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藥與湯臣倍健,保健品不保險
這些年逐漸淡出人們視線的哈藥集團,在這兩天突然又重回輿論焦點。但這次並不是好訊息。
近日,哈藥集團收購的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公司GNC(美國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宣告破產重組,計劃關閉800-1200家門店。作為其背後的最大單一股東,哈藥或鉅虧20億元。
哈藥這些年經歷了什麼?當初又為何會選擇收購GNC?像哈藥一樣,近年來有不少國內企業選擇收購國外保健品品牌,這真的是件好生意嗎?
哈藥“踩雷”是否早有預兆
近日,哈藥集團釋出公告稱,公司近期關注到GNC出現了業績下滑情況,由於新冠疫情仍在持續進行中,不排除GNC未來仍存在經營業績繼續下滑的可能性,這可能會導致GNC的現金流受到較大影響。此外,GNC還面臨著償還債務的較大壓力。
GNC已於近日申請破產重整。不過破產重組並不是破產,公司仍然保持正常經營。目前GNC將透過兩個方案實施重整,獨立重整計劃和出售計劃同時推進。GNC表示過去幾年一直承受財務壓力,新冠肺炎疫情使經營環境惡化。
此事將會對哈藥的淨資產和淨利潤產生重大影響,若GNC可轉換優先股20.49億元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將衝減留存收益;若累計1.71億元的應收股利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將計入當期損益。
訊息影響下,哈藥股份股價下跌趨勢嚴重,7月1日收報3.08元/股。事情為什麼會發展到這步呢?
1993年,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藥企哈藥股份,控股股東為哈藥集團有限公司,一時間風光無兩。公司主營涵蓋抗生素、非處方藥及保健品、傳統與現代中藥、生物醫藥及醫藥商業等業務板塊。公司旗下擁有哈藥六廠、哈藥人民同泰(上市公司)等分子公司。90後兒時經常聽的廣告詞“新蓋中蓋高鈣片,它含鈣高,一片頂過去5片”就是哈藥六廠的產品。
作為一代“網紅”公司,哈藥後續的發展卻有些讓人意外。2013年後,哈藥的經營情況一直不盡如人意,公司營收節節下滑。
在這種業績頹勢之下,哈藥開始了“自救”之路。收購GNC股權,是其選擇的緩解自身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但是這步棋似乎走的並不好。
GNC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前身是一家小型保健品商店Lackzoom,1960年更名為General Nutrition Centers。是一家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專業保健品零售商,也是美國最知名的保健品品牌之一。
但是近年來GNC的經營狀況並不好,2016年-2017年公司分別虧損19.86億元和9.73億元。雖然2018年盈利了,但是2019年又再次虧損。
在這種情況下,2018年哈藥集團還是與GNC簽訂了《證券購買協議》,認為GNC可以豐富公司產品線,帶來協同效應。截至2019年2月,哈藥共分三次斥資3億美元收購GNC 40.1%股權,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對於為何會選擇購買GNC的優先股,哈藥表示由於優先股股息穩定,公司可以在參與GNC經營的同時獲取固定收益。此外,專業人士表示哈藥購買GNC優先股並無不妥,如果公司經營好的話,哈藥可以透過轉股獲取控制權。
但是值得質疑的是,當初雙方簽訂購買協議的核心內容中包含這三條:哈藥股份按季度取得優先股股利,股息率為年化 6.5%;優先股可在發行後任意時點轉為普通股,初步轉股價格5.35美元/股;哈藥股份有權在公司發生根本性變化時,要求GNC贖回全部或部分可轉優先股或要求轉換為普通股。但是為何哈藥股份到現在依舊未要求GNC贖回呢?而且早在去年,GNC再次出現超2億元的大額虧損時,公司風控應該及時做出反應,為何當時就沒能及時止損,採取系列風控措施?
湯臣倍健“躺槍”,國內企業熱衷購買海外保健品牌
GNC破產訊息一出,同樣收購海外保健品資產的湯臣倍健“躺槍”。6月29日公司股價跌停,市值蒸發35億元。不過,罪過也並不在GNC,湯臣倍健本身的收購情況也讓人擔憂。
2010年湯臣倍健上市之後,業績亮眼。2010年-2018年公司營收增速總體表現樂觀,從3.46億元增至43.51億元;歸母淨利也表現良好,從0.92億元增至10.02億元。不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14年後總體上卻是呈現下滑趨勢。
2018年8月,湯臣倍健斥以超34倍溢價完成收購Life-space Group Pty Ltd(簡稱“LSG”)。LSG成立於2012年,是澳洲知名益生菌品牌,旗下品牌主要為Life-Space,產品覆蓋全年齡段人群。
不過,剛被收購的LSG就遭遇了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導致了LSG的業績受到較大沖擊,業績未能達到預期。2019年,湯臣倍健也遭遇了自己上市十年來的首次虧損,LSG則是此次虧損的元兇。
儘管如此,也未能阻止湯臣倍健對LSG的“寵愛”。近日,剛從虧損泥潭中脫身的湯臣倍健又釋出公告,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物件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08億元,用於澳洲、珠海等生產基地的專案建設。
也由此可見,國內企業對海外保健品牌的信心和喜愛。
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家庭桌子上都會擺放一些“洋品牌”的保健品,大家出國旅遊也會把國外一些保健品品牌當做禮品送給親朋好友。很大原因在於前期國產保健品的行業亂象,極大消耗了大眾對國產品牌的信心,雖然目前政策正在不斷規範行業發展,但是行業陣痛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面對國產品牌的無從下手,消費者自然把目光轉去了海外。
為了順應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吸收海外品牌。比如新希望、澳優、鼎暉投資等都在前赴後繼的奔赴收購海外保健品的市場。連備受國人追捧的澳洲保健品巨頭Swisse也被合生元100%收購,變成了中國企業;玉米油行業的頭部品牌西王食品也沒有抵抗住保健品行業帶來的誘惑,斥資7.3億美金收購了北美運動營養保健品公司Kerr100%股權。這些也僅是中國企業併購海外保健品品牌的一小部分。
但是併購之後,中國企業與進口品牌的合作是否順利?是否都是未來可期?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一些海外併購能夠給企業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風險依舊存在,比如整合過程中面臨的團隊、資源、法律等各方面的風險,還有企業本身在中國是否有很強的成長性等。所以,海外收購結果並不都很美好,“走出去”還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