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後贏家?

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後贏家?

作者丨陳曉

編輯丨房煜

圖源丨白象淘寶

繼鴻星爾克、蜂花等國產品牌被網友野性消費捧紅之後,網友又迎來了新的野性消費目標——白象泡麵。而剛剛過去的315 ,則成為了白象的“東風”。

長年被康師傅、統一集團擋在身後的白象引發關注,起因是殘奧會期間有網友爆料,作為殘奧會食品供應商,白象旗下有1/3員工皆為殘疾人,意外登上熱搜後白象泡麵被網友們瘋狂安利。

在此之後,白象為了掌握話語權,曾拒絕過日企注資自己的經歷,更是激發了網友們的愛國熱潮,紛紛稱讚白象是“國貨之光”。

無獨有偶,315晚會曝光的“土坑酸菜”問題正好涉及了目前國內泡麵品牌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麵,在巨頭忙著道歉之際,白象食品發博表示:“白象食品和插旗菜業從未有過合作,感謝大家的關心。25年堅守品質,白象始終如一。”

這一紙宣告,將網友們對白象泡麵的好感度推向新的制高點。網路上大量的訂單湧入,淘寶、京東等平臺上白象泡麵月銷突破百萬箱,預售排到了3月底,瞬間衝上天貓泡麵熱銷榜第一。

沉寂了許久的白象泡麵終於迎來了爆發,但“爆紅”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已經快淡出泡麵市場的白象能否乘上這一陣東風,在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座大山的夾縫中,再次躋身於泡麵行業的“第一梯隊”?

曾經的泡麵“四大巨頭”之一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油炸泡麵一度還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奢侈品”。改革開放之後,國內經濟騰飛,出現了大批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伴隨著綠皮火車,泡麵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而國內盛產泡麵的地方當屬河南,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河南就把優質小麥和小麥製品的加工作為全省食品工業發展的重點。當時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河南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所以那時,本土泡麵品牌的發展開始在河南出現井噴,白象、南街村、豫竹、天方等泡麵品牌也都發展壯大在這個時期。

成立於1997年的白象,從下沉市場切入,曾經是名副其實的初代泡麵霸主。提到白象,不得不提其背後的掌舵人——姚忠良。

在姚忠良接手前,白象還出現了產能過剩和大範圍的持續虧損。軍人出身的姚忠良在接到任命後迅速走馬上任,接手白象泡麵廠擔任總經理,立即開始了大刀闊斧地改革。

在姚忠良的努力下,白象“起死回生”。在其掌舵白象的第二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四年後的2001年,白象創造了破6億元的銷售額。

幾年後,姚忠良帶領白象走出了河南,向全國擴張。透過租賃場地盤活存量到買斷產權新辦工廠,短時間內,迅速建起湖南、山東等生產基地。

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後贏家?

不僅如此,姚忠良基於當時的市場狀況抓住了泡麵健康性這一需求,將重點放在了湯料上,推出了“白象大骨面”。據瞭解,該產品在上市僅僅8個月就賣出了6000萬包,經過不斷改良,白象大骨面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中的最高獎項即全球食品工業大獎。

白象一時風頭無兩,早年間在和“死對頭”今麥郎競爭時,白象成功押注下沉市場,將原本1.3元的袋裝面降低克數並制定了1元的價格。而彼時的今麥郎因為泡麵原材料漲價則放棄了1元的價格帶,全力進攻大中城市,與這一市場上的康師傅、統一集團宣戰。結局便是,今麥郎原本在低端市場的份額幾乎被白象全部吞食。

奠定下沉地位的白象在2007年獲得了40億元的收入,僅次於行業第一的康師傅。此時,康師傅、白象、統一集團、今麥郎並稱為國內市場泡麵品牌“四大金剛”。

民族泡麵“獨苗”寡不敵眾

不同的是,白象是“四大金剛”中唯一拒絕日企注資的泡麵企業。早在1999年時,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就已經擁有康師傅33.18%的股份;2008年,統一集團也開始同日資企業展開合作;2004年,日清食品出資15.54億元與華龍面業(今麥郎的前身)合資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業——中日合資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不過,兩家合作10年後分道揚鑣。

4家泡麵龍頭,3家都有日資背景,其實當年白象也受到了日資的關注,但也許是由於姚忠良的軍人標籤,也許是白象自帶民族愛國主義情愫,白象多次拒絕日方收購要約,變成了泡麵行業第一梯隊中始終保持身份獨立、民族品牌定位的存在。

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後贏家?

