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徐天曉
源於債市上月的大幅調整,一向標榜穩健的固收類銀行理財也開啟了淨值滑坡。這讓絕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第一次對“破剛兌”有了切身體會。
截至發稿前,今年新發行的中低風險的200只理財產品淨值跌破了“1”。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某家股份行的一款產品,近半個月遭到了數十項投訴。還有一位投資某固收類理財過百萬元的投資者略帶調侃又無奈地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現在每日虧損三位數,以後也不能再“閉著眼”選產品,真是“愁白了頭”。
債市震盪,導致以投資債市為主的理財產品虧損,被業內人士稱之為一次對銀行理財轉型的“壓力測試”。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會面臨短期的陣痛,但會倒逼銀行理財向權益類轉型。“目前各家銀行都在加速設立理財子公司,但各家的權益類產品線都還沒有建立起來。當前百億元級別以上爆款公募基金產品頻出,本質是居民透過增加風險資產配置獲得更高收益的策略體現。時代在給銀行系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機構機會,就看誰能把握機會了。”興業研究首席金融行業分析師孔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投資者不淡定
銀行建議看長線
“一共投資了近120萬元,現在每天都有三位數的虧損。”投資者林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著表示。今年農曆春節後,林女士投資了某股份制銀行的定期開放型固收理財產品,初期淨值穩步上升,但是從5月中旬開始,產品淨值持續走低,到了6月上旬,對於林女士個人來講,此筆投資已經“浮虧”。
在此之前,林女士投資的銀行理財產品還從未遭遇過虧損。而這個產品,銀行理財經理也很明確地表示,只有“很小的機率”會虧損,但這個“很小的機率”卻被她撞上了。
銀行理財在資管新規的約束下,估值方法由攤餘成本法向市價法轉變,會更快速反應資產價格的變動,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銀行固定收益類產品出現了明顯的淨值下跌。甚至不少剛成立的產品淨值破“1”,這讓不少如林女士一樣的投資者感到意外,甚至有一些投資者將情緒宣洩到了網上。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某股份行推出的“N天成長”系列產品,從5月底到6月中旬,遭到了投資者49條投訴,甚至還有投資者對其發起了集體投訴,集體投訴量截至6月16日下午已超120條。另外,包括一些大行、城商行的產品也面臨投訴。
上述“N天成長”系列,提供從28天到1年期的多期限產品供投資者選擇。其宣傳頁面顯示,該系列各期限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從3.8%到4.78%不等。但是與其他固收類理財一樣,其自5月中旬以來發生淨值下滑,如“90天成長1號”。該產品剛剛公佈了截至6月14日的淨值,儘管淨值已較前一次披露時有所回升,但近1個月漲幅仍為-0.5%。有新購買產品的投資人認為,產品的“收益”與風險等級並不匹配。
不過相對於投資人的“不淡定”,商業銀行則呼籲投資者目光要放長遠:“近期產品淨值回撤主要受到債券市場下跌的影響,但從回撤幅度看,遠低於中債指數和同型別其他產品,建議可繼續持有產品,耐心觀察淨值走勢,不必在市場恐慌殺跌時贖回,避免頻繁操作反而影響收益。”
“基於債券資產兼具資本利得和票息收益的特點,經過此次調整債券的投資價值也在逐漸回升,我們建議投資者對這輪調整無需過度恐慌,理性對待產品淨值短期波動,立足長遠以獲取財富的增值,靜待花開”。上述銀行還對投資者回複道。
“債券價格在5月下旬出現大幅波動,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在淨值上有所反饋,這是資管新規下的理財產品的正常波動,投資者要慢慢適應。事實上,儘管市場出現罕見波動,但大多數產品近1個月淨值波動都在1%以內。並且債券的價值是由其內在價值,即未來現金流決定的,債券價格下降,正好表示投資視窗正在出現。”滬上某大行債券交易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經過這次淨值波動,投資人對銀行理財的心態已經有所變化。有銀行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感受到贖回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多,大家多數還是看中長期。投資人還是要以平常心對待,目前的債市調整,反而是個建倉的好時機。”
但林女士還是準備轉讓產品,“我買的期限比較長,已經約好了理財經理,過幾天就去櫃檯辦理轉讓,因是第一次辦理轉讓,需要去銀行網點現場辦。”在林女士看來,“這次後,我得學學炒股了。”
淨值波動
銀行理財轉型的“壓力測試”
截止到6月15日下午,《證券日報》記者據中國理財網資料梳理,今年以來發行的R2(中低風險)、固定收益類銀行產品中,公佈累計淨值低於1的產品多達204只,淨值最低僅為0.9544。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系理財產品出現浮虧,之所以引發較多討論和關注,原因在於:一是銀行系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投資風格總體上較為保守,偏好穩健型產品,心理準備不足;二是長期以來銀行系理財產品處於隱性的剛性兌付之下,較少出現虧損現象,即使虧損也剛性兌付。
天風證券認為,淨值型理財產品在債市大幅調整時期出現小幅回撤,與債券基金表現類似,是正常的,也恰說明我們銀行理財開始迴歸“代客”之本源,真正打破剛性兌付。而剛性兌付優勢不在後,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保險資管、券商資管站在了同一起跑線,如果銀行理財收益率不及其它同類資管產品,將削弱其競爭優勢,造成理財規模下降,進而影響銀行中間收入。因此,加大權益類產品的佈局或勢在必行。
興業研究的報告也稱,從機構盈利看,由於資管新規對非標資產期限匹配有嚴格要求,過去非標資產增厚收益的操作方式愈發困難,而負債成本出於各機構競爭因素易上難下,這種情況下銀行資管業務收益機會收縮。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重要使命之一,便是助推銀行理財向權益類轉型。從去年6月份至今,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迎來了“週年禮”。近期,多家理財子公司負責人也在公開場合表態要加強權益類產品投資。但事實上,在銀行理財子公司,1年多來登記的1181只產品中,固收類佔比近八成,權益類卻僅有2只。可見,商業銀行權益類投資轉型仍任重道遠。
銀行理財要向權益類轉型,除了投研外,銷售渠道端也要做出相應的升級。與此同時,投資者也要改變“閉眼買”,投顧更要改變“閉眼賣”。
植信投資研究院副院長劉濤認為,部分投資者被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和收益率轉負“驚呆”,反映出銀行等金融機構此前的投資者教育實際上做得還不到位,導致習慣了保本理財或銀行隱性擔保的投資者面對變化一時難以適應。
孔祥表示,未來銀行理財要明確幾個差異性:第一,是要了解產品之間的差異性。以前商業銀行理財銷售都預設產品是剛性兌付的,事實上不同產品之間主要僅是期限和收益率的差異,而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未來不同產品之間,收益、流動性、波動性都會有比較鮮明的差異,不僅客戶要理解這一點,理財投顧也要有一個再教育的過程;第二是商業銀行要滿足中長期的居民資產配置的需要,就要樹立組合管理的思路。理財將不再是推薦某個產品,而是一系列不同型別的產品組合,其中既有安全性較好的產品定位保值,也要配置一些權益類產品以實現財富增值的目的,這裡面也涉及到銀行投顧再教育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