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楊洋,李一桐主演的軍旅劇《特戰榮耀》播出,結果因為角色設定和劇情有些輕佻,這讓不少觀眾對於這部劇的評價不太好,同時《士兵突擊》《我是特種兵》等經典軍旅劇又頻繁被提出來。
特別是《士兵突擊》,這部部不但是國產軍旅劇的天花板,而且對於整個中國影視圈都影響深遠。別的不講單獨就講幾大主演,王寶強,張譯,段奕宏和陳思誠都成為了中國娛樂全舉足輕重的人物。
王寶強,張譯和段奕宏是分屬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中國男演員代表,段奕宏是70後,張譯是75後,這個王寶強就是80後了。而陳思誠在演員上面沒什麼進步,但是在導演特別是製片人上面。雖然觀眾對於他的作品有些爭議,但陳思誠確實是當下中國影視圈演員轉型導演,製片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目前來看就只有徐崢,吳京和黃渤比較相似,王寶強,鄧超都和陳思誠有差距。
其它演員李晨,張國強,刑佳棟等就差了一籌了。當然這裡還是不講這部劇幾大演員的發展了,還是講講《士兵突擊》為什麼影響那麼大吧。
《士兵突擊》為何是國產軍旅劇“天花板”?我們看演員身份就知道了現在觀眾談到國產軍旅劇基本會拿《士兵突擊》進行比較,我們也都知道它是國產軍旅劇的天花板,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為什麼是神作。當然電視劇本身製作水平好,演員演技好,再到故事劇情好等都是重要的原因。
實際上有一個原因觀眾都下意識忽略了,那就是影視文化的表達是和現實環境觀眾的價值觀掛鉤的,何況《士兵突擊》這種時間和現實世界幾乎平行的軍旅劇。《士兵突擊》為什麼經典?因為它基本上反映了2000年後中國開始高速城市化,農村的孩子進入軍旅生涯(沒有去打工和讀書),和那個年代常見階級的各種角色。
樸實憨厚的許三多一開始磕磕絆絆,但憑藉著一股勁兒和中國軍人的精神信仰,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中國軍人。而許三多這種勁兒也反向影響身邊不少軍人,大家一起成長為優秀的中國軍人。
《士兵突擊》上線時間是2006年,但是原著小說的時間早那麼一點。同時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電視劇裡面的時間線幾乎和現實平行,所以差不多就是2000年後發生的事情。
《士兵突擊》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反映中國階層,還有軍人精神最好的軍旅作品。很多觀眾第一遍看《士兵突擊》並不會被三多吸引,因為裡面出彩的角色太多了,但是之後一遍遍再看才發覺三多這樣品質的人,有多麼可貴。他說他只有這一條路,沒見過其它路怎麼走。
小說裡成才也對三多說,其實你才是最聰明的人;隊長也說,對你這樣的人,生活是有意義的,它會在某個地方等著你。更何況整部劇裡,還有那麼多鮮明的角色。
很多觀眾開始其實挺討厭許三多的,不過越成長就越會發現許三多是那個年代普通孩子的理想化人。
許三多入伍差不多也就剛成年,愣頭青,又是偏遠山區,沒文化沒見識,這種人不是說他不會努力,而是努力都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努力,就簡單的使勁兒。但是當領導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就會能牢牢記住,堅持做有意義的事,這就比很多人強了。
其次許三多剛進鋼七連,不要看他拖後腿,鋼七連其它士兵本來就是優秀新兵選出來的,大家還訓練了那麼久,許三多是從體能訓練靠自覺,射擊訓練等其他科目完全沒有的五班調過去的,這個跨度相當大。
這個加上許三多的性格,自卑和不適應都是很正常的。但是許三多還是努力在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自甘墮落,這同樣比很多人厲害。
最後就是有人說許三多是龍傲天,這個軍旅生涯全是因為遇到貴人。事實上正好相反。許三多確實沒突出的天分,全憑自己努力,即使迷茫也沒浪費光陰,真沒啥龍傲天的元素。
成才那種有天份戰術水平高的兵訓練了就有,而信念堅定的兵則是可遇不可求,許三多別看為人處世畏畏縮縮,真做起事來可不含糊,所謂的“貴人們”正是看準這一點才願意抬許三多一手。
另外就是許三多一定程度救贖了五班,他堅守了七連最後的榮譽,他讓高成明白了真正的兵是什麼樣的,他成了伍六一真正的戰友,他生擒了袁朗,他將成才從黑暗中拉出來,許三多才是這些人的貴人。
國產軍旅劇神作,4位主角先後成“影帝”,《士兵突擊》的影響有多大?《士兵突擊》這部劇確實很特殊,它不僅僅是國產軍旅劇的神作,它的影響力還很大。這個影響力我個人認為大概有三個層面吧。
一是國產軍旅劇本身的地位,《士兵突擊》是2005年上線的,迄今為止已經17年了。17年來國產軍旅劇不計其數,但是並沒有其它軍旅劇能達到它的地位。當然有些觀眾可能要說《我的團長我的團》。
