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隨著疫情各項資料陸續清零,孩子們迴歸學堂,街頭地攤擺起,電影院的復工復映翹首可期。不想,新冠在首都捲土重來,風險驟升,影院的重新開張恐怕再次淪為從業人員的一時奢望。
在這即使內心躁動卻只能安靜等待的日子裡,我們不如趁閒反思過往中國電影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吧,比如——爛片。
2020年至今的這半年裡,新片上映幾近空白,所以我們還是談談2019。
回顧2019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突破640億再創新高,一年有4部電影進入歷史票房榜前十名。
除了票房豐收,國產片也基本杜絕了前兩年以“小時代”系列為代表的爛片高票房現象,《上海堡壘》的撲街進一步證明流量明星和爛片再也沒法騙票房。
總之,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過去一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都非常成功。
但是在少數電影風光的背後,卻是大量炮灰電影的淒涼。
拍電影向來都是高風險遊戲。根據電影局最新資料,2019年全國共生產故事片850部,但最終能在院線上映的不到400部,其它大多就此壓箱底,基本沒機會重見天日。而能夠公映的影片,大多也難逃炮灰命運。
“二八效應”可能廣為人知,而中國電影市場實際上比“二八效應”還殘酷。2019年國產片合計票房411億,其中前十名的國產片票房就佔了250億以上,票房破億的國產片有48部,佔全年票房的份額超過90%。
所以有大量觀眾不知道的電影,就這樣悄悄上映,安靜下線,淪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炮灰。
那麼,2019年票房失敗、結局悽慘的炮灰電影都有哪些呢?
一、最慘電影當之無愧,譚卓領銜主演票房僅十餘萬
2019年票房悽慘的國產片有很多,收入不到百萬者比比皆是,按照如今拍電影的成本,毫無疑問全都是鉅虧,非要選一部最慘的電影其實有點困難。
綜合考量一部電影的投資、主演陣容和最後的票房反差,個人認為譚卓、趙英俊主演的《旅行攻略之確認你是我的人》可當選2019年最慘國產片。
相信很多觀眾是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改編自網路愛情小說《猴年馬月》。其實原版IP還算有點知名度,講述了4對情侶在廈門鼓浪嶼客棧的愛情故事。至於2位主演,觀眾都比較熟悉,尤其是譚卓,在2018年《我不是藥神》之後一炮而紅,晉升準一線女星。2019年譚卓主演的《烈火英雄》和《誤殺》票房也都非常成功,都破了10億,進一步證明了譚卓的實力。
至於男主角趙英俊,雖然知名度不如譚卓,但之前他在《唐人街探案》裡的配角表現也很突出,加上作為國內近年來知名的電影音樂人,名氣也不差。
至於一眾配角,也不乏熟人。比如2015年《中國好聲音》冠軍張磊,也在裡面飾演了一個角色。
還有曾在《瘋狂的賽車》裡飾演九孔胖老婆的董立範,算是近年來國產喜劇片經常出現的黃金配角,也在電影裡客串了一把。
實力派譚卓領銜,幾個配角也很出彩,照這演員陣容,最後票房怎麼說也該有個千萬左右吧?
