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飯人”火了之後,南方吃貨有點懵:為啥只吃米飯,不加菜嗎?
乾飯人,乾飯魂。
乾飯人吃飯得用盆!
……
最近一首《乾飯人之歌》火遍網路,也傳遍了大江南北,大家在曬美食照片的同時,往往愛配上“乾飯人”、“乾飯魂”、“乾飯人都是人上人”之類的文案。
各種梗是層出不窮,本意是為了體現“乾飯人”一族的放蕩與灑脫,但傳播面實在太過廣泛,在飲食文化差異巨大的南北方,也對其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
北方吃貨表示:
飯就是飯,無論是米飯、麵條、饅頭、雞蛋湯,還是各類炒菜,都可以統稱為“吃飯”。
相較之下,南方吃貨就有點懵了:
飯單指的是“蒸熟的大米”,吃麵條就說吃麵,吃飯就是吃飯,並不能相提並論,為什麼只“乾飯”,不加個青菜能吃下去嗎?
不得不說,南方吃貨這種理解方式,還是比較“嚴謹”的。
這個要從南北方的地理、氣候說起,從廣義上講,我國的南北方區分,是以“秦嶺-淮河”為界,也就是江、浙、滬、雲、貴、川、贛和兩湖兩廣省份。
而受氣候影響,南方水域充沛,河流分佈廣泛,耕地多是“水田”,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
這種環境下,造成的最直觀影響,就是“米飯”成為了主食,所以南方人眼裡的“飯”,就是用來特指“米飯”——主食為米飯,就叫“吃飯”,為面則是“吃麵”。
反觀北方地區,相對來說乾燥、少雨,大部分地區並不適合水稻的種植,多是以小麥、玉米、穀子(小米)、番薯、土豆等各類雜糧為主,品種較為豐富。
不管是包子、饅頭、麵條還是米飯,一切食物都統稱為“飯”,很多地區熟人碰面,先問“吃飯了沒”,這指的就是早、中、午飯。
只有在“繼續聊下去”時,才有可能把“清單”列出來——“今兒中午包的韭菜包子,喝的小米粥,就著醃黃瓜吃的”。
一個“飯”字,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可謂是完美體現出北方人的粗獷,和南方人的細膩,在飲食風格上,“南米北面”也已經成了大家最基本的印象。
但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的吃貨們,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刻板”。
雖然“米飯”才是飯,但真到了用餐時間,還是會用“一起去吃飯”來交流,這裡就包括了“麵條”、“餛飩”、“米粉”等一系列食物。
中國地大物博,所衍生出的不同飲食文化,仔細想來,也煞是有趣。
這種差異也不僅僅是體現在“飯”上,例如廣東周邊就有“豬手、豬腳”之分,而到了北方地區,就統稱為“豬蹄”。
還有最經典的“青菜之爭”,在南方人眼裡,只有這一盤中全是“莧菜、油麥、生菜、筍尖”等蔬菜,才能稱得上是青菜。
而到了北方——哦,想吃青菜呀,老闆來份“排骨燉豆角”……
·END·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專注美食多年,歡迎關注,帶給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