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引發中概股普遍性信任危機。一邊是新冠疫情和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另一邊是港股A股力推回歸方案,中概股何去何從?
文|財新記者 屈運栩 沈欣悅 尉奕陽
中國連鎖咖啡“第一品牌”瑞幸自曝造假已一月有餘,自查結果遲遲未予公佈。中美兩地監管頻頻動作,市場情緒跌宕起伏,261家中概股公司面臨十年來又一次危機。
“瑞幸的內部調查遲遲未有結果,管理層可能出現不配合的情況。”一位接近瑞幸董事會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等不及的中國監管方已經動手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證監會相繼介入調查。中國證監會的主要工作是獲得瑞幸的賬目資料,包括會計底稿等移交給美方。
歷史上只有四家中概股的審計底稿,被中國證監會提供給包括SEC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內的境外監管機構,但也是幾經波折耗時磨合的結果。
4月21日,SEC主席Jay Clayton及PCAOB主席William Duhnke等五位官員發表聯合宣告,提醒美國境內投資者在投資總部位於新興市場或在新興市場有重大業務的公司時,注意財務報告及資訊披露質量的風險。而風險提示的主要依據就是無法獲取中概股的審計底稿。
瑞幸造假之後,美股的諸多對沖基金向數家中概股發起了衝擊。線教育領域“黑馬公司”跟誰學、第三方資料中心公司萬國資料先後被空頭盯上。
魏山巍告訴財新記者,對於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大型新經濟企業而言,瑞幸造假事件並不會真的影響,畢竟在投資人眼中,不是一個階段的公司。“真正會難受的是中國中小型高增長公司,這類公司市值大多不到100億美元,使用者數和收入增長迅速,但商業模式還未完全穩定,也可能尚未盈利。”
A股政策利好頻傳。4月27日根據證監會與深交所釋出與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相關配套規則的徵求意見稿,對於未盈利企業,創業板取消了現有規則裡面“最近一期未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設定一年的過渡期。
與此同時,而美股上市環境惡化,許多有機會赴境外上市且被投資者視為潛在中概股標的的公司,也開始選擇香港。
除了繼續吸引傳統經濟公司,港股近年致力最佳化市場結構,對上市制度大刀闊斧改革,也因此成了諸多新經濟公司的新選擇。
本文摘引自新聞付費網站“財新網”
全文共計11000餘字,閱讀需要22分鐘
關心科技行業動態和趨勢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