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出版的《天父詩》,記錄了洪秀全對“娘娘”們的處罰,包括“三年不發新衣”、罰餓、關黑屋子、杖責、砍手足、“煲糯米”(點天燈活活燒死)、砍頭等等。而詩中提到“爺爺怒養殺三人”,顯然至少在1857年之前,就有三位“娘娘”被洪秀全處死。洪秀全為人暴虐。他還未當天王時,就經常將妻子“打生打死”(打得要死)。進了南京後,他在所作的《天父詩》中,反反覆覆地說,惹他發火就是死罪,他發火就要殺人,眾人要一齊跪求息怒,“不求莫怪亮(火)連天”。
幾乎所有記載都稱洪秀全脾氣暴躁,喜怒無常。連他自己也直認不諱,他和后妃們的關係相當緊張。早在金田時代,他就時常和新娶來的妻妾們發生衝突,以至於楊秀清、蕭朝貴不得不假託天父天兄下凡,以“雲中雪飛”(砍頭)的極刑,威脅“眾小嬸”不得“嫌棄怠慢”洪秀全。
李自成與洪秀全為什麼沒能成功建立一個王朝
研究王朝的歷史,我們不能忘了李自成、洪秀全等人,他們與劉邦、朱元璋等有著同樣的出身,也有著同樣的志向,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新王朝的開國帝王。但為什麼他們卻功敗垂成呢?
顯然,管理能力的缺乏使他們無法面對即將到來的勝利,結果還是以“賊”的身份出現在史書中!
實際上,從李自成進北京時的帝王做派(進京前要求前鋒軍隊先清理皇宮,然後浩浩蕩蕩進入皇宮,儼然是開國帝王)就可以看出,他已經不是那個“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闖王了。當時,文臣之首牛金星做起了太平宰相的夢,他每日忙的是籌備登基大典,招攬門生,開科選舉,完全陶醉在被人山呼海擁、諛詞滾滾的氛圍中。劉宗敏等武將則開始論功行賞,每日只知狎妓取樂,不思進取,忘了極大的威脅仍然存在,明朝還有半壁江山沒有打下來。
李自成治下群臣中,頭腦最清醒的是制將軍李巖。在眾人皆醉的時刻,他以難得的清醒和理性與李自成有這樣一段對話。
當李自成問及李巖如何經略新王朝的時候,李巖直言不諱地說了四條意見:
第一,請主上退居到普通的宮殿去,修整、清理完畢後再擇日進入新宮殿。
第二,對貪官追贓要嚴格按照條律進行,十惡不赦者殺,對於那些罪過較輕者可以不予追究,對於那些清廉的官員更不要追究,以爭取他們的支援。
第三,各營兵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聽候調遣。主上要施以仁愛,讓天下看到新帝王的恩惠。一切軍兵不宜借住民房,免失民望。
第四,前朝(明朝)的各地軍隊官員處於觀望態度,有的則正欲興兵復仇,因此,主上不必興師相對,可以先去招撫,許以侯封,仍以大國封明太子,令其奉祀宗廟,俾世朝貢,與國同休,則一統之基可成,而干戈之亂可息矣。
應該說,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建國意見,基本上是參照了以往歷代帝王建國的做法,而且重點考慮到了當下的形勢!
然而李自成聽後,心中大為不快。一方面是自己已經坐在皇帝寶座上,還要主動搬出去,儘管是一時的,但還是有些惱火;另一方面自己正在享受著復仇的快感,要對那些在他看來理應受到嚴懲的官員網開一面,實在是有些心有不甘。何況,他手下的兄弟們已經開始行動了,要讓他們停下手來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甚至有可能影響自己在兄弟們心中的威信。
於是,李自成只是輕輕地說了一聲:“知道了。”之後便沒有了任何下文。李巖的失望可想而知。
李自成從入京到被迫出走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完全是其咎由自取。而當他認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時候,已經為時過晚了!