實際上,《團長》和《亮劍》更多的還是戰爭劇,和這種當代軍旅劇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這部劇成為國產軍旅劇的巔峰,此後其他軍旅劇紛紛效仿,特種兵的裝備更花俏了,訓練更多樣了、參與的人的種類更多了。現在的軍旅劇主角或許桀驁不馴,或許吊兒郎當,但最終都會努力成為兵王。
不過,沒有哪個主角能像三多那樣擁有最原始的純粹、執著和堅持。還有單憑一個特種兵扛兩把槍端了敵營的神劇題材也有了。但再也沒有那個特種兵的名號:什麼狼、什麼鷹,什麼虎什麼豹,能比老A來得更經典和響亮。
現在軍旅劇主角特種兵都開始談起戀愛,喜歡在民族大義之下看那些難捨難分的卿卿我我,然而再也沒有什麼題材以兄弟情誼、成長為核心來展開了。更重要的是再也沒有劇提及“生存”這一概念。
這些就是《士兵突擊》超越後來國產軍旅劇的重要原因,因為它的核心最為純粹。
二是這部劇對於現實觀眾也有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先不提對於中國軍人參軍率的影響。這個幾乎和當年湯姆克魯斯的《壯志凌雲》對於美國空軍參軍率的影響一樣,當年有多少人是看了《士兵突擊》才前去參軍的。
既然談了對於中國軍人參軍的影響,這個對於當時很多年輕人價值觀的影響也不能不提。這部劇更像一個雙男主的人生格言劇,兩個性格,三觀完全不同的人在軍營裡的蛻變,最終成就了一個兵王,一個槍王。
如同袁朗最後對成才說:如果這是你的路,你願意來老A嗎。
這裡面每個人都那麼鮮活,讓當時多少中國年輕人感動。讓他們看到了劇過後思索生命和生活的意義,究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許三多說,有意義就是好好活。袁朗說,永遠不要對沒做過的事說沒有意義。
《士兵突擊》這部劇有太多的感動了,對於當時的年輕人價值觀的影響真的是太大了,當真是千言萬語怎麼也說不完的。
三是對於中國藝術創作的影響力,這個層面可能很少人注意到過。但其實《士兵突擊》和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一樣,它對於中國藝術表達是有很高的層次的。
我記得有一篇講姜文《一步之遙》的影評講,資本的電影是想讓人忘掉資本帶來的焦慮,讓觀眾沉浸在電影之中,而《一步之遙》就是讓本該沉浸式體驗電影的觀眾產生焦慮感,從電影中脫離出來。
這個電視劇也是一樣的,大眾娛樂是希望忘掉現實的疼痛感,沉靜在美好的體驗之中,而《士兵突擊》許三多這樣的角色,並不是給人很爽的體驗感,反而是一種深沉,漫長,痛苦的感覺。
這個陳思誠的成才才是標準的“龍傲天”爽劇的男主角。聰明自帶buff,處處能夠爭到第一,處事圓滑而又靈活,非常適應這個快節奏、被資本掌控的世界。
現實中蘭曉龍,段奕宏,還有導演康洪雷就是許三多這樣的人,而陳思誠,還有現在的很多明星就是成才那樣的人。成才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從現在的娛樂圈現象就可窺見一斑,雖然也有很多觀感上很美的影片產生,但是我們的劇和電影很多都缺乏深度的思考。
17年4個“影帝”,國產軍旅劇“天花板”?我們還能拍出《士兵突擊》嗎?我們還能拍出下一個《士兵突擊》嗎?答案是不太可能了,這個倒和人才沒什麼關係。也不是說沒有關係,而是他們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因為中國經濟一直在發展,內地影視產業整體也是向前在發展,但有兩個東西始終是中國文化發展時沒有辦法突破的桎梏。以前計劃經濟的藝術追求,是有尺度,深度和廣度的追求的,但現在限制太嚴重了,過去很多神作劇本今天可能都過不了審。
《士兵突擊》的導演編劇和團隊都是這種模式的遺留,這個限制本來導致有藝術追求的作品誕生困難,這又和2010年後網際網路資本的崛起搶佔文娛產業,網際網路思維的徹底逐利,都不談稀釋掉了藝術追求。
甚至連其它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起來,正常的文化工業構建的追求都沒有。完全就是靠著大資料,ip和流量明星割韭菜,最終就把中國文化產業搞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種環境之下,哪怕有這樣的導演編劇,也很難拍出這樣的軍旅劇了。
最後,建議大家去看看《士兵突擊》的原版小說,很多細節都補充得特別好,與電視劇版合起來會更完整,看不了同類劇結合重溫別有一番風味。
另外《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導演都是康洪雷,編劇是蘭曉龍;他們合作的最新電視劇是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冬與獅》,還是有國產戰爭劇值得期待的。
希望國產影視劇越來越好吧,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