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看電影首映是在開啟驚喜,那看重映則更多是為了喚醒情懷。26年之後,由巖井俊二執導的電影《情書》於5月20日開啟重映,再一次將觀眾帶回冬日裡那段溫情的暗戀往事。
在豆瓣上,超過74萬觀眾給《情書》打出了8.9的高分,也成就了這部作品在豆瓣Top250中第74名的好成績,而前幾天重映的《阿凡達》僅屈居於76名。
《情書》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在未婚夫藤井樹去世後,渡邊博子依舊難以忘懷。一次在藤井樹中學同學錄裡,博子發現了他當時讀書的地址,便試地寄出了一封“發往天國的情書”,結果竟然收到了一位也叫“藤井樹”女孩的回信,而這個女孩正是男友少年時代的同班同學。在博子與女性藤井樹的書信往來中,少年藤井樹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作為巖井俊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作品,1995年在日本上映後,《情書》斬獲了包括日本電影學院獎、日本電影旬報獎、日本電影藍絲帶獎、報知映畫獎在內的數個獎項和提名,也打開了這位新人導演的知名度。
“《情書》對我來說是一部決定命運的作品。”重映10天前,巖井俊二在致中國觀眾的影片中談到:“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有了這部電影,才成就了現在的我。”
對於廣大影迷來說,《情書》並不是一部需要反覆拉片進行讀解的影史佳作,它更像是一段能夠和每個人產生關聯的青春影像:放學後的大掃除、車棚裡的等待、回家路上的惡作劇、圖書館裡飄蕩的白窗簾,以及那些沒有說出口和被聽到的小心思,青澀、朦朧、衝動,集齊了我們對初戀的所有想象。
用影評裡最常出現的兩個字來總結,就是“純淨”。沒有遍體鱗傷,沒有反目成仇,連生離死別都以最剋制的方式呈現。在唯美的攝影和悠揚的音樂中,塵封多年的往事一幕幕重現。“哦,原來他是這樣一個人呀。”
影片並不如片名和海報描繪得那麼浪漫。再看《情書》,在這段“生死兩茫茫”的愛情故事裡,除了無盡的思念,更多是不解、不捨和不接受。“他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但是卻還想要什麼,在他死後我還想探求關於他的事。”在影片接近尾聲的時候,博子最終對友人說出了壓心底的話,“我是個自私的女孩。”
在角色的塑造上,導演故意將博子和女性藤井樹這兩個重要角色交給同一位演員飾演,但又賦予她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博子心思細膩,善解人意,是他人眼中典型的賢妻良母;而女藤井樹,大大咧咧、古靈精怪,許多事情都是後知後覺。這種“反差萌”看似是偶然,但隨著書信不斷地傳遞,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早已比劇中人更早看清了故事的走向和結局。
不同的悲歡離合,同樣的不勝唏噓,少年時代留下的謎題註定要長大成人才能解開。“你好嗎?我很好。你好嗎?我很好。”當博子對著遠處的雪山用盡全力吶喊,很多觀眾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而這一幕也成為電影最經典的橋段之一。
最美的情書,是你的名字。影片最後,那本男藤井樹愛看的《追憶似水年華》又回到了女藤井樹的手中,斯人已去,青蔥歲月卻留在彼此心中。這封寫滿深情的《情書》,值得每個人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