結果,才15萬——這票房估計連董立範的片酬都不夠付。
票房資料來自貓眼
咱們看貓眼營銷資料,想看人數超過1萬,各種宣傳物料播放也過百萬,熱度不低,按說票房不至於這樣。
所以說這部電影是“2019年最慘的電影”,真的一點也不冤。
二、還有更多炮灰電影
顯然,2019年的炮灰電影還有很多。中國電影市場可能缺好導演,缺好演員,就是不缺各種熱錢投資,也不缺炮灰。
這麼多炮灰電影中不乏一些有點名氣的電影。比如由范文芳、李銘順夫婦主演的懸疑電影《他她他她》,在陣容方面也不弱。可能現在很多觀眾對范文芳不太熟悉,但是20年前她主演的新加坡電視臺金庸武俠劇也曾風靡一時。
《他她他她》這電影片名取得莫名其妙,恐怕是最後票房撲街的重要原因。
再比如這部《呼侖貝爾城》,歷史題材,曾在6月份上海電影節上展映。導演由金馬獎影帝塗們擔當,這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塗們是鄂倫春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鄂倫春族的歷史傳奇,無論是題材,還是主演,最後呈現的效果都算得上是比較有誠意的電影。結果,票房也才13萬。
同樣是歷史題材的電影,還有《長官傳奇》,豆瓣因為評論人數太少都沒有開啟評分。當然,本文提到的大多數炮灰電影,在貓眼和豆瓣上都是因為評論人數不夠,而不顯示評分,這也越發說明了它們的默默無聞。
相比歷史題材,驚悚片和愛情片算是炮灰電影裡最常見的題材型別。
低成本的驚悚恐怖片在過去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比較常見,有的票房還挺高,比如2014年上映的《京城81號》還曾創造過票房破4億的神話,可謂業界標杆。不過近幾年隨著觀眾對這種塑膠質感的低廉恐怖片逐漸失去了興趣,它們逐漸開始絕跡。
2019年清明節前上映的《在劫難逃》最後票房不到30萬,肯定賠得很慘。
6月28日上映的《最後一刻》,主演找來了老牌港片男星吳啟華髮揮餘熱。最後票房根據貓眼統計是90萬。這數字雖然依然鐵定賠本,但很可能暗藏貓膩。首周票房才5萬,這種炮灰電影按正常規律應該就悄無聲息下線了,最後票房怎麼可能是首周票房的20倍?
愛情片裡以《海風吹過零丁洋》作為代表。其實這個電影海報還有點文藝範兒,然而最後票房不到10萬,慘慘慘——相比《最後一刻》,《海風吹過零丁洋》首周票房6.5萬,最終票房7.8萬,後者顯然才是正常情況。
青春勵志片也是電影市場的一大型別。暑期檔上映的《舞動吧!少年》,最後票房只有5萬,撲得更慘。
每年出現的炮灰電影多得數不勝數,本文選取的這些炮灰案例,算是票房特別悽慘裡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批。
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沒聽過這些電影,而這就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超過80%以上國產片的最終命運。
自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破百億,這10年來拍攝過的最終沒有上映的,或者僥倖上映的炮灰電影,累積下來估計也有近萬部了。
電影市場從來都是如此,少數光鮮亮麗的幸運兒背後,埋葬了無數的炮灰。
這也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真相。
在尋找這些炮灰電影的時候,我還發現有少數電影票房有貓膩。比如上面提到的《最後一刻》。大家看看它的票房曲線:
一部電影正常的票房資料,首週末基本會是它表現最好的時期。但是在上映2個月,《最後一刻》的票房忽然大幅拉昇,而且連續3天票房資料一致。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又是出於什麼目的?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上文提到的《他她他她》也有類似情況。在7月5日公映之後票房也已基本歸零,一個月後忽然也出現了票房異動。
估計這些票房實在沒法給投資人交代,所以要稍微動點手腳,讓數字稍微好看一點吧。
總之,每年這樣的炮灰電影,就算有譚卓這樣的當紅明星主演,有吳啟華、范文芳等曾經的老牌明星坐鎮,該炮灰還是會炮灰,逃不掉的。
三、炮灰電影都是怎麼養成的?
中國每年幾百部炮灰電影,各有各的不同,但大體上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的炮灰是想要票房求而不得,有的電影壓根就不在乎票房。
對於那些衝著票房去的炮灰,還是以《侶行攻略》為例。畢竟這電影從卡司陣容來說,有一定票房野心,結果最後還是撲街了,很具有代表性。
首先這部電影的導演似乎就不太靠譜。《侶行攻略》的導演是張力,此前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成績。檢視他之前的電影,基本上都是2010年之後拍的一些恐怖片。前文說過,2010年之後國產片有一段時間集中出現了一批低成本驚悚片,基本上都是爛片。
張力執導過的這些恐怖片,看評分就知道,也都是那種毫無水準的行貨水平。不過當時這類驚悚片還有一些票房,《詭八樓》拿到了700萬票房,還算不錯。
票房資料來自藝恩網
但是後來觀眾對這種神神叨叨的驚悚片逐漸失去了興趣,2015年這部《守夢者》由過氣老牌港星溫兆倫和連晉主演,最後票房也才30萬。
票房資料來自藝恩網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有這樣的導演,《侶行攻略》已經失敗了一半。
另外,看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也是反反覆覆,一再跳票。
上文提到張磊參與這部電影的新聞,還是2016年,那時候片名還叫《猴年馬月》。也就是說在3年前這部電影就開始拍了。
一路兜兜轉轉,拍了2、3年才最終上映,經歷了多次調整和修改,說明電影本身定位就不清晰。
事實上,這正是大多數國產片的常態,一部電影從立項,到拉來第一筆投資,再到最後拍攝完成,有可能經歷的波折簡直數不勝數。中間任何一個變數,比如投資人撤資、主演糾紛等等,都有可能讓一部電影就此爛尾。
然後《侶行攻略》還一再跳檔,從它的第一款預告片來看,這部電影本來計劃於2018年聖誕檔上映,最後兜兜轉轉來到了2019年6月。這樣頻繁改檔,會讓院線經理完全失去信心,自然也不會給高排片。無宣發、無排片,上映首日毫無反響,基本上就等著下線了。
這就是大多數炮灰電影的真相:片子本身質量就不行,還沒有熱度,你不炮灰誰炮灰?
