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1905電影網專稿 上映22天,票房50.7億,觀影人次1.05億!《長津湖》已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榮登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三位。10月21日,據華夏電影通知,電影《長津湖》金鑰延期,將延長上映至2021年11月30日。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傲人的票房成績背後,少不了演員的“衝鋒陷陣”,更離不開臺前幕後1.2萬工作人員的通力協作和心血付出。

《長津湖》造型指導陳同勳對我們透露,影片的服裝總量超過2萬套,創造了國產電影的新紀錄,籌備和拍攝過程同樣堪稱“史詩”級別。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本期《幕後》,就讓我們跟隨陳同勳,一同揭開《長津湖》服裝造型背後的奧秘:逼真的燒傷和凍傷妝如何完成?壯烈的“冰雕連”如何還原?一件件軍裝背後又暗藏著什麼細節和巧思?

“造型是有生命的,透過細節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一呼一吸,正是電影造型藝術的魅力!”陳同勳說。


打造逼真凍傷、燒傷妝

“今晚氣溫會降到多少?”“零下四十度。”電影中的這段對話交代出長津湖戰役極寒的氣候條件。

 

陳同勳透露,為了真實還原戰場上的凍傷狀態,劇組曾請來專業法醫做顧問,瞭解人體暴露在寒冷天氣中不同時間的反應,“凍一個小時是什麼感覺,凍一天是什麼感覺。我們會在此基礎上調整,找到一個適合電影的顏色。”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在極寒天氣中衝鋒陷陣,除了凍傷,燒傷和擦傷也是志願軍戰士的“家常便飯”,如何打造“凍傷疊加燒傷”的特殊效果,也成了擺在化妝團隊面前的一大挑戰。“我們做了大量的實驗,模擬出這種效果”陳同勳說。

 

要做到這種特殊傷效,層次非常複雜,“很多發青發紫的地方,被燒之後又會產生很多新鮮的血和結痂,在結痂的過程中,因為太冷,血凝固得很快,又形成了很多發黑的東西。還有灼傷之後,起的皮裡面還透著新鮮的肉,再加上戰場上灰塵掃過去的感覺。最終打造出了這種戰爭效果的妝效。”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有句話說:傷疤是軍人特殊的勳章。在陳同勳看來,《長津湖》裡的不同人物身上的新傷、舊傷也在無形中塑造著角色。

 

例如,吳京飾演的七連連長伍千里,戰鬥經驗豐富,一登場眼角就帶著老傷,手臂上也都是傷痕。他重回戰場後,陳同勳在造型時也特別注意將新傷與老傷疊加在一起,營造出身經百戰的滄桑感。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胡軍飾演的炮排排長雷公也有“定製”妝容:因為長期與“炮灰”打交道,臉上發烏髮青,都是嵌進皮膚裡的鐵砂,還有一長道彈片插入造成的傷痕。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到了易烊千璽飾演的“新兵”伍萬里,基本上以新添的凍傷、燒傷為主,嘴角還特別設計了一塊因為營養不良、乾燥上火引起的潰爛,也側面反映出志願軍缺衣少食的艱苦條件。

 

“當時志願軍能吃到的東西,主要是炒麵,水都是沒有的,能吃到最新鮮的東西就是凍土豆了。”陳同勳解釋道,“我們從紀錄片裡看到很多戰士的嘴唇都是乾裂的,起皮撕掉可能還滲著血,這些細節,我們都儘可能做到真實還原。”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重現壯烈“冰雕連”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電影結尾,冰雕連戰士手握鋼槍、堅守陣地,直至生命最後一刻的壯烈畫面,令人久久難以忘懷,連美軍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為了還原“冰雕連”戰士的狀態,化妝造型團隊也做了大量功課。不僅從史料圖片出發,還參考了現代軍人在極寒天氣下長時間站崗,面部落雪的情況,以及呼吸之後在頭髮、睫毛上形成的冰碴。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在實驗中,團隊發現,真人與假人做出來的效果不同,一方面,假人和真人凍僵後的肢體狀態不同,另一方面,假人沒有人體的熱度,凍出的冰碴也不夠真實。

