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冬雨最大的誤解,就是定義周冬雨

周冬雨是《Vogue服飾與美容》15年來第14位登上封面的華人女明星,也是最年輕的封面女演員。

對周冬雨最大的誤解,就是定義周冬雨

今年的金像獎沒有線下頒獎典禮,主席爾冬升在直播中宣佈獲獎名單的時候,周冬雨正在橫店和劇組圍讀劇本,宣佈她是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時,她剛好在洗手間沒聽到,“快頒到我的時候,我突然就是想上廁所,說啥也憋不住了。”

與此同步的,是#周冬雨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微博熱搜,還有朋友圈清一色的刷屏祝福——首位90後雙金影后。對於周冬雨來說,這個獎拿得讓她很意外,“我以為我得不到獎了,就反正挺意外的”。不過,意外歸意外,“但是得了之後也是真高興”,封面拍攝之前,她在化妝間和我們聊了這些原本該在頒獎現場說出口的感受。

坦白說,周冬雨是我見過最難採訪,但也是最好採訪的演員。採訪提綱對她來說更像是一種束縛,你永遠不知道提出一個問題以後她會帶給你多少超出想象的驚喜,而收穫這些驚喜的前提是,去掉那些傳統刻板的採訪問題。交給她自由自在地回答,反而能看到一個更真實的周冬雨。

別試圖定義周冬雨,更別試圖將她變成一個具象化的角色,如她所言,“我就是一個比較跳躍的人。”

很多人都能直接說出自己的喜好,但周冬雨不是,她害怕如果現在說了喜歡這個,萬一一會兒又喜好別的怎麼辦。儘管採訪過程中她會一直眼神誠懇的看著你,但聊到這個話題時,還是能感受到她不一樣的情緒:“我特別羨慕能夠具體回答出來具體問題的人,我覺得這種人太篤定了,我太羨慕了,我從小人家問我問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都行。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覺得下輩子想當這麼一個人。”

對周冬雨最大的誤解,就是定義周冬雨

無法回答出具體的“Yes or No”,恰恰也是周冬雨作為演員的一種優勢。因為沒有具體答案所以不會受限,不會按預設把自己禁足在種種框架之內,所以你看她的表演,驚喜中永遠會夾雜著一絲意外,那種意外大概就是:“怎麼可以這麼會演,這次真的一點也不周冬雨”。

曾經觀眾擔心她只會“靜秋化”表演,她給出了畫著大濃妝、頭頂金色爆炸頭的周麗娟。《七月與安生》之後,觀眾又批評她演什麼都帶著安生的鬼馬精靈,她就給出內向隱忍的陳念,一個絲毫不像她,卻被她詮釋地令觀眾數次淚目的角色。

然而問起周冬雨演陳念時的經歷,她卻下意識皺眉搖了一下頭,給出了一個和陳念帶來的耀眼成績相悖的回答,“你知道吧,就演《少年的你》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不太適合當演員,我演得太爛了,我自己都覺得難受,我自己都覺得不舒服,就找不到那個感覺,找不到陳念。”那時候的她尚處在否定自己的狀態,顯而易見,採訪當天的周冬雨已經又找回了她的自信時分,“我就是在不斷地否定自己和認可自己中成長的,我這個人你記住了吧,我是分這兩個部分矛盾地長大的。”

對周冬雨最大的誤解,就是定義周冬雨

對她來說,無法具體形容的還有表演中突然“秒懂”的瞬間,陳念是這樣,《陽臺上》的陸珊珊也是這樣,後者也是曾經讓她一直倍感難度很大的角色,一個心理年齡只有十幾歲的低智少女,天天就喜歡吃棒棒糖和煎餅果子,和現實生活中的周冬雨相差十萬八千里,這個角色的靈感來得也很巧妙,“後來我一個朋友她突然一笑,我覺得她傻乎乎的,賊傻賊天真,突然我就找到了靈感,一眼我就覺得賊簡單了。”這種無法被解釋的表演方法論,一概被周冬雨稱為“像橋樑一樣的東西”,銜接著她和每一個角色的命運。

