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老三、老四的農商行都在排隊衝刺A股了,老二為什麼遲遲未有動靜?
作為全國“第二農商行”的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迎來了重大股權變更。
7月8日,券商中國記者從銀保監會處獲悉,據《北京銀保監局關於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變更的批覆》顯示,北京銀保監局同意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受讓北京農商行股份10.6億股,股權變更後京投公司將躋身第4大股東。
無獨有偶,近日上海農商行為了能夠實現IPO,也進行了股權變更,去年上海銀保監局在相關批覆中指出,要求該行在正式發行A股上市前,必須完成相關股權問題的整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年報中,北京農商行就將IPO事宜作為工作主線寫入戰略規劃中,此後直至2019年,年年財報均有提及。作為全國排名第二的農商行,籌備上市8年後,為何還沒有明確的程序?
未披露10.6億股的轉讓方
北京農商行在農商行領域的江湖地位不可小覷,2019年末資產規模就接近萬億元,達到9585.9億元,而目前我國最大的農商行重慶農商行,截至2019年底資產規模為10297.9億元。
以2019年財報披露的總股本121.48億股計算,此次股權變更後京投公司將持有北京農商行佔比8.73%的股權,這也意味著京投公司一躍成為北京農商行的第四大股東。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次京投公司收入10.6億股並未提及轉讓方。針對轉讓股權來源的問題,記者致函採訪北京農商行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時尚未獲回覆。
京投公司的前身為北京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主要包括製造地鐵車輛、地鐵裝置;授權內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投資及投資管理、地鐵新線的規劃與建設;地鐵已建成線路的運營管理等,其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人民政府。
天眼查顯示,當前持股北京農商行超過10億股的股東僅有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持股比例佔總股本分別為10%、9.97%、9.84%。
而財報顯示,截至4月29日,北京農商行前三大股東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資公司以及首農食品公司三家,其持股比例也為10%、9.97%、9.84%。企查查顯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是國資管理中心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歷史股東,但並未披露退出時間。
穿透股權可以發現,國資管理中心、北京金融控股集團的疑似實際控制人均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換言之,國資管理中心持有的股權可能來自於北京金融控股集團。
財報顯示,當前北京農商行第二大股東北京國資公司成立於 1992年9月4日,註冊資本人民幣100億元,是專門從事資本運營的國有獨資公司,主要職能是管理和運營政府資產,承擔公共財政以外的產業投資,保證國有資產在流動中實現保值增值,其實際控制人也為北京市人民政府。
可以看出,此次股權變更後準備入駐的第四大股東京投公司,以及原第二大股東北京國資公司的實控人均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尚不清楚京投公司和北京國資公司當前相加的股份是否已經超過10%。
根據銀保監會下發的《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14條規定,“單個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合計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農村商業銀行股本總額的10%。”
以近期準備IPO的上海農商行為例,在2019年年報中,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國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合併持有上海農商行股權比例為18.46%,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去年上海銀保監局在相關批覆中指出,要求該行在正式發行A股上市前,必須完成相關股權問題的整改工作。7月6日,上海農商行完成股權變更後,上海國際集團及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合併持有上海農商行股權比例則降為10.01%,符合相關條例要求。股權變更後不久,證監會對上海農商行招股書進行預先披露更新。
7796萬股曾二次流拍,知名地產商為大股東
今年2月,北京農商行的股權也一度引發關注,主要原因是大股東股權遭司法拍賣。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披露,曾經為北京農商行第八大股東的北京二十一世紀奧亞德經貿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和去年4月分兩次拍賣所持有的股權,兩次分別拍賣7796.62萬股、33110萬股。
奧亞德經貿系北京富豪王子華旗下公司,因涉嫌民間債務糾紛,持有的股權被司法拍賣。
去年4月奧亞德經貿所持有的33110萬股當中,僅有25313.38 萬股被成功拍賣,剩餘7796.62萬股則流拍,並推遲到今年2月進行拍賣,但二次流拍。
