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扮演周恩來,演員夏德俊:角色讓我更懂信仰

2021年12月底,第32屆華鼎獎揭曉,《覺醒年代》榮膺包括“最佳編劇”在內的五座獎盃。巧合的是,算上在《覺醒年代》裡飾演青年周恩來,這也是夏德俊在熒屏上第五次扮演周恩來。“每演一次周總理,我都會收穫不一樣的感受,越走近他,你會越敬佩他。”

湛湛藍天,北京午後的陽光照過來,照得一室洞然。他的臉在這溫暖而明亮的光裡更顯得稜角分明,劍眉朗目、一派英氣。

我們慢慢聊著他的演出心得,人生故事。因他多次飾演周恩來,讓我時不時產生一種角色的代入感——他英武挺拔的樣貌,溫暖的笑容和歷史影像中的周總理在眼前疊合起來又分離,分離了又疊合。

5次扮演周恩來,演員夏德俊:角色讓我更懂信仰

1.“小王子”的科學夢想

“我的第一部舞臺劇是在幼兒園排演《白雪公主》。我在劇裡演王子。演得挺高興,因為救了白雪公主,讓她吐出了毒蘋果,覺得自己是英雄。”他笑起來。

雖然是很小時候的事兒,他忘了是為什麼有這場演出,但依然記得母親在自己小臉上畫的濃妝,老師專門從外地定製的王子的服裝,臺下小朋友和家長的笑聲掌聲,還有在臺上的那種驕傲。

他說小時候父母都在單位的文藝宣傳隊,母親唱評劇,父親則是舞蹈隊的隊長。雖然他們並非專業演員,但能歌善舞的父母讓他童年的生活充滿了快樂和浪漫。“小時候住在遼寧遼陽,那時候洗澡都是爸爸帶我去單位澡堂。我記得每次爸爸都讓我騎在他脖子上,我們都是唱著去唱著回家:爸爸唱,‘大吊車’,我就唱,‘真厲害’,爸爸又唱,‘成噸的鋼鐵’,我就跟,‘輕輕地一抓就起來’……還唱好多好多歌,都是他一句我一句唱和著,記得很清楚。”

他一邊講一邊唱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那個廣告歌,臉上露出孩子氣的快樂。

遺傳了父母的藝術細胞,長得又可愛,他從幼兒園開始,就成了文藝骨幹。母親一直希望他去學戲,可是他小時候的理想卻是做個科學家。小學,好奇心極強的他把找到的小家電拆了個遍,還利用磁鐵的磁場生生把家裡當時的大件——一臺牡丹電視的顯示屏搞黑了半拉兒;為了搞清瀝青為什麼能鋪路,他的探索把自己腿都燙焦了一塊。

上到初中,他的理科成績不錯,還代表學校參加全省的物理競賽。他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在工程機電、航空航天的領域,至於唱歌跳舞什麼的,當個業餘愛好就好。按部就班上了高中,情竇初開的少年卻遭遇了情感的煩惱,除了把心事寫進帶鎖的日記本,無處傾訴。後來一個幼稚的想法佔了上風——他要離開,遠遠離開這裡。他想到母親一直想讓他考的遼寧省藝術學校,若是去了藝校,那就可以去瀋陽,遠離現在的“傷心地”,平復那現在看起來不值得一提的少年愁悶。

1998年,他考上了遼寧省藝校的話劇班,未來方向,科學和文藝就這麼調換了。

5次扮演周恩來,演員夏德俊:角色讓我更懂信仰
在《共產黨人劉少奇》裡飾演周恩來

2.理髮理出學業“彎路”

2001年,夏德俊要從藝校畢業了。藝校學習期間他每學期都拿一等獎學金,專業課成績優異。藝考開始,他信心滿滿地和同校的幾個小夥伴進京趕考。目標是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系。

他記得,初試複試都很順利,他們在中戲附近的一家小旅館住下準備最後的三試。

“德俊,你頭髮看著有點長呀,理一理,整個精神的髮型,三試加點印象分。”同來的朋友建議他。他對著鏡子看看,確實,頭髮該理了。

人生地不熟,他在旅館附近轉了好半天,才選定了一家看起來挺時尚的美容美髮店。也許店大欺客,也許那天店裡生意太好,顧不上他這個生客,給他理髮的是一個沒來幾天的學徒工。剪了幾下,一剃刀就在他頭上剃了個深槽,雖然後來店裡百般道歉又找其他美髮師進行補救,可那一刀剃得太狠,沒辦法了。

氣呼呼地回到旅館,幾個朋友看著怪模怪樣的他都笑噴了——叫你去理髮,沒叫你去毀容呀!“德俊,頂著個狗啃的頭怎麼去考試呀,我們陪你去北京最好的理髮店,必須漂漂亮亮的。”朋友熱情地陪著他去了王府井商業街,找最有名的理髮店。

雖然有著好手藝,無奈他之前頭髮損傷太大,為了和那一刀找齊,理髮師相當於給他剃了禿瓢。理完他幾乎認不出自己。懊惱、憤怒、沮喪,他簡直想放棄考試了。

好容易在朋友的勸說下打起精神決定赴試,結果因為本人和准考證照片相差太大被擋在了考場外面,說他替考。自證、旁證,身份證,又是好一番折騰,最後,雖然參加了三試,可,落選了。

