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不降息

在國內疫情出現新的不確定性之際,今天(6月15日)上午9點多,央行出人意料地宣佈: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目前,央行最重要的“政策利率”為1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上次央行操作1年期的MLF是在5月15日,利率為2.95%(見下圖),總量是1000億元。

今天,央行發起的MLF利率是2.95%(見下圖),總量是2000億元。

由於本月有7400億元的MLF到期,而央行此前預告今天的MLF操作為本月的“一次性”。所以,這很可能意味著本月央行要回收一大筆資金。

在國內疫情出現新的波動之際,央行這樣操作,令人感到意外,也有點迷惑不解。可能央行認為,目前市場的流動性比較充裕,利率水平合理,暫時不用“加大力度”。

這意味著6月22日公佈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本月20日為週六),也很有可能維持不變。

LPR利率有兩個品種:

1年期利率,主要是貸款給實體經濟的時候為參考,它一般會“不折不扣”地跟隨MLF一起降息

5年期利率,主要是發放房貸的時候為參考,往往降幅低於1年期,或者不降息。

5年期LPR被特殊處理,是要是為了體現管理層“房住不炒”的理念,防止樓市過熱。

至於6月15日到6月22日之間會不會出現新的變化,有待觀察。

在疫情衝擊下,為了穩增長、保就業,降息、放水是各國央行都在做的事情。相比之下,中國央行今年一直比較矜持,降息力度、貨幣增速,都沒有歐美日激進。

之所以這樣,有兩個原因:第一,此前中國CPI一直處於高位,是近幾年以來最高的,一度達到了5.4%(見下圖);第二,2009年的四萬億和後來的“去庫存”政策產生了副作用,拉昇了房價,加大了貧富差距,官方希望不走老路。

但在這樣百年不遇的年份裡,不降息又是不可能的。因為失業率會上升,會影響社會穩定。

最近,CPI(居民消費價格)有了顯著降低,回落到了2.4%(見上圖)。這為央行進一步降息、降準創造了條件。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貨幣政策的時候提出: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可以看出,降息降準是今年的基本趨勢。本月不降息,不意味著下個月不降息。

不僅利率要下降,貨幣供應量還要上去,所以M2增速繼續攀升,突破12%甚至超過13%都是可能的。這對於實體經濟、股市、樓市都構成支撐。

由於疫情存在反彈的可能,這一波北京新發地市場引發的波動,尚未確定影響有多大。而貨幣政策也會根據疫情走勢、經濟走勢隨時調整,隨時加大力度。

展望未來,長期不動的“存款基準利率”出現了下降空間。存款利率如果下調,再加上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是可能虧錢),都可以給LPR利率進一步下降開拓新的空間。

下面解釋一下,MLF利率和LPR利率的關係:

此前LPR利率改革的時候,央行明確宣佈:LPR利率水平,主要參考1年期MLF的利率水平。

所謂“中期借貸便利(MLF)”,是央行“印鈔”的一種方式。是大型金融機構拿符合條件的債券等為抵押物,從央行獲得現金,並向央行支付利息。

央行發起MLF,相當於增加市場裡的“基礎貨幣”。

MLF釋放的資金是有期限的,到期的時候,金融機構要把錢還給央行,央行把抵押物退還金融機構,這相當於減少基礎貨幣。所以,央行每個月都會發起新的MLF,對沖到期的資金。

目前,MLF的總餘額達到了4.09萬億,可以衍生出最多26.6萬億的廣義貨幣M2。

換句話說:自從“外匯佔款”基本穩定(2014年)之後,MLF成為央行主要的印鈔方式。MLF之外的印鈔方式,還有逆回購和補充抵押貸款(PSL)。

由於逆回購餘額一直不大,所以只有PSL可以跟MLF分庭抗禮。PSL的最新餘額,為3.55萬億。

需要說明的是,當然央行降低MLF利率的時候,只代表政策利率降息了,它只能影響央行給商業銀行的資金的成本。

真正的降息,要等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低,到那時才會影響普通人、企業到銀行貸款的利率。

LPR利率一般在每月的20日釋出,它的主要參考,就是1年期的MLF。由於本月的20日趕上週六,所以新一次LPR利率釋出應該是順延到下週一(6月22日)。這還是LPR利率改革之後,第一次遇到延期的情況。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8 字。

轉載請註明: 出人意料,不降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