專案。這是A股民營企業史上最大一筆發股融資案例。

根據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寧德時代在建工程投資為214.95億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增長了273.8%;為新增產能,寧德時代預付裝置工程款為214.39億元,增長328.55%。

2021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研發投入為45.95億元,同比增長116.73%。為加大產能建設投資與戰略投資,寧德時代前三季度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66.55億元,變動率為-326.05%。

同時,寧德時代與多家央企、國企以及地方政府簽約,進一步擴大其在不同領域的業務量。

10月,寧德時代分別與中國人保財險、中鋁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電、三峽集團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無人智慧礦山、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並與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A股12家上市公司簽約戰略合作協議。

10月28日,寧德時代與貴州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與各方共同構建從鋰電池、上游磷氟化工及電池材料到下游市場應用、電池回收的鋰電池全產業鏈體系。

除了國內動力電池、能源等領域的高歌猛進,寧德時代的境外收入佔比也在持續提高。財報顯示,近三年和2021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佔寧德時代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3%、4.37%、15.71%和23.14%。

10月27日,寧德時代與現代摩比斯簽署技術許可與合作意向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授權摩比斯使用CTP(無模組電池)技術,並支援摩比斯在韓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CTP相關電池產品供應。寧德時代CTP技術輸出鞏固了其電池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將進一步推動其業績的上升。

10月29日,寧德時代獲得了特斯拉45GWh磷酸鐵鋰電池訂單,這些電池主要用於明年全球生產的Model3和Model Y車型。以此初步計算,本次訂單量可供應近80萬輛特斯拉入門車型,已經超過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總銷量。受此訊息影響,當日寧德時代A股股價極速拉昇,市值一度突破1.5萬億元。

為了在持續擴張中維持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幹員工穩定,10月26日寧德時代釋出了股權激勵草案。草案擬授予股票總數為516萬股,約佔總股本0.2216%。其中,首次授予的股票權益約為413.60萬份,涉及4483名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員工,平均每人可獲得股票激勵約為28.34萬元。

為此,寧德時代設定了不同行權期業績考核目標:2021年營業收入不低於1050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不低於1350億元;2023年營業收入不低於1700億元;2024年營業收入不低於2100億元。

理想汽車第10萬輛車下線

10月28日,第10萬輛理想ONE在理想汽車常州基地下線。理想成為首個單款車型產量突破10萬輛的造車新勢力。

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理想ONE僅用708天便實現10萬輛的生產,標誌著市場對於理想ONE產品力的全面認可,也標誌著理想汽車完成了研發製造體系、銷售服務體系和供應鏈體系全鏈條能力的驗證。”

此前,從0到10萬輛,特斯拉用時7年半,蔚來用時1046天,小鵬用時1035天(交付時間更短),而理想衝破10萬大關用時708天——且是靠單一車型跨越10萬輛。

而比亞迪“漢”從去年7月12日上市到10萬輛下線,僅用時一年,中國品牌從0到10萬輛的下線速度不斷重新整理紀錄。

OPPO智行解決方案出爐

10月27日,在2021 OPPO開發者大會上,OPPO正式推出OPPO智行(OPPO Carlink)解決方案,提出了從技術能力到服務應用,從兩輪電動車到四輪汽車,跨終端全場景的系統出行解決方案。

該方案包括了數字車鑰匙,手錶控車,閃充上車,車機投屏,車管家這六項能力。在雲端,OPPO智慧將提供軟體商店和開發者平臺、音樂/資訊推送/地圖基礎服務,以及停車/旅遊等更多第三方服務。在應用端,OPPO智行將支援手機和車機、車機多屏之間的應用流轉。

OPPO表示已經車機互融能力正式對外開放,合作廠商已經超過了70家,涵蓋了汽車廠商、兩輪電動車廠商、Tier1廠商以及出行服務提供方等不同領域的企業,其預計該方案在2022年能落地1500萬+輛車。

吉利釋出2025全方位戰略

給10月劃上句號的是吉利,而且不同於其他企業動態大多與錢財有關,吉利用一場硬核到底的技術展示把汽車圈拉回了應有的氣質。

10月31日晚,吉利汽車集團在杭州灣研究總院舉辦“智慧吉利2025——吉利龍灣技術薈暨全球動力科技品牌釋出”。名為動力科技品牌釋出,實際上這個夜晚釋放的資訊遠遠超過了釋出會名稱涵蓋的內容,將在未來幾年影響著全行業。

提綱挈領來看,吉利下一個5年將以“一網三體系”為核心開展業務,“一網”是指包含晶片、軟體、資料的智慧吉利科技生態網。“三體系”包含智慧能源、智慧製造、智慧服務體系。

穿過這些大詞兒看一些具體的新技術與其核心資訊點。

  • 動力新品牌雷神動力:混動技術百公里油耗3.6升,年底裝車,未來3年搭載20餘款,實現混動銷量第一。2022年推出甲醇混動車型,百公里醇耗9升左右,醇耗降幅超40%。2025年百公里醇耗降到7.6升,相當於百公里油耗3.5升。
  • 晶片:中國第一顆7納米制程的車規級SOC晶片,在83平方毫米內集成了87層電路、88億顆電晶體,明年量產。2024到2025年,吉利會陸續推出5奈米的車載一體化超算平臺晶片,以及高算力自動駕駛晶片,算力達到256TOPS。
  • 電驅:將應用800V,基於碳化矽功率器件的控制器和高效油冷電機,實現綜合效率超92%,最大功率超475千瓦,最極致的產品可實現百公里加速低於3秒的超高效能體驗。吉利自研自產的碳化矽功率晶片也將於2023年量產。
  • 換電:將推出全新換電出行品牌,高效的模組化換電站實現每車僅需60秒的極速換電,每天單站可服務1000車次。這樣的“極速換電站”到2025年將佈局5000座,覆蓋100個核心城市,滿足100萬輛車的換電需求。
  • 衛星定位與導航系統:吉利自建的低軌衛星高精度導航系統,目前已完成305座高精時空基準站的部署。計劃2026年前實現“全球無盲區”的通訊及釐米級高精定位覆蓋。吉利測繪採集的高精地圖,2021年完成覆蓋國內主要城市,2023年覆蓋全國。

為了加速智慧吉利一網三體系成果落地,推進《智慧吉利2025》戰略佈局的全面實施,吉利當晚釋出九大龍灣行動,核心內容如下。

  1. 持續保持中國汽車品牌研發投入第一,5年內研發將投入1500億元。
  2. 自動駕駛全棧自研,加快實現智慧出行“零事故、零傷亡”的願景。依託智慧吉利科技生態,實現在智慧能源、自動駕駛、智慧網聯、智慧座艙等核心技術領域全棧自研。在自動駕駛上的目標是“造最好用,最安全,最負責任”的自動駕駛汽車,做到“交付即安全”。到2025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完全掌握L5級自動駕駛。
  3. 5年內推出25款以上全新智慧新能源產品。
  4. 2025年度實現集團總銷量365萬輛,保持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第一,趕超主流合資品牌。
  5. 2025海外銷量達到60萬輛。
  6. 至2025年碳排放總量減少25%,到2045年實現碳中和。
  7. 實現移動終端100%全場景數字化價值鏈。
  8. 2025年實現EBIT超8%。
  9. 3.5億股股權激勵,首批激勵萬名員工。

看完這場釋出會,小編只覺得吉利借動力品牌釋出之名下了一盤很大的棋,其中的資訊點要消化好久,而吉利要實現這些目標的時間居然只有4年零2個月了。

如果資訊太多記不住,可以只記一點:2025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