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2000元的“中餐日作”,新消費還是花式宰客?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多位網友反映,上海一餐廳模仿日料做法,價格虛高菜品分量少,且用餐需提前幾個月預定,流程過於繁瑣,有故弄玄虛來宰客的嫌疑。

從報道和網友的點評來看,這家餐廳真算得上是別出心裁:餐廳每天接待量很小,需要提前幾個月才能預訂到;菜品價位高,每人2000元加服務費;菜品分量少,針對消費者還有各種規矩……

人均2000元的“中餐日作”,新消費還是花式宰客?

↑圖據極目新聞

餐飲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商家之間“內卷”嚴重,一些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在各個環節搞噱頭,但如此具有“特色”的消費,還是讓不少網友大開眼界。

當然此事的焦點,倒不在於價格本身,而在於是否存在著價格和服務不匹配,是否存在著虛假宣傳等行為。

首先要承認,餐飲行業不是壟斷或者公益性領域,商家有自主定價權。一些網友認為,就那點食材,再精華都很難賣到人均2000元,這種理解不一定準確。事實上,一家餐廳的成本通常是多方面的,食材之外還有房租、人工等,只依據食材成本來評判價格未必合理。

比如這家餐廳一份名為貴妃雞的菜品,廚師做好後會到顧客面前巡場一週。儘管商家可能不會公開收費,但商家提供的類似這些服務,同樣會反饋到成本中,讓價格看上去遠高於食材。

真正應該追問的是,所有的餐品和服務是不是透明的?有沒有明碼標價,讓消費者充分知情?餐廳所宣傳的採用當天最新鮮的食材,能否經得起檢視?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章中,對於消費者的知情權,有明確的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餐廳沒有強制消費者進店就餐,但也不等於消費者就應理所當然地為一些不合理消費埋單。如果餐廳的宣傳和就餐者的實際體驗,存在著巨大的落差,那麼可能就涉嫌虛假宣傳。

在一些網友看來,人均2000元起步的就餐門檻,已經足以勸退絕大多數消費者了。但仍然要強調的是,這不意味著那些有能力的消費者,就應該承受。所謂的“中餐日作”,到底是新消費形式,還是“花式宰客”,必須搞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網上的吐槽聲音,該餐廳工作人員回應稱,“我們並不太在意網路上對餐廳的質疑和爭論,只專注做好自身本分工作”。這其實不是一種回應爭議的良好態度。

一家餐廳再精緻,再高大上,說到底從事的也是服務行業。服務行業就要有服務行業的基本樣子,在做好每道菜之外,不能不重視外界評價。更何況它還是以高價著稱,高收費就應該有更高的服務品質。

網上的吐槽和質疑,其實是在提醒餐廳,要不斷改進餐品和服務質量,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而不是各種“整花活”。如果在餐廳看來,這些質疑和爭論是“不用在意”,抱著如此心態來經營餐廳,外界又該如何評判?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61 字。

轉載請註明: 人均2000元的“中餐日作”,新消費還是花式宰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