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19年來最巔峰的一首歌, 曾坦言自己可能永遠都寫不出第二首
前段時間,周杰倫登上了微博熱搜榜榜首,原因是:“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周杰倫在ins上分享了《以父之名》的MV,並配文稱:“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據悉,這首歌因當年全亞洲超過五十家電臺同步首播並有八億人收聽,因此每年的7月16日被定為“周杰倫日”。《以父之名》是收錄在周董2003年發行的專輯《葉惠美》當中,由周董作曲,黃俊郎填詞,洪敬堯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03年發行的專輯《葉惠美》中。2003年,洪敬堯憑藉這首歌曲獲得了第4屆百事音樂風雲榜年度港臺及海外華人最佳編曲獎。
周杰倫作為一位創作型歌手,出道將近20年來帶來了無數原創好歌,每一位傑迷的心中都有一份最愛的榜單,這份榜單中的TOP10,TOP5,甚至TOP3可能都不盡相同,但《以父之名》卻是很多傑迷心中公認的TOP1。甚至可以說,《以父之名》是周杰倫最牛的一首歌,無論是作曲、作詞、編曲還是MV,都達到了頂級的水準,宛若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閃耀在周董創作的無數好歌之中。
《以父之名》這首歌是一個很典型的周氏說唱的歌曲。周董自己也說過他就像一個海綿一樣,把很多其他的元素,各種音樂的精華吸收進來,然後再融合創造屬於自己風格的歌曲,這首歌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融入了復調,說唱,美聲,又有很濃郁宗教氣氛的敘事歌曲。而這種說唱和抒情相結合的風格,在Hip-pop起源的美國,也是過了將近十年才成為了主流。
《以父之名》開頭的義大利文就非常抓耳,一下就把人帶入了彷彿《教父》電影當中的情境。從整體的結構來看,四四拍歌曲,選調D小調,小行板速度。一分半鐘超長的前奏,黑色電影的風格,薩克斯,貝斯,吉他分解,架子鼓慢慢加入,然後進入主歌。相比於絕大多數主歌副歌結構的歌曲,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有三段,每段八小節,層層推進,沒有重複。每一段主歌內部,也不是純粹的模進,而是有起承轉合,並且聽起來流暢得一嗶,這個就很厲害了,沒有一定音樂底子,和足夠的創作經驗,還真不好駕馭。從和聲走向來看,主歌副歌大體和聲進行是一致的,且這個和聲進,是杰倫自己寫的一段八小節段落的和絃進行。對於從小練習古典音樂作品的杰倫來講,寫出這樣一個段落並不難,而難就難在與之配合的人聲旋律。
這首歌的全程都用到了復調的手法,也就是說,除了唱詞旋律之外,還有一段副旋律,即前奏開始那段管風琴的旋律,一直配合著吉他分解貫穿了整首歌。這種復調的手法也讓以父之名聽起來更加有質感。復調並不能說是特別高階的手法,但是在流行音樂裡能夠運用到,還是能夠看出來作者對於音樂追求,因為要知道其實大多數流行音樂都是隻利用了幾套常用的和絃在切換。
一般而言,說唱歌曲的主體說唱部分是沒有旋律的,Rap出來的東西只有節奏性,而周董在《以父之名》裡則全程用帶有旋律的說唱,融入了r&b元素,鬼斧神工般精妙。周董在各類形式的創新與融合,並沒有失去音樂最本真的美感,這是我認為這首歌如此成功最重要的一點,不只是做音樂這件事,其他方面也存在一個這樣的顯現,一些人為了去創新,為了求變,而忘記了本,本末倒置,從邏輯上來講,很有B格,但是聽起來並不悅耳。
周杰倫因為出道後的三張專輯太過耀眼,很多人的認為他可能會出道即是巔峰。但是周杰倫一直沒有放低對自己的要求,雖然《Jay》、《范特西》和《八度空間》這三張專輯宛如三座大山一樣難以逾越,但是在《葉惠美》中周杰倫突破自我,再一次完成了自我超越。尤其是這首《以父之名》。坊間傳聞,周杰倫在創作葉惠美這張專輯遇到了瓶頸,久久寫不出一首滿意的作品,於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閉門創作,而當《葉惠美》專輯裡第一首歌曲的創作完成,周董才找回自己的節奏,靈感源泉也如脫韁野馬滾滾而來,最終陸續完成了整張專輯的創作。並且於次年獲得了年度最佳流行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