不過,真正有票房追求的炮灰電影是少數,還有大量的炮灰電影本來就不是為了票房而存在,它們只不過是藉助“電影”這名詞來搞一些欺騙。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拍電影洗錢的說法。沒錯,這也是大量炮灰電影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甚至很多用來洗錢的電影根本用不著上映——反正拍電影只不過是洗錢的一個道具,最終有沒有拍出來根本不重要,甚至沒拍出來更好。
關於如何用拍電影的方式來洗錢,網上已有很多討論。簡單來說有兩種主要方式:
一種方式是拍攝成本造假。拍電影的花費極不透明,也沒有一個規範標準,這裡面可以做的文章很多。比如搭建一個外景,拍攝過程中燒掉,虛報一個成本,誰也查不出來;還有片酬造假,過往中國影視行業存在大量陰陽合同——比如著名的范冰冰事件——這些假合同有的是為了避稅,有的就是用來洗錢。
另一種方式是票房造假。主要是片方自己買票房,最後到手的分賬票房就洗白了。過去幾年國產片爛片高票房現象很多,有很大比例就是片方自己買票房。不過這兩年電影局加大了對買票房行為的打擊,所以這種現象已大幅減少。
除拍電影洗錢外,在影視圈還有一種拍電影的欺騙,目的是為了騙取投資。
可能很多觀眾都在網上看到過“普通人如何投資電影”的話題。
本文要強調一下,網上所謂的“影視投資”十有八九都是騙局。很簡單,因為真正優質的有希望賺錢的電影,根本輪不到普通人來投資。
即將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囧媽》,之前在網上出現過很多打著其旗號騙投資的現象,以至於徐崢及其所在的歡喜傳媒公司不得不發文以正視聽。
宣告轉自徐崢微博
除了《囧媽》這種熱門電影,市場上還存在各種亂七八糟的電影專案,它們的目的就是騙錢。
不過本文要討論的拍電影投資欺騙,不是針對普通人,而是針對這些年來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火爆,人傻錢多殺進去的各種土豪。
比如編劇汪海林就曾說過,以前投資電影玩的煤老闆、這些年崛起的網際網路新貴們或者房地產老闆們,這些熱錢對拍電影一竅不通,但是眼紅那些高票房電影的利潤,所以也想玩一把,於是就專門有一些影視圈的掮客做這種把戲。
電影從劇本到立項,找來的導演、主演可能都是真的,目的就是吸引土豪上鉤,但問題是影視投資是個技術活,裡面的道道太多了,前文就說過,拍電影的花費極不透明,投資人很可能在搞不清狀況的情況下,自己的錢就被騙了。至於這個電影最後上映與否,票房虧損與否,根本就不重要了。
所以啊,別看每年中國電影市場有這麼多的炮灰電影,但每年依然有這麼多的電影等著被拍出來,就是因為有太多的電影本質上就是一種欺詐,而這些操作又不好監管,因為這可歸為完全的市場行為。
當然,這些炮灰電影的存在,並非完全一無是處。因為任何一個繁榮的電影市場,金字塔尖都需要下面龐大穩定的基礎。橫店每年入駐的劇組成百上千,雖然誕生了無數的炮灰電影,但也因此訓練了無數的電影行業專門人才。這些炮灰電影,就當是給中國電影廣大從業人員練手了吧。
反正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過去、今天和將來,電影市場的炮灰都會源源不斷,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