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
《風起隴西》收官,陳恭為了保全荀詡以及所有參與反間青萍計劃的人,選擇自己承擔所有的罪責,被斬首、棄市。雖然與妻子翟悅合葬了,但因為魏諜的身份,墓碑上也沒有留名。這個結局,讓許多觀眾難以接受。觀眾尚且如此,何況劇中的荀詡?
在世上,陳恭最看重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自己的妻子翟悅,一個就是兄弟荀詡。對荀詡而言,又何嘗不是呢?翟悅和陳恭是他的親人,也是他領進司聞曹的,最後,兩個人又都是因為他的錯誤決定,雙雙殞命。如果不是陳恭死前留話給他,荀詡可能一生都不能釋懷,也不能原諒自己。
即便是最後結局是陳恭設計了自己的死亡,翟悅也沒有怪荀詡,荀詡心裡的傷痛估計也是餘生難以癒合了。故去的人,無論活著時多麼難,終究是故去了,所有痛苦在死去的時候也一筆勾銷,最痛的是活下來的那個人。這也是荀詡最讓人心疼的地方。
大結局後,看到許多觀眾都在罵荀詡,認為是荀詡的認死理、一根筋害了陳恭,如果他肯乖乖地聽陳恭的話,待在山洞裡不出來,陳恭或許就不會死。就算是他荀詡求生心切,為了自保爬出來也無可厚非,幹嘛還帶人去逮捕陳恭,他不是一直相信陳恭不會叛變的嗎?如果真的相信就不會剛從洞裡出來就去帶人去抓陳恭,而且還不給陳恭辯解的餘地。一個對魏諜柳瑩都願意放一馬的荀詡,為什麼對自己的兄弟就那麼狠呢?
這些矛盾,應該從劇中荀詡的性格來分析,如果觀眾們瞭解了荀詡是怎樣的人,可能就不會再埋怨他重色輕友、害死陳恭了。
在劇中,荀詡是一個重感情而又有原則的人。他也比陳恭更理性,這也可能與他長期做的工作性質有關。你看他偵破案子都是從證據入手,抽絲剝繭,還原事情的真相。就像劇的開頭,哪怕他心裡再相信陳恭不會叛變,進到曹魏之後,他還是要出手試一試陳恭,確信他是否真的沒有叛變。也就是說對於荀詡而言,理性判斷永遠比感性的認知更靠譜。這也就能解釋最後,當所有證據都指向陳恭是魏諜的時候,他能義無反顧地去抓捕陳恭的原因。
在荀詡看來,我心裡相信陳恭沒有叛變,但是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他,那就是他,我相信我手裡的證據,這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是我感情上不接受,也沒辦法。我要接受客觀的事實,我必須遮蔽掉自己的感性認識。
荀詡一直是負責甄別內部人員的,這個工作就註定了他必須用手裡的證據說話做事,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感性認知。就像高堂秉、陰司蔚,哪一個不是荀詡的熟人、同事?最後查到他們有問題時,荀詡手軟了嗎?沒有。所以,當他掌握了陳恭是魏諜的證據時,他自然是要抓人審問的。
什麼時候荀詡覺得自己錯了呢?當陳恭被抓的一個多月裡,他反反覆覆地推理這個案子,最終他了解了所有的真相,只是陳恭不讓他再查,再查下去,不但陳恭保不住,許多參與這個計劃的所有人都保不住,或者為了自保,楊義完全可以讓荀詡和陳恭都消失。所以,在所有的選擇中,陳恭的死是代價最小的。
正因為荀詡是一個信念與責任重於感情的人,所以,他在必要的時候,他就能做到大義滅親,而陳恭不行。這就是他與陳恭的不同。陳恭有著與荀詡同樣的信念,比如為大局著想、為匡扶漢室等。但是他更為看重情義。因為太愛妻子,所以妻子的死讓他徹底絕望,因為太重兄弟情義,所以,面對楊義為什麼不殺荀詡的逼問時,他才會說,無論為了什麼都做不到。他寧願自己去死,也不願意荀詡死。
這種不同,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同,也是與他們從事的工作不同造成的。荀詡很少出外勤,他面對的局面就比陳恭單純的多,所以,他重情義,但情商卻不高,遇到事就會認死理、一根筋。陳恭常年出外勤,面對的處境比較複雜,就讓他處事靈活,辦事圓滑,情商比較高。但也經常面對人性的考驗、信念的迷失。
翟悅死後,陳恭一度開始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信念是否真的那麼重要。特別是郭淮和楊義都要讓荀詡死的時候,陳恭更是猶豫了。他認為像荀詡這種有情有義、做事又有原則的人,不該死。如果堅持正義也要被犧牲,那麼所謂的公義又是什麼。
因為荀詡性情如此,在得知是陳恭設計了自己的死亡後,他稍稍有了釋懷,重試信心,奔赴了自己的新崗位。他在內心裡認可了陳恭的犧牲。活於亂世,幾經周折,始終不改初心,這也是荀詡很讓人欣慰的地方。
荀詡和陳恭就像是一個棋子的兩面:荀詡始終站在明亮的一面,代表正義、忠誠和溫暖,陳恭站在陰暗的陰面,即便是他也重情重義,始終也向往著荀詡的生活,但黑暗終於將他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