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ID:daotmt),作者:道總,創業邦經授權釋出
3月份,山東的罐頭產業一連登上兩條微博熱搜。國內的罐頭總產量早在1959年就突破了16萬噸,如今一年的平均產量更是為1027.99萬噸,主要用於出口。但國內消費市場對罐頭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據悉,美國罐頭人均年消費量為90kg,西歐為50kg,日本為23kg,而我國僅有1kg。
不過,在淪落為“垃圾食品”之前,罐頭身上的標籤一時間數都數不清。
上海十里洋場,罐頭一度是繼咖啡、威士忌後,名媛下午茶與宴會推杯交盞時的又一大常客。雖然現在看來,簡陋的包裝糖水與奢侈消費毫不沾邊,但在當時,即開即食的洋貨屬性依舊在上流社會備受追捧。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一瓶水果罐頭能賣到七八毛錢。
《重慶森林》裡,金城武對於失戀的定義讓鳳梨罐頭成了文藝青年心頭的意難平。東北人的童年裡,黃桃罐頭包治百病,一勺甜膩的糖水能瞬間化解所有病痛。馮唐在《十里春風不如你》中用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一瓶紅燒肉罐頭……總之,罐頭在昔日的消費市場上可以輕鬆橫掃所有網紅零食。
可如今,當新消費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罐頭的身影卻早已消失在歲月的洪流裡。
神壇“跌落”?九十年代,國內的罐頭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一種奢侈產物。有一則流傳甚廣的商業傳奇就與罐頭有關,前首富曾經用500車罐頭換回前蘇聯4架飛機,中國罐頭最鼎盛的時代,能在國際貿易中發揮關鍵作用。
彼時罐頭行業屬於熱門領域,國內光頭部罐頭廠就有四五十家,譬如上海梅林罐頭廠、哈爾濱松江罐頭廠、錦州罐頭廠、煙臺罐頭廠、天津罐頭廠……就連國內糧油進口總公司也有專門的罐頭部門,上海梅林罐頭廠的產品類別能高達200多種。
在生活情調感最強的老上海,罐頭與咖啡幾乎可以平分秋色。據悉,罐頭是老上海人送禮的必備佳品,從前女婿上門要拎四式禮品,除了香菸、咖啡、外國火腿,罐頭也必須佔據一席之位。跟咖啡一樣,上海人的罐頭情節逐漸由消費品演繹成一種文化。
但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鮮飲食的觀念日復一日地衝擊著罐頭市場,消費者對於裝在聽頭裡的食物漸漸嗤之以鼻。事實上,國內如此龐大的罐頭市場,一直都缺失本土消費的關鍵助力,反而是海外需求高居不下。
《中國罐頭十年志》顯示,1995年到2004年這十年間,巔峰時期罐頭出口總量能夠達到此前50多年出口總額的45%以上。我國的罐頭行業也從2012年的929.88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300萬噸以上,年平均增長超過8%,供應了全球1/4的需求。
國人對罐頭食品的牴觸情緒有多強?2003年,“世衛組織公佈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裡,罐頭食品赫然在列。即便在特殊時期,全球都囤貨氾濫的當下,大洋兩岸的罐頭境遇也截然相反。
尼爾森資料顯示,2020年美國肉類、鷹嘴豆、吞拿魚罐頭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1.8%、25.6%、24.9%;德國罐裝蔬菜的銷售量大漲80%,水果罐頭也漲了70%,而國內仍然是新鮮飲食的天下,麵粉、蔬菜、肉類的增幅在50%到100%。
為了活躍起罐頭消費,國內掀起過很多次罐頭“拯救計劃”,比如“中國罐頭行業品牌打造三年專項行動計劃”就橫空出世,似乎都收效甚微。反觀國外,罐頭文化似乎從未消亡。2018年,《罐頭:一部美國公眾的食品安全史》被收入全球的“加大飲食文化”書系,還獲得飲食人文研究界大獎“詹姆斯·比爾德烹飪書籍獎”。
可想而知,過度依賴海外市場,給國內龐大的罐頭行業埋下了一顆暗雷。比如在2020年,中國罐頭出口數量就大幅度下滑,華經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罐頭出口數量為1992411噸,相比2020年同期減少了199090噸,同比下降9%。
相對應地,截止到2021年7月我國規模以上罐頭食品製造企業營業收入645.8億元,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30.1億元,同比增長只有0.7%。轟轟烈烈的罐頭拯救行動還在繼續,只是消費者並不想為此買單。
致命的“罐子”童年記憶裡,總有幾個晶瑩剔透的玻璃罐子藏在奶奶家的紅木櫥櫃上,遠遠地被束之高閣,透過塵埃跳躍的光線,可以看到澄黃色的果肉安逸地浸在糖水中,只有生病才能小心翼翼地吃一口,提起國內的罐頭製造,光包裝造型就能寫一部編年史。