戰局轉折點在2010年前後,白象調整戰略決定向高階市場進發,將主要精力從1.5元/袋的產品轉向2.5元/袋的產品上。相反,今麥郎則開始大力推廣1.5元/袋大今野泡麵,雙方互攻的結果是“低價策略”湊效,今麥郎成功從中價麵霸主白象口中搶走了近3000萬/月的銷量,開始在中低端市場成功站穩腳跟。

自從之後,白象的市場份額開始走向下坡路,雖然當中也有過數次發力,但始終找不到正確的突破口,比如在2011年,白象提出要進攻麵食行業,開設了150多家福喜麵食工坊連鎖門店,但最終門店甚至沒能走出河南。

近幾年,隨著高階消費熱潮的到來,不少網紅泡麵品牌紛紛誕生,諸如拉麵說、阿寬等,白象也曾對標拉麵說推出過“鮮面傳”品牌,但基於拉麵說已經提前佔領市場消費心智,白象此舉也沒有在市場濺起太多水花。

另外拒絕日資收購,讓白象也錯過了藉助外來資金髮展的機會。由於現金流的原因,白象一度去賣饅頭和煎餃維持企業。因為日資幾乎壟斷了我國的全部泡麵產業,在重壓之下,所有的商超、經銷商只能“二選一”,一二線城市的大商超裡面成排的貨架,再也沒有白象泡麵的一席之地。

據白象官網顯示,目前白象食品已在河南、河北、山東、四川、吉林、山西等10個省形成了12個優質面製品生產基地的佈局,旗下設有的分子公司共計20餘家。在生產實力方面,白象擁有泡麵生產線90餘條和近120萬個銷售終端,年產泡麵近100億包,產品覆蓋到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地區。

儘管如此,白象依然難以復現當年榮耀。據方便食品大會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泡麵市場,康師傅、統一、今麥郎銷售額分別佔46%、15%、11%,穩定在前三名的地位。白象的份額不足10%,僅為7%,位居第四。

下一個“鴻星爾克”?

對白象來說,當下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宣傳節點。但情懷雖好用,卻未必能持久,網際網路的記憶往往是短暫的。去年鴻星爾克因慈善捐款爆火之後,其直播間產品全部脫銷,甚至有消費者闖入線下門店,給錢就跑,產品也沒拿。

但僅100天之後,直播間則開始每天掉粉一萬,一個月就失去了26.9萬粉絲。粉絲因情緒而闖入,也會因熱情消失而離開。潮來也會潮去,顯然,白象缺的並不是一兩波的宣傳節奏,其缺乏的是對自身品牌及產品的明確定位和規劃。

雖然白象在微博裡火了,但大多使用者卻表示並未聽過這個產品,又或者表示身邊超市壓根買不到這個產品,寥寥無幾表示白象好吃的,也只有提到白象的拳頭產品骨湯麵,才會有部分網友響應。可見成立20多年的白象,拿的出手的產品屈指可數。

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後贏家?

另外,健康觀念之下,新消費者對傳統泡麵的需求越來越少,泡麵也越來越不方便。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中國泡麵產量連續3年遞減,當年產量和2018年的699.48萬噸和2017年的1103.20萬噸相比更是斷崖式下跌。

自熱小火鍋、半成品拉麵、預製菜等新興品類的出現,也擠壓了原有的泡麵市場。加上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逐漸成為打工人必備APP,泡麵原有的“方便”優勢不再。如今的泡麵只剩一個價格優勢,但在接連的漲價面前,給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小。

在網紅消費年代,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其實並不容易捉摸,很多熱點和爆品都是來得快、去得快,假如白象只是單純複製市場上的爆品套路,容易出現這頭出新品,那頭就過氣的尷尬情況。對白象來說,單純跟隨策略,也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和發揮自己的優勢。

殘疾人員工、拒絕日企注資、不與“土坑酸菜”合作等標籤,讓白象泡麵重回大眾視野,讓這個快被遺忘的巨頭重新燃起了東山再起的火苗。但熱度終將會過去,購買熱情也將會衰退。白象需要用抓住這極佳的市場情緒視窗期,能夠做到在市場上即使撕掉情懷標籤,還是可以用產品來圈粉。此時的白象,才會真正成長為“大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94 字。

轉載請註明: 康師傅栽了“老壇酸菜”的跟頭,白象或是最後贏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