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5個“芝麻信用日”。
從剛開始人們在芝麻只能使用極少場景的信用服務,到如今40多個場景上千種信用服務,甚至憑信用出國簽證流程都能簡化,用芝麻的場景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
今年的“芝麻信用日”,不少使用者發現自己的芝麻分這次“動”的幅度有點大。除大部分使用者芝麻分上漲外,還有小部分使用者分數微跌。對此,芝麻信用方面表示,此次芝麻分的變動主要是由於平臺升級整體評估體系所致。
據介紹,新的芝麻分評估體系納入了更多的商業信用場景,且新增了公益守約的因子。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評估體系更加關注使用者近期的信用表現。
芝麻信用商業信用負責人甲第表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人們使用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信用住、信用購等各類信用服務的頻率大幅提升,最近一年的信用行為對評估使用者信用狀況的價值也在提高。“芝麻分將更能代表使用者的當下。當然,信用仍然是需要長期積累、守護的,沒有捷徑可言。”甲第說。
對於小部分人芝麻分出現的“微跌”,芝麻信用個人信用負責人柳天介紹,守約記錄是影響芝麻分的重要因素,長期積累會逐步接近一個較為穩定分數,客觀反映使用者在商業履約方面的意願和能力,在不違約的情況下一般不會降低芝麻分,繼續守約也不會大幅提高分數。但是,影響芝麻分的因素不光是守約記錄,還包括支付、公益守約記錄、是否選擇上傳身份驗證資訊、資產資訊等有助於綜合評估商業履約的因素。“如果使用者在最近一年內信用履約行為顯著減少,或者諸如一年內頻繁更換手機號等,也可能導致自己的芝麻分出現變化。”
此外,芝麻信用還上線了“信用修復”功能。透過日常履約、積累信用等方式積攢的“芝麻粒”可以用於修復此前偶然發生的逾期記錄。
在升級評估體系的同時,芝麻分的“重新整理”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以往的自動更新,變為使用者每月點選評估。
柳天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一轉變可為使用者提供更多選擇。“我們也將推出個性化的信用成長方案,幫助有需要的使用者積累信用。” 柳天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過去5年,芝麻信用已經完成了信用免押金的全領域覆蓋,幫上億使用者免掉了超過1000億元的押金,目前則以推出“芝麻GO“為標誌,進入到了信用先享領域,為使用者規避了預付費陷阱等問題,這也意味著芝麻信用開始跨越共享經濟進入到立體商業體系、全消費場景。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