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證券8月28日訊,雖然金融市場可以無視美國經濟的脆弱現實,繼續輕快地飛漲,但是消費者對於新冠病毒的恐懼卻不可能憑空消失,而對疫情高度敏感的服務業,短期內更難以指望恢復元氣。在著名經濟學家、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看來,這就意味著投資者目前所期望的無間斷迅速復甦幾乎註定是痴人說夢。以下即羅奇的評論文章全文。
其實,說起雙底衰退來,美國人絕對不該感到陌生,因為這種短暫復甦後再度墜入衰退的局面,美國經濟歷史上已經遇到過不知道多少次了。雖然現在金融市場看上去一片歌舞昇平,但那裡的所有美妙感受其實都是建立在一個極度不靠譜的預期之上,即,美國經濟將迅速走出谷底,上演一場無間斷的V形復甦,而現實卻在發出越來越明確的訊號——等待著我們的,大機率會是一場雙底衰退。
事實上,只要粗略研究過美國的商業週期歷史,就會知道金融市場當下這種志得意滿有多麼荒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總計遭遇了十一次衰退,而其中八次都出現了短暫反彈後再度遭遇季度真實國內生產總值收縮的情況,即所謂雙底衰退。除開1953年至1954年、1980年,以及1990年至1991年那三次例外,其他的八次衰退都是至少雙底的,其中還有兩次是三底。
當然,雙底衰退絕不會無緣無故發生。第二個底部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現實經濟依然沒有解決的缺陷和弱點,以及前一次衰退的餘波聯合作用的結果。概括而言,這一次經濟低迷的程度越嚴重,破壞越大,復甦需要的時間越長,則發生雙底衰退的機率也就越大。比如美國戰後歷史上的那些重大衰退,包括1957年至1958年、1973年至1975年、1981年至1982年等莫不如此,更不必說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大衰退了。
事實上,當前的局面已經為雙底衰退的到來做好了堪稱經典的準備。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劇烈收縮32.9%,創下歷史紀錄,這種脆弱性顯然不是短期內可以消失的。疫情最初的大爆發,加上史無前例的封鎖措施,造成的破壞也是史上僅見的,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指望經濟輕輕鬆鬆復甦?誠然,第三季度的經濟資料強勁反彈幾乎是必然的,但是要明白,這所謂強勁反彈,本質上幾乎就只是數學遊戲而已——畢竟起點已經慘不忍睹,只要經濟部分重啟,新的資料怎麼都會顯得很體面的。可是,誰能夠保證這樣的勢頭就一定可以維持下去,保證局面不出現反覆?
金融市場之所以看上去似乎一點都不擔心疫情或經濟局面出現反覆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聯儲採用了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而市場參與者心中時時刻刻都記得那句魔咒——“不要和聯儲作對”。與此同時,為了減輕疫情對企業和家庭造成的衝擊,政府一側也推出了同樣是史無前例的財政刺激。
然而,市場其實是太一廂情願了。當下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疫情會如何發展,而不是在於對聯儲流動性注入或者政府暫時性財政刺激的需要是否能夠得到滿足。貨幣和財政政策確實可以讓金融市場揹負的壓力減輕一點,然而,面對對現實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的疫情本身,這些政策就無能為力了。
目前,美國依然深深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達成可持續復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雖然生產和就業資料都出現反彈,顯示經濟的供給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單單這些進展其實遠遠不夠。截至7月,非農支薪人數只挽回了2、3兩月損失的大約42%,而失業率依然居於兩位數的10.2%,相當於疫情爆發前3.5%的近三倍。還有,7月工業產出也比2月高點低了8%。
需求面的情況甚至更加令人擔心。在非必需消費的一些關鍵領域,諸如零售、餐飲、旅遊、休閒娛樂等,問題尤其明顯。這些活動幾乎都有著人與人近距離直接接觸的典型特點,在感染病例持續高企,缺乏有效療法,也缺乏疫苗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指望能夠真正完全恢復。
想要知道這些領域因為疫情而遭到的破壞對整體經濟意味著什麼,一些簡單的數字就能夠給出回答。在2020年第一季度,即疫情破壞力尚未完全展現的三個月當中,交通運輸、休閒娛樂、餐廳和酒店等的消費需求合計起來,佔據了美國家庭服務支出總量的21%。在第二季度當中,美國家庭在這些方面根據通脹調整後的真實支出同比暴減了86%。
從截至6月的逐月資料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重要的非必需消費部門正在遭受怎樣程度的持續損害。雖然耐久財和非耐久財根據通脹調整後的真實消費支出已經反彈到了比疫情前高出4.6%的水平,但是家庭總消費額當中的最大一項,即在全部服務當中的支出卻只挽回了43%的損失。
整體而言,這其實就構成了一種所謂非同步正常化——經濟只是區域性,或者更具體說,只是那些更依靠供給面而非需求面的領域在走向復甦。這種情況絕非美國一家獨有。在其他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局面也大多類似。
只不過,美國的這種非同步正常化程序,確實在一個關鍵點上是與眾不同的,即美國在疫情控制方面的表現糟糕透頂,不但讓民眾害怕感染的恐懼遲遲無法消退,甚至還大幅度提高了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性。雖然新增病例資料在過去一個月時間裡還是走低的勢頭,但是具體到截至8月20日的一週,近4.8萬的新增病例數字可是要相當於5月和6月水平的大約兩倍。雖然
再考慮到7月下旬以來日均超過1000人的死亡水平預計還很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年底,疫情二次爆發的機率便更加不容忽視了。消費者心中的恐懼,以及那些對疫情敏感的服務業所受到的影響,短期內都難以指望消退,更不必說疫情二次爆發可能造成的新的衝擊了。
在這種情況下,雙底衰退難道不是最順理成章的結果嗎?在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迅速衰退之後,美國經濟遍體鱗傷,註定只能做到區域性的和非同步的正常化。防疫慘敗又使得發生“餘震”的可能性高度凸顯。以前的那些雙底衰退,本質上正是類似的原因造成的。總之,雖然金融市場依然陶醉在V形復甦的靡靡之音當中,但是歷史老人的臉上卻只能是一絲冷笑。(費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