構成這座橋樑的分子有很多,甚至多到可以從二十幾年前就開始計算,按周冬雨的話來說,就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從小就喜歡觀察別人。就我還沒有當演員,我自打懂事以來就這樣。我特別喜歡觀察別人每一個細節,比如說你臉上有多少痘,比如說你有多少毛孔,但是我不會讓你發現我幹這個事了。”

她也很喜歡觀察別人的手和腳好不好看,甚至沒事的時候就去公園大馬路上溜達,一邊放鬆一邊觀察人,這些經年累積的觀察物件逐漸成為她塑造角色時的養分供給,所以有時候她看一個動物世界或者動畫片,或者隨便看一個東西都會覺得找到了她認為的點,而表演出來導演就覺得還不錯。

周冬雨的共情能力也是一絕,雖然她還是會把自己的共情力按階段劃分,要看她當時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有一次拍戲,他們演了十幾遍,最後導演跟她說“就這樣吧”,然後就過了。“你知道吧,其實演員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一樣,都是需要被鼓勵的,然後被肯定,這樣會讓你更好,但如果說‘就這樣吧’,其實是會受一點傷的”,那之後的周冬雨,再也沒有說過別人“就這樣吧”、“就那樣吧”,她只會說好或者不好。“不好就說明還可以改,好就是不用改了,完美”。

幾乎每個看完周冬雨表演的人都會來一句“她真有靈氣”,創作講究輸出和輸入,一個持續輸出卻很少輸入的創作者是很快就能把自己榨乾的,周冬雨有靈氣不假,但她更懂輸入。前面提到的她愛觀察別人是輸入,面對複雜世界仍保持一顆好奇心也是。“我這個人就是沒有負擔,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覺得人生這麼短,我還是想去多試一些東西的,沒試過的東西我都會覺得好玩。”

她的下一部戲在橫店拍,想接這個戲的原因之一就是她覺得這個戲應該很好玩,橫店的夏天又是那麼“溫暖”,她沒試過,一切對她來說都是第一次,所以她會覺得,“對於水瓶座來說是非常值得去試一下的”。提到橫店的夏天應該不是“溫暖”時,周冬雨的眼睛又亮了幾分,挺直了身子說:“對,我聽他們說了,所以我特別期待,我想去試試,我看能活著回來嗎,因為我真沒試過。”

她說她這人就喜歡刺激,沒試過的都想試試,極限運動和極限挑戰她都喜歡。過山車和跳樓機,她往往一坐坐好幾天,一坐坐好幾回。但現在的周冬雨,雖然依舊喜歡這些,膽子卻沒有以前那麼大了,逐漸變得嚴重恐高,有一次吊威亞甚至還嚇哭了,“我這麼爺們的人直接嚇哭了”,說這句話的時候,她自己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後來想了想,膽子越來越小可能是因為有次半夜把下巴給摔了,她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你知道貓都有鬍子,我從此以後就覺得我鬍子好像缺了兩根。”

即使膽量變小,也依舊沒能束縛周冬雨對一切有趣事物的追求,對她來說,“所有的東西它必須得是有趣的,如果沒趣,我會非常容易失去興趣。”她覺得公園有意思,就去公園坐著;放風箏有意思,每到一個劇組她就買好風箏;畫畫有意思,她就買好水彩筆和本子隨時畫著;前段時間去了吉林,覺得吉林的廣場舞有意思,就拉著工作人員一起跳,還專門託朋友給剪了個影片,後來這個影片在微博有1.1億的閱讀,網友笑稱她是當之無愧的“石家莊舞后”;去年她參加《小小的追球》這個綜藝,也是因為這個節目會去到冰島,她喜歡冰島,就答應了。

演員其實是非常情緒耗能的一份工作,拿周冬雨的話來說就是,平時太激動了,每拍一部戲就像真氣少了一點一樣。冰島對於周冬雨,就是一個補真氣休養生息的存在,每次累到不行的時候,她就去冰島,“剛下飛機我就覺得自己真氣好像給輸滿了”,瞬間滿血復活,又能好好工作了。因為喜歡冰島,也會關心有關冰島的一切,就像冰島人一直相信冰島有精靈,哪怕看不見摸不著,身在冰島的周冬雨也會用心感受,每走一段路,就能看到冰島人用石頭給精靈搭的小房子,她總覺得這很神奇。