升學受阻,他畢業去了遼寧人藝。二十一世紀初,話劇市場並不景氣,不過他所在的二隊是以演出兒童劇為主,倒不缺觀眾。

進了團,他的悟性靈性加上下功夫,很快就站上舞臺了。演出很多,最多的時候一天甚至要演四場。而且臺下不同孩子對於舞臺的呼應也讓他找到了表演的樂趣。

這樣秋去春來,又迎來了新一年藝術生的考試季,團裡的領導鼓勵他再去試試,他動心了,上一次落選雖說是因為理髮情緒受了些影響,可也不能完全怪頭型。這一年,紮紮實實在舞臺上歷練,多了一份自信,他再次進京赴考,順利成為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的學生。

因為得來不易,更覺珍惜,四年大學學習,他沒有缺過一天勤,沒有耽誤過一天練早功。四年總學分全班第一名,多次獲得一等獎學金和“中央三臺”獎學金、校三好學生的優秀成績。

3.私房菜炒出人生五味

“我是中傳表演‘老三屆’的,‘老三屆’是我們同學間一個玩笑的說法。因為中國傳媒大學表演專業設立得比較晚,是2000年才設立的,我是2002年。那時候出去說是中傳表演專業的,會受到一些質疑,‘中傳的還會表演?’人家會戴著這種有色眼鏡看你,心裡是挺不服氣的,但光嘴上說自己能行,沒用!還得看作品。”

雖然因為當時的環境對中傳表演專業有些不太瞭解,他在去試戲的過程中聽到過一些質疑的聲音,但憑藉俊朗的外形、紮實的基本功、積極熱情的態度,2006年,還沒畢業,他就被中國香港導演爾冬升選中,在電視劇版《新不了情》中飾演青年劉浩雲;2007年,在盧倫常執導的情感劇《笑著活下去》裡飾演壞到骨子裡的程剛;2008年他參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守望幸福》;2009年,他與任達華、伊能靜、鄭佩佩等共同主演電影《回馬槍》,並憑藉該片獲得英國永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項;同年,他在民國劇《新一剪梅》和古裝劇《孔子》中,分別飾演梁鈺坤和青年孔子……

幾年的打拼努力,他接演了不少有分量的角色,獲得了些不大不小的獎項,出門,他會被觀眾認出來索要簽名,而媒體開始用“新晉當紅小生”來介紹他。“那時年輕,心裡還是有些飄了。”他自嘲地說。但是對於演員這個職業,市場充滿不確定,看起來發展勢頭很好的他,忽然就接不上戲了,兩年裡他只接了一部電影。

自己真的適合做演員嗎?真的要在這條路堅持下去嗎?“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客居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各種開銷很大,沒有戲演,沒有收入,坐吃山空,他慌了,開始彷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開飯店,比起做演員的飄忽無定,開飯店無疑是最接地氣最踏實最有煙火和溫度的職業了。他覺得這樣更踏實穩定,只要每天能開張,多少都有收入,不會像演員那麼被動。

還在他上小學時,由於父親長年外派工作,很少回家,聚少離多。作為家裡的男子漢,他很小就可以下廚炒京醬肉絲、麻婆豆腐之類的家常菜;至於成年後,平常來幾個朋友,整出一桌菜對他來說不是難事,大家對他的廚藝都還挺認可。做了決定,賣掉自己在北京已經付了首付的房子,又從父母朋友那裡湊了些錢,盤下了一家小店,起早貪黑,從裝修,到招聘、採購、下廚、宣傳……親力親為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他每天只睡幾個小時,投入了全部心血,憧憬著小店能發展壯大,一生二,二生三,以後他的私房菜沒準還能成為連鎖品牌呢。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會做菜、會照顧自己的生活,並不代表能經營好飯店,照顧好大眾的胃口。僅僅十個月,他的創業失敗了。

冬日很平常的一天,生物鐘像往常一樣起作用,他清晨五點就醒了,習慣性要起床,去市場採買一天的食材,才想起昨夜已吃了散夥飯,他的飯館關張了。

北京的冬天,窗外天還沒亮,苦澀溢滿了胸腔,曾經,他站在朝陽CBD的廣場上看著燈火閃爍的城市,幻想有一天這裡有一盞燈屬於自己,而今事事無成,他真的要打退堂鼓回老家去嗎?

在游泳館的泳道里,他遊了一個來回又一個來回,熟悉的運動讓他慢慢放空了繁雜的心緒,也積蓄起了新的力量。開飯館經歷過的酸甜苦辣讓他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和厚度,也讓他意識到自己對錶演的熱愛並沒有降低,既然從上藝校開始在這個專業奮鬥了這麼多年,為什麼要放棄所愛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呢?

