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跟著父母從外地來上海打拼,自卑感一直纏繞著我,直到家裡開了這間煲仔飯餐館……”23歲的餐館經營者張紫宇說。這家小店開在上海外灘商圈附近的一條老街上,出門便可以看到東方明珠。都市的繁華對這家小店而言是生存的機會,對張紫宇來說是無限的可能。
受疫情影響,小店的堂食人數只有疫情暴發前的三分之一。“之前,120平方米的店面不管中午還是晚上都坐得滿滿當當,疫情讓我們一度陷入困境。好在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商務樓的白領、外地的遊客逐漸多起來,我們才沒有被迫放棄經營。”張紫宇說。
2019年,張紫宇大專畢業後到蘇州的一家公司做廣告設計,本想學點技能將來給自己多一些選擇,沒想到趕上疫情,公司沒有訂單,張紫宇決定回家幫助爸媽經營餐館。“當時,餐館一直在虧損,我回來以後把洗碗、服務員的工作都包了,省去兩個人工一個月可以減少1萬元的支出。”張紫宇說,“但這樣熬著也不是辦法,還是要拓寬銷路。外灘附近商務樓多,我們爭取到了公司團餐外賣的訂單,每天中午為一家公司供應70份飯,解了燃眉之急,餐館終於實現微利。”
為了這70份飯,張紫宇每天起個大早做準備,在午餐上客高峰之前,把團餐外賣送完再趕回店裡。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但張紫宇樂在其中。“人辛苦一點,過得踏實。”他說。
餐館是專門做廣東傳統煲仔飯的,但從很多細節處能看出老闆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煲仔飯的米可以換成熱量較低的藜麥,順應了當下健康飲食的趨勢;店門口的熒光招牌上寫著“家的味道,總有一款適合您”……張紫宇說,上海這座城市有來自五湖四海的特色美食,雖然小店做的是廣東煲仔飯,但他賦予了這份飯“家的味道”。“我是安徽人,老家有一道菜是麻辣雞丁,媽媽燒得特別好吃,但對於上海人來說有點辣,於是我把麻辣雞丁和梅乾菜配在一起,中和了辣味,很多顧客喜歡。”
1993年,張紫宇的父母從安徽老家來到上海打拼,幾十年來一直在飯店工作,張紫宇說他是在飯店長大的。“小時候我常常感覺沒有家,我的老家在安徽,但每年我在安徽待不到一個月,可是在上海又缺少安定感。現在,我們一家人打拼出這家小餐館,它成了我們的依靠,我也有了歸屬感。”張紫宇說。
進入6月,上海舉行首屆夜生活節,夜購、夜食、夜遊、夜娛、夜秀、夜讀……豐富的逛吃、遊玩活動點亮了上海的夜晚,也給這家街角小店引來客流。“現在的外灘又找回往日的熱鬧,很多年輕人逛累了會到我們店裡吃個夜宵、歇歇腳。”張紫宇說。
生意好的時候,張紫宇會晚一點打烊。關店之後,他喜歡到外灘跑跑步,常看到凌晨4點的外灘。“天空是藍綠色的,非常深邃。日出時,當清晨的第一縷光穿過雲層,撥開陸家嘴的面紗,那畫面真的太震撼了……上海是我最愛的城市,我會在上海一直生活下去。”
談到今後的打算,張紫宇躊躇滿志,他希望能夠把餐館經營好,總結出一些經驗再多開幾家店。張紫宇認為,他和上海是一種“共生”關係,彼此都在越變越好。“上海有很多像我這樣的‘新上海人’,在上海長大、讀書、工作,我為都市的建設者們做好一碗飯,城市發展了我們也受益。”
張紫宇最感謝父母用辛勤勞動為他在上海培育了生存的“土壤”,“我現在就要為我們的家庭打好‘地基’,將來我希望我的孩子在這裡‘蓋高樓’。”
早上6點半,張紫宇像往常一樣,趕到店裡來泡米。他說,大米泡3個小時之後做煲仔飯口感是最好的。大米在水中泡發、蛻變……新的一天,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