早期,525克的玻璃瓶是罐頭裡的頂流,後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小容量顯然滿足不了吃貨們的胃口,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新款造型,例如真心880收腰瓶型,林家鋪子的雙耳瓶型,以及味品堂的950大肚羅漢瓶型。
罐頭包裝的變遷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對行業興衰的潛在折射。九十年代,一個沉甸甸的玻璃罐頭是走親訪友時的面子象徵,可時至今日,市面上玻璃罐頭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鐵罐、鋁罐甚至塑膠罐。
除了幾大傳統品牌,林家鋪子、網紅零食“三兄弟”三隻松鼠、百草味以及良品鋪子的罐頭產品都不見玻璃罐的蹤跡。玻璃罐逐漸退出罐頭舞臺的原因很直白,事實上,比起罐頭裡的東西,罐子的成本或許才更勝一籌。
以被頻傳上市的“歡樂家”為例,2017年到2019年,歡樂家營業成本中分別有80.8%、79.55%、78.01%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中包括生榨椰肉汁、鮮果等主要原材料,白砂糖等輔助原材料,以及瓶、蓋、紙箱等各類包裝材料。
在全部直接材料中,歡樂家的主要原材料平均佔成本22.57%,輔助原材料佔18.53%,而包裝材料卻要佔到36.91%。根據調查,傳統玻璃罐的採購成本的確比金屬、塑膠都要高,塑膠蓋和塑膠瓶的採購單價分別為0.08元/個、0.39元/個,而玻璃罐頭蓋和罐頭瓶的採購單價則達到0.15元/個和0.43元/個,再加上罐頭商標,罐頭的包材成本大約是0.61元/個,包裝紙箱則是1.35元/個。
再者,玻璃的運輸成本也是導致其淡出罐頭市場的一個關鍵原因,一個500ml的金屬罐重量大約是20-40g,而一個500ml的玻璃罐卻重達200-350g。至於原材料,水果則是最經不起推敲的,歡樂家的水果、果瓣的採購單價分別只有1.81元/千克和3.78元/千克。
如果是地方經濟,周邊水果產業發達,這部分成本只會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罐頭行業真正要考慮的從來不是該裝什麼,特別是水果類。一般罐頭食品內固形物含量45%~65%,剩下一多半分別是生活飲用水、白砂糖和食品新增劑。而食品新增劑的價格達到37.1元/千克,歡樂家全年的採購金額裡,糖類以8105.55元位居原材料成本首位。
星光荏苒,壓垮記憶裡玻璃罐頭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中多。
無力追趕新消費罐頭突然在網路世界裡死灰復燃,與罐頭文化濃郁的上海無關,與產量龐大的山東也無關,而是賴於東北吃貨們的推波助瀾。
知乎上有個關於東北的罐頭段子:在遙遠的黑土地上,“黃桃罐頭神”創造東北大陸一共用了七天時間,第一天創造喊麥,第二天創造社會搖,第三天創造燒烤,第四天創造金鍊子和白貂,第五天創造東北人,第六天問東北人“你瞅啥”,第七天休息,給每個東北人一罐黃桃罐頭。
從今年2月份,“黃桃罐頭”的百度指數便直接上升,諮詢指數單日最高在2022年2月23日那天,數值達到2500。根據不完全統計,黃桃罐頭曾經在一段時間內三次衝上微博熱搜,東北在社交平臺上一貫有文藝復興的流量基因,迴圈過《野狼disco》《漠河舞廳》,似乎誰也無法拒絕黃桃罐頭。
坦白來講,當新消費在資本浪潮裡激起千堆雪,汽水、雪糕、堅果可以燎原消費市場,大白兔、衛龍也能輕鬆憑藉童年濾鏡分得一杯羹時,最有資格炒作情懷的罐頭卻遲遲在掉隊,這不免令人唏噓。
沒辦法,在年輕人眼裡,罐頭從裡到外呈現出的消費價值都已逐漸過時,他們需要的是上百元一斤的車釐子,朋友圈擔任頂流的榴蓮、小資輕食牛油果……浸泡在糖水與新增劑裡的水果在當前的消費環境裡,彷彿應該永遠封存在時光裡。
望著前方奔騰而過的新消費大部隊,說罐頭不著急是假的。就目前來看,整個罐頭行業都在奮力追逐年輕人。比如歡樂家,2020年3月代言合同到期後,歡樂家就直接將代言人換成了年輕路人緣更好的楊冪,代言費達到1700萬。
緊接著4月份,楊冪聯手李佳琦直播帶貨,當晚相關詞條就登上微博熱搜榜,楊冪在直播中試吃的黃桃罐頭也當即秒空。林家鋪子則重點佈局小紅書,截至目前為止,小紅書上有6000多篇相關筆記,4000多件相關商品,甚至還跟上“無糖”步伐,推出一款零脂黃桃罐頭,淘寶官方店粉絲有70多萬。
可這個行業畢竟蠻荒生長了幾十年,一時間從超市貨架難以快速移動到新消費前沿,比起直播帶貨,網紅種草,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還是經銷商,2018至2020年,歡樂家經銷收入分別為13.30億元、13.89億元和11.93億元,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均超過九成。
此外,東北文化帶火了黃桃罐頭,其他罐頭品類卻依舊只能望洋興嘆。歡樂家的罐頭產品幾乎全靠橘子罐頭和黃桃罐頭支撐,二者分別佔到營收11.56%和10.64%,其餘種類合起來才只有13.68%,林家鋪子2020年上半年,水果罐頭收入增速也超過五成。
東北人救不了罐頭,這是事實,如此而已。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