回溯以往,2019年3月,奧亞德經貿持有的3.31億股股權於4月初開拍,市場估值14.63億元,較淨資產溢價19.13%,起拍價為11.7億元,與市場估值相當於打了八折。
司法拍賣平臺顯示,今年2月涉及北京農商行股權拍賣資訊合計有15筆,其中14筆為500萬股,1筆為796.62萬股,總計7796.62萬股,其中僅2筆有人報名,但最終全部流拍。
與今年2月的冷淡情況相比,去年4月的競拍顯得十分火熱。去年除了最大一筆起拍價2.76億元的7796萬股北京農商行股權流拍外,其餘12筆股權悉數被拍賣,接盤者來自國資、民間資本和自然人三類。
國資方來自北京日報社旗下的京報長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出價6011萬元,拿下北京農商行1700萬股股權,天眼查資訊顯示,京報長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北京日報社100%控股企業,而北京日報社為北京市的黨報。
北京市理想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此次司法拍賣出手最多的“接盤俠”,參與了7筆股權競拍,合計斥資約6億元拿下1.71億股北京農商行股權。
截至2019年報期末,奧亞德經貿持有北京農商行的7796.62萬股仍處於質押和凍結狀態,理想產業集團取代奧亞德經貿成為前10大股東,持股份額為3.92億股,持股佔比為3.23%。
在披露的主要股東中,有3個股東都質押了北京農商行的股份。豐馳投資有限公司質押持有本行股份的76.28%、中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質押持有本行股份的79.92%、上海大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質押持有該行股份的100%。
值得注意的是,豐馳投資、中先國際以及大展投資都與知名華南地產商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有關。豐馳投資實際控制人為朱偉航,即朱孟依的次子,中先國際以及大展投資均為朱孟依。
地產開發商入股銀行的情況並不罕見,在近期準備迴歸A股的廣州農商行也出現了朱孟依的身影。最新年報顯示,朱孟依與長子朱一航透過旗下控制的3家公司共同持有廣州農商行7.63%的股份,並質押了超過50%比例的所持股票。
“第二農商行”籌備IPO八年
籌備多年尚未上市,在身邊“小夥伴”都有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北京農商行是否也會加快自己的步伐?
早在2012年年報中,北京農商行就將IPO事宜作為工作主線寫入戰略規劃中。隨後,幾乎每年的年報都對IPO事宜進行強調。其中,北京農商行在2013年年報中披露,部門架構中設定有“IPO辦公室”,由董事長王金山分管,時任副行長付東昇的工作任務,第一項便是“協助管理IPO辦公室”。
2019年的年報也指出,北京農商行正在著力推進 IPO 戰略實施。嚴格按照上市標準,全面完成了股權確權、資產確權、公司治理制度體系建設等 IPO 主體工作,IPO 戰略穩步實施。
以去年末資產總額計算,全國前十大農商行分別為重慶農商行、北京農商行、上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成都農商行、東莞農商行、深圳農商行、江南農商行、青島農商行、順德農商行。
與規模相近的農商行相比,北京農商行的上市步伐顯得有些緩慢。
7月8日,上海農商行在股權變更後,在證監會官網更新了招股說明書;重慶農商行早在2010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全國首家上市農商行,2019年10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全國首家“A+H”股上市農商行;廣州農商行2017年6月登陸香港主機板,2019年3月披露招股說明書,目前也正在向A股發起衝擊。
相較而言,北京農商行的上市籌備已開展了8年,如今仍處於上市輔導期階段。
根據北京農商行2019年10月份公告,該行於11月12日召開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於延長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並上市方案有效期的議案》等議案。
2019年12月19日,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披露的中信建投和中金融公司對北京農商行IPO主機板上市第七期輔導工作情況,輔導工作均在按計劃開展執行。
在過去的2019年,銀行A股IPO呈現“井噴”之勢,共有8家銀行成功登陸A股,與2016年並列成為銀行IPO家數最多的年份。但2020年以來,尚未有一家銀行完成IPO。不過,這一情況或有改變,7月份以來,多家中小銀行IPO有了實質性進展。
7月3日,廣州銀行和重慶三峽銀行正式披露招股書,加入到了排隊上市的銀行隊伍中。此外,6月28日,港交所披露了東莞農村商業銀行遞交的上市申請資料。7月16日,渤海銀行將登陸港交所,年內銀行IPO“破冰”。
從近期銀行IPO進展動態來看,呈現出進展快、公司治理結構最佳化的特點。比如今年6月,重慶銀保監局批覆同意重慶三峽銀行首次IPO,發行規模不超過18.58億股。隨後,該行“火速”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材料。6月底,材料正式獲得受理。
面對如此多的競爭對手,北京農商行在中小銀行中如何“脫穎而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表示,首先是強化銀行內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其次,提高經營能力和業績水平,最佳化各項指標,儘早滿足上市要求;再次,在已進行上市輔導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存在的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