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這兩天中國電影市場終於迎來了一個還算好的訊息,那就是好萊塢大片《侏羅紀世界3》正式定檔6月10日,因為“疫情”關係生意慘淡的國內電影院,現在終於迎來了一部重磅的商業大片。
電影院都指望著這樣一部商業大片救市,雖然沒有等到現在中國觀眾更喜歡看的國產商業大片,但是等來這樣一部知名的好萊塢大片也不錯,畢竟《侏羅紀世界》自1993年《侏羅紀公園1》也誕生近30年了。
那麼,《侏羅紀世界3》有望給中國電影市場救市嗎?
現在的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市場確實扛不起“救市”的重任,前幾個月的《新蝙蝠俠》《神秘海域》《神奇動物在哪裡3》等片子別說救市了,這個票房都沒有突破5億區間,有種被中國觀眾拋棄的感覺。
《侏羅紀世界3》情況可能會好一些,但如果質量達不到中國觀眾的預期,票房方面只怕也不會太好,這也是當下無數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
上映近30年,引領全世界特效大片?《侏羅紀公園》為何那麼經典《侏羅紀世界》差不多就是《侏羅紀公園》的後傳。是《侏羅紀公園》裡面那座恐龍島發生事故後的22年過後,資本把當初出事的恐龍島打造成主題公園,然後就又出事了。
《侏羅紀世界》前兩部不管怎麼看都沒有辦法《侏羅紀公園》三部曲比較,那麼《侏羅紀公園》系列為何那麼經典呢?
《侏羅紀公園》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表面上它是最成功的恐龍類怪獸片商業系列電影(內含科幻片和驚悚片兩個型別),我們仔細想想全世界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恐龍怪獸片。如果內在原因的話。
90年代初誕生的《侏羅紀公園》革新了電影工業技術,同時革新了恐龍怪獸片這個型別片。與卡梅隆的《終結者2》一樣,大大地推動了全世界電影工業型別大片的程序。
全下一個十年與電影工業和型別片領域的突破,則是2000年左右的《駭客帝國》系列,《指環王》系列,《蜘蛛俠》系列等等。再下一個階段就是卡梅隆的《阿凡達》,以及《鋼鐵俠》開啟漫威電影宇宙。
2020年過後再下一個十年嘛,目前來看很大機率會是卡梅隆的《阿凡達2》(卡梅隆出現的頻率很高哈,卡神一直都是全世界電影技術重要推動者)。
那麼90年代初期的《侏羅紀公園》系列,對於電影工業技術有什麼突破呢?這部電影和卡神的《終結者2》一樣,為模型特效過度到電腦數字特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好萊塢大片的影視工業發展就不從頭講了,反正70年代之前包括像影史神作《2001太空漫遊》,再到整個70年代的技術類電影,比如《異形》,《星球大戰》系列,包括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等等,都是模型特效的巔峰時期。
模型特效的道理也很簡單,那個時候電腦才發明沒有多久,商業化和技術還不行。電影做特效更多的是用模型,美術和化妝,結合像定格動畫,或者人穿皮套,機械配合等等技術來實現電影裡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大白鯊》裡那條鯊魚其實就是模型,《異形1》裡異形也沒出場幾分鐘,最後出場的異形就是人穿的皮套。《星球大戰》裡面的知名角色絕地武士尤達大師,也是模型做的等等。
時間來到80年代,1982年的《銀翼殺手》雖然也有很多模型特效,但這部科幻片最強的是美術,光影和場景搭建,開創了科幻片一個型別賽博朋克的風格。
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打造的《奪寶奇兵》,裡面也用了大量的模型特效處理,同樣技術的也包括卡梅隆打造的,號稱異形巔峰的《異形2》,以及他開創的《終結者1》,很多機器人現身就是模型做的。
時間來到90年代,模型特效技術在好萊塢已經登峰造極了,同時電腦數字特效也迎來早期的飛速發展;《侏羅紀公園》和《終結者2》的貢獻就是,在模型特效與電腦數字特效之間做出了一次巨大的飛躍。
《終結者2》那個液態機器人幾次變身,就完全是電腦數字特效做的,屬於數字特效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角色,一部電影。
《侏羅紀公園》系列做得更多的還是,用巨大的模型做出栩栩如生的恐龍(之前怪獸片很少做過),然後用電腦特效讓它們動起來。配合演員,鏡頭做出各種逼真的表情,甚至是情緒和表現力。
這個系列電影對於後來很多怪獸類商業大片的工業技術上,拍法方面都有示範的意義。
2000年後,好萊塢電腦數字特效技術進一步成熟,在2010過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很多商業大片都已經不做模型,特效也確實非常精良,但也像很多觀眾吐槽的一樣,現在很多商業大片為了特效而特效,缺乏一定的真實感。