5次扮演周恩來,演員夏德俊:角色讓我更懂信仰
夏德俊(右二)在《覺醒年代》裡飾演青年周恩來

4.完美角色背後的信仰支點

2013年,夏德俊在高希希導演的歷史劇《毛澤東》中得到一個角色,拍定型照的那天,化妝師完成了妝容,夏德俊凝視著鏡子裡的那個人,一股浩然之氣從心裡湧起,散在四肢百骸,他不知不覺挺直了脊背。周恩來,那個他無比崇敬卻又十分遙遠的歷史人物,忽然就離得這麼近,似乎就在眼前的鏡子裡微笑看著自己。那是他第一次扮演青年的周恩來。

雖然在劇中他並沒有多少戲份,可人物本身卻給當時彷徨迷茫的他注入了一種力量,他之前遇到的那些挫折和困難對比著他所演人物的經歷都成了小事,“當你飾演瞭如此偉大的歷史人物,你會發現,現在面臨的困難都不是苦了。我們生活中的苦難和低谷跟他們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透過演這樣的人物,你會用一種更豁達樂觀、更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看待世界。”

“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質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這是天津南開中學入門處的“鏡箴”,是南開學校創始人嚴修書寫的“容止格言”。15歲考入南開學校的周恩來自覺地以此規範自己的衣著、儀表和一言一行。在我們見過的周恩來的影像資料中,能感覺到,他幾乎是完美地踐行了這條“鏡箴”。

雖然周恩來從來不認為天下有完人,多次說“任何共產黨員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總有缺點,世界上沒有完人,永遠不會有完人。”但是,他高潔的品格、堅定的信仰、廉潔的家風、一心為民的付出……都讓他成為國人崇敬的完美的人。

飾演周恩來,讓夏德俊對周總理的認識理解越來越全面深入,收穫的人生感悟也越來越深刻。

2021年,《覺醒年代》的熱播,夏德俊版的周恩來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好評,這已經是他第五次擁抱這個人物,“每一次演周總理,都讓我有跟以前不一樣的感受,因為他太傳奇也太完美了。這樣一個人物,越走近他,越會佩服他,也會明白為何他會有如此思想與成就。”

雖然自知和這個“完美”的人距離遙遠,但卻不妨礙他一點點地向他靠近,把他作為自身追求的創作方向和奮鬥目標。這些年他不知不覺地在變化:容止上,他努力“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生活裡,連朋友都感受到了他的變化:曾經有些桀驁不馴的他,學會了換位思考,懂得了相容幷包、求同存異;曾經喜歡追求潮流、頻繁更換新款電子產品,現在變得非常惜物……

也是2021年,在另外一部熱播劇《百鍊成鋼》中,他第六次扮演周總理,不同以往只是詮釋青年周恩來,這一次從1921年到1968年,時間跨度有47年。面對這樣的挑戰,面對觀眾拿王鐵成、劉勁、孔祥玉等老演員和他表演形象的比較評判,他卻保持了一顆平常的心。

“雖然現在的技術,透過服裝、化妝、道具把一個人的外形打造得和角色相似已經並不困難了。但相似,並不代表著你就是。如何能達到形神合一,變成你就是呢?我覺得這就需要擁有角色的魂魄,走進他的內心,感悟他的思想。特別是當你塑造大家都熟知的真實存在的偉人的時候,更不能只是簡單的模仿他說話的語氣語調手勢動作,而是要儘量接近他的思維邏輯,儘量和他靈魂同步。”為了更近距離地感受“周恩來”,他去鐵嶺的銀岡書院參觀,去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參觀,在南開的校園裡感受,到淮安周總理的家鄉一住好幾天,再到周恩來故居和紀念館實地瞭解一些書本以外的資料。

“透過他曾經使用過的物品,寫過的文字,發表過的文章,拍過的照片和他居住過的房間來捕捉他的氣息,更能體會他當時的感受,也逐漸更理解他當時的內心世界。”他說。

在無數次與角色的碰撞與體驗中,他不僅折服於周恩來的完美風度和完美人格,更逐漸體會、懂得了支撐這些完美背後的支點和密碼。

尾聲

在拍攝《百鍊成鋼》時,有一次在從外地回劇組的途中,劇中毛澤東的扮演者王雷跟他交流起了創作的心得:“德俊,雖然你為了演好周總理做了很多考察工作,但你還差一個環節去更加接近他。”

“是什麼環節?”

“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是我們拍戲接觸過的角色人物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熟知的人物,最主力、最能幹的大部分都是黨員。”

說者雖未必有“深意”,但聽者卻一下被深深擊中。王雷的這一番話,激發起他內心深處多年來對角色的體驗、思考和共鳴。是啊,支撐周恩來的種種“完美”、支撐無數共產黨員的犧牲奉獻的,不正是那種強大的信仰作為價值支點嗎?這,才是理解周恩來最好的“密碼”,也是融入角色、演好角色的關鍵。

“我意識到要想演好周總理,就應該要和他有相同的信仰,只有樹立了與他相同的信仰,才有可能與偉人的靈魂同頻共振。所以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在共同的信仰中,更好地理解老一輩的奮鬥、犧牲和付出,讓角色在新的時代更鮮活,讓人物形象與新時代更貼近,更親和。於是,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這樣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周曉華

流程編輯:TF065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316 字。

轉載請註明: 5次扮演周恩來,演員夏德俊:角色讓我更懂信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