或許周冬雨不是一個篤定的人,但她仍舊有屬於她的篤定。“我一直和自己說,既然花了時間,就儘量把所有事都做好,這一點我有點極致。我認為自己是個挺開朗的人,也挺沒心沒肺的,但我最不開心的事情之一,就是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做到自己的最好,會覺得辜負時光。”她說她太喜歡出去玩了,所以不會浪費時間去做她不想做的事情。只要選了,就要把它做到。

哪怕是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周冬雨也覺得,只要真的認可自己,就一定能行。當初她去試鏡《心花路放》中的周麗娟一角,經紀人、助理都不在身邊,她說她賊緊張,詞也背不過,還要說塑膠普通話,就默默跟自己說,“假如你特別不擅長一件事,或者你對這件事的把握是負數是零,你只要有自信,就會事半功倍,你就覺得自己就能幹,你知道吧?”

聊完這些,她又坐直了身子,像發現寶藏一樣提高音量說:“你相信自己能行的時候,你就真的能行,你下次試一下,真的,我一直都是這個辦法,我一般不告訴別人。”

演戲十年,問起周冬雨最喜歡她詮釋的哪一個角色,她也沒有給出具體答案。對她來說,這些東西就像她的人生日記一樣,因為她的記憶力不是很好,但每當她看到自己的一張劇照或者劇情片段,她就能想到那天她是不是打了一個噴嚏還是怎麼樣,“我覺得就是我的人生小日記,我的每一個戲,因為代表著我的人生每一個階段,然後記錄著能讓我回憶起很多事情。”

剛出道時的周冬雨還會覺得演戲有重要之分,但現在的她,只覺得每場戲都很重要,就像一個連環套一樣,她告誡自己別接“行活兒”,也提醒自己“如果你只演好一場戲的話,那也非常尷尬了”。前段時間她看了楊德昌導演的自傳,她記性不好,但唯獨記住一句話,大意是“電影給我們的生命就是創造了三倍的時間,然後讓我們在本有的世界上創造了新世界”,這句話莫名讓她感到一絲震撼。

如果說當年的靜秋為周冬雨推開了新世界的視窗,現在的周冬雨,已經在穩紮穩打地探索新世界深處的奧秘。她說2020年的夢想是完成去年沒有完成的夢想,繼續研究電影研究人。就像她經常對自己說的,“不是去演人物某個時段的狀態,而是真的應該多去學習電影的技能技術,學習人——活靈活現的人。”

這次拍攝的背後故事也很有紀念意義,受疫情影響,我們首次嘗試以攝影師非在場的方式完成拍攝,攝影師Elizaveta Porodina遠在德國慕尼黑,周冬雨和造型師團隊在上海,中德兩地的團隊全程透過手機和Zoom溝通,完成了這次具有突破性的創作。

那天拍攝的工作量很大,從早上十點一直拍到深夜十一點多,但周冬雨依舊保持著她的活潑跳躍,上一秒還在打趣現場製片穿的裙褲究竟是褲子還是裙子,下一秒攝影師的一聲“來了”,她就立馬收住笑眯眯的眼睛,給出攝影師想要的表情。

幾十平米的攝影棚內,除了調動氣氛的音樂,就是攝影師Elizaveta Porodina一聲又一聲的“Wow! Amazing!”

這幾乎也是現場每一個人的心聲:

周冬雨,就按你的方式盡情跳躍吧,我們驚喜路上再相逢。

攝影:Elizaveta Porodina

造型:姚雨杭 Yuhang Yao

編輯:張靜 Mia Zhang 、朱凡 Juvan Zhu

創意指導:Alex Slavycz

美術:Li Zipeng

化妝:張人之

髮型:劉雪孟(MQstudio)

美甲:Tin at Finger Space

製作:戴麗斯 Dellis Dai、周揚(The ASCC)

製作助理:Nico

服裝助理:Peiran、柳樹、Wendy、Luke

編輯:西貝

美術:羅蘭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242 字。

轉載請註明: 對周冬雨最大的誤解,就是定義周冬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