這個好萊塢大片技術的問題,也是現在好萊塢大片劇情上的問題。
明明《侏羅紀公園》小家子氣得多,為何卻比《侏羅紀世界》好看太多首先,《侏羅紀世界》的主題表達也是《侏羅紀公園》反思人類基因技術進步的意思(人類創造生命,卻控制不了生命),這就造成了第一個問題主題上沒有突破。
90年代的《侏羅紀公園》這樣拍是探索,那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這樣拍就是跟風。雖然它是名義上的續集,但終究缺乏了點型別片的探索對吧,對於觀眾的衝擊力就不會那麼強了。
這和現在好萊塢大片翻來覆去的知名Ip續集、前傳、外傳、重啟、衍生影視劇一個道理。同一套東西翻來覆去地拍,觀眾在主題上和表達上自然會審美疲勞。
其次,兩部《侏羅紀世界》在故事設定和劇情邏輯上面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這個《侏羅紀公園》系列就要好很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現在的好萊塢大片動不動就要毀滅全世界,超級英雄就毀滅整個宇宙。就像中國玄幻小說一樣地理空間都整得比較大,結果高潮其實就是主角和反派一群人肉搏打架。
地理和空間的擴充套件,結果表現不了格局有多大。
畢竟地理和空間擴充套件了,真正能把握史詩敘事的導演和作品少之又少。
以前的好萊塢大片雖然也有大格局的作品,但實際上到設定上還是侷限於小地理和小空間上面,這個主角團的關係也是這樣。《異形》就是幾個人在太空船上和異形鬥智鬥勇(還有臥底)。
《終結者》就是主角一家人的事情(我是你爸爸),《星球大戰》地理空間大點但也是主角團的“我是你爸爸”。
《侏羅紀公園》系列只發生在一座島上,然後就是幾個主角想辦法逃出來。
現在的好萊塢大片設定動不動世界末日,要毀滅宇宙,但劇情上卻不願意花邏輯和設定對此作出較為合理的解釋。一部商業電影可以不符合現實,可以不符合科學,但是他一定不能不符合邏輯,否則這片子必定很難看。
舉個例子,《侏羅紀公園1》裡其實也有不斷尖叫的小女孩這個豬隊友,很多觀眾看得簡直上火。但他們只是對巨大的恐龍感到害怕,沒有做出什麼推動設定的事情對吧。觀眾想到是小孩也能理解。
但《侏羅紀世界2》結尾女主角心疼恐龍,居然將房間裡面的恐龍全放出去了?
這就是典型的現在流行的聖母思維影響了電影的設定,憑什麼無辜的全人類要為聖母女主角買單?有些人可能說有暗示如何。優秀的商業電影是應該把邏輯講順的,事情前因經過結果,劇情的邏輯是不能出現在觀影時就能感到的明顯降智的。
如同《侏羅紀世界3》一樣,由於沒有上映還不知道具體劇情如何。但預告裡恐龍又在全世界跑了,很多標誌性建築還沒什麼破損,這就好像主角跑到景區拍片子,然後特效加了恐龍。
很多觀眾就會想了,你恐龍都統治全世界,結果建築都沒有破兩塊?那恐龍是怎麼統治全世界的?人類的軍隊到底哪去了?
這不是什麼符不符合現實的問題,而是電影設定邏輯合不合理的問題。隨著大眾看的電影越來越多,各個方面認知得越來越高,商業電影也應該考慮越來越多的東西。
但現實卻是現在的好萊塢大片越來越敷衍,越來越不考慮所拍攝內容的專業性,甚至不少商業片連邏輯都開始不合理了。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怎麼會認為這種不專業,不合邏輯的電影是好看的呢?
我們仔細想想《侏羅紀世界》和《侏羅紀公園》對比,《侏羅紀公園》你除了尖叫的小孩之外,其它設定和邏輯方面,你就很難找到什麼吐槽的地方,而《侏羅紀世界》呢?簡直比比皆是。
最後就是電影本身的質量的差距,兩部《侏羅紀世界》的導演水平是遠遠不能和斯皮爾伯格相比的。這些導致電影在懸疑感,驚悚感,情緒衝擊等等方面差很遠的,這裡就不展開分析了。
ps:最後還有現在好萊塢大片創意匱乏明顯,為了拿捏觀眾有個典型就是炒情懷,把過去經典作品的角色拉出來炒,觀眾也吃這套,《侏羅紀世界》又把《侏羅紀公園》前三部的角色拉出來了,什麼性質不用多講。
《侏羅紀世界3》定檔6月10日?它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救市神作?《侏羅紀世界3》雖然還沒有上映,但是看預告猜測又是那種設定和劇情漏洞不少,主角在全世界各個地標到處浪(當然特效一定是到位的),女主角或者某些角色聖母心氾濫(還有各種政治正確),最終導致觀眾觀感不大好的商業大片。
考慮到《侏羅紀世界》終究是恐龍是主角,人類的戲份少些一定程度降低了現在好萊塢大片主角各種降智的行為,同時這個恐龍片在國內還是有較大的吸引力。
畢竟《侏羅紀世界1》票房14億,《侏羅紀世界2》票房有16億。
最後,《侏羅紀世界3》如果質量如果和前兩部相當,考慮到現在“疫情”的影響還沒過去,票房肯定會遜色前兩部一些,但還是有望達到10億左右。不過像國產商業大片那種報復性觀影,票房達到20億,30億救市的機會就不大了。
因為現在好萊塢大片技術上面走火入魔,商業大片拍得越來越爛的情況下。雖然好萊塢大片在全世界還是具有統治性的地位,但在中國市場真的不太吃香了。
國產商業大片爛是爛,但它在文化上終究是更親切和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