 

因此,為了保證成片效果,壯觀的“冰雕連”中有不少是真人演員親自“披掛上陣”,這在之前的影視專案中很少見到。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透過這一過程,無論是化妝師,還是演員們都淺嘗了當年志願軍戰士哪怕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艱辛和不易。“感受到了志願軍的勇氣和保家衛國的決心。很多細節都讓我們非常感動,也將這種感情投入到造型的過程中”陳同勳說。

軍裝細節大有講究

“這是我從業這麼多年以來,設計服裝數量最多的一部電影,大概有一萬五六千套”聊起《長津湖》的服裝設計,陳同勳感嘆道。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除了演員數量龐大,主要演員還要根據穿著時間和受傷情況,配備新舊、磨損程度不同的服裝,幾位主演每個人的軍裝都達到了七八十套之多。

 

“同一種軍裝的材料,我們做了十幾種不同階段的褪色,顏色經過細微的推敲,使得它不管在日戲還是夜戲中,都能讓觀眾肉眼識別出來。”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不僅是褪色和做舊,陳同勳對每套軍裝從帽子到褲腳的各種細節都沒有絲毫放鬆,力求真實,有“人氣”。

 

比如,帽簷的部分是最髒的,有油漬和手印;腋窩部分見不到陽光,顏色更深;袖口和領口也會變髒發黃,留下長期穿著的印記。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根據不同人物的個性特點,服裝團隊還會量身定製整套造型。以易烊千璽飾演的萬里為例,開篇亮相是典型的“孩子王”形象,

 

“他的衣服一層補丁再加一層補丁,都是用他父母、哥哥的舊衣服縫起來的。還有一顆釦子是紅色的,就說明是用家裡的東西七拼八湊湊出了這件衣服,你能感覺到這是一個在艱苦環境中成長的少年。”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後來,萬里揹著哥哥參軍,給他設計的軍裝要比實際的尺碼大兩號,腰帶也系的很高,“瘦弱的男孩子穿上一身不合適的軍裝,有一種少年的青澀感...同時,這身軍裝也是一種約束,觀眾能看到一個野孩子從軍後精氣神的變化。”

 

在陳同勳看來,每一件戲服都是有“生命力”的,透過量身定製的細節設計,能讓觀眾真切地“觸碰”到角色的個性內心和一呼一吸,“這些細節讓角色能夠鮮明和生動,如果只是為了好看,把他們打扮成‘粉面書生’,那種東西沒有生命力,也不會感人。”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除了志願軍的軍裝,陳同勳和團隊也要負責美軍的服裝造型。美軍的軍裝面料主要為毛料和卡其布,更舒服保暖,還配有手套、圍巾、護目鏡、風帽等全套裝備。

 

對比起來,志願軍戰士穿著的薄棉服就顯得更加單薄,“當時不少戰士是單衣入朝,在零下四十度的環境裡,穿著解放鞋、薄棉衣,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跟全副武裝的美軍戰鬥,靠的就是保家衛國的決心。我們做造型的時候就非常感動。”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陳同勳透露,《長津湖》的服裝總數超過兩萬套,創造了國產電影的紀錄。每一套服裝背後凝結的是造型師的心血,也是一段鮮活的歷史,“我們查找了數以萬計的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資料,在海量資料中提煉出志願軍英雄的特徵和精神,濃縮在七連的每一個戰士身上。”

 

小到每一寸布料、每一個傷口,大到冰雕連的壯觀景象,《長津湖》50億的票房成績是臺前幕後數以萬計工作人員的心血結晶。用匠心還原歷史,以影像致敬英雄,是陳同勳,也是《長津湖》全體創作者的初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86 字。

轉載請註明: 幕後|《長津湖》造型藝術:特殊傷效逼真塑造角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