二百年之後的洪秀全幾乎是李自成的翻版,不過,李自成好歹是打進了皇帝的京城,而洪秀全只打到南京,也就是打下清王朝不到一半的疆土後,就開始做起了皇帝夢。
洪秀全在中國王朝更迭的歷史上有些特殊性:一是第一次藉助於西方的宗教力量來對抗中國傳統的專制文化;二是有著比以往任何王朝創始人、農民起義軍將領都更加完備的理論指導;三是還沒有將對手打倒就開始做皇帝,甚至比當任皇帝還奢靡!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連考了四次都沒有考中秀才的洪秀全發誓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了。他苦思多日後創立了拜上帝會,以“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作號召,在南中國地區掀起了清王朝時期規模最大、最有可能取代這一王朝的農民起義。可是在剛剛取得小小的勝利後,洪秀全就認為半壁江山到手,大局已定,開始當太平天子了。
在攻克南京前17天,洪秀全就在蕪湖江面的“龍舟”上突然頒發了一道嚴分男女界限的詔令:“女理內事,外事非宜所聞。”還用四個“斬不赦”限制身邊的婦女與外界聯絡。攻克南京以後,跟隨天王的婦女都要用紗巾蒙面,一進入天王府就被禁錮起來,與外界完全隔絕。
從歷史記載看,洪秀全似乎早就對后妃成群的帝王宮廷生活很迷戀。他創立拜上帝會的時候,自稱在天上有一房“正月宮娘娘”,所以把他的妻子稱為“又正月宮”。據說,金田起義的時候,他已經有了美妃15人;一年後在廣西永安圍城戰中,洪秀全就有了36個女人;打出廣西以後,到了湖南道州,他又接納何貢生“進獻”的美女4人;佔領武昌以後,一次性就選了民間女子“有殊色者六十人”。到了南京以後,洪秀全到底有多少個美女更是難以統計!
“幼天王”洪天貴福於1864年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被俘後,曾寫了一份供詞,開頭自我介紹說:“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他有88個妃子,在我9歲時就給了我4個妻子……”問題在於,僅僅擁有這麼多的后妃還是次要的,洪秀全對於后妃的殘酷管理才是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史載,至少有三個天王府的女人因為捱打的時候喊冤不認錯而被殺,被殺的人當中,有一個人至死不認錯,還頂撞了天王,最後居然受到五馬分屍的酷刑。
眼光短視、胸無大志、爭權奪利的內訌、荒淫享樂終於導致了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給洪秀全以及太平天國事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一時內無令人威服的領導團隊,外無威震三軍的將軍。儘管李秀成、陳玉成等人已經崛起,但是他們的威望還不足以統率三軍,特別是他們之間的相互不服氣也難以形成合力。
正當太平天國無佐政之人的時候,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於1859年4月來到了天京。這位38歲的中年人不僅才華出眾,而且相貌驚人,還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洪秀全以隆重的典禮歡迎這位同族兄弟。當晚,他們二人促膝談心,抵足而眠。洪秀全見洪仁玕胸懷大志,腹有良謀,便加封他為“幹天福”之職,三天後又封義爵,加中軍主將。先後不到20天,洪仁玕竟一步登天,成了太平天國的第二號領袖。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後,洪仁玕看到了太平天國的危機,與洪秀全進行了一場深刻的對話:“天國幾經動亂,人心改變,政事不一,元氣大傷。官場舞弊成風,官兵鬥志渙散。致使人心不一,團結不固,普遍存在‘結盟聯黨’的壞風氣。”洪秀全點頭稱是。
洪仁玕又說:“臣發現,我朝官場中,下有自固之術,私有倚恃之端,外為假公濟私之舉,內藏弱本強末之弊。”洪秀全對此很認同,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洪仁玕說:“臣以為,天王要隨時發現人才,重用人才,及時封賞有功人員,不必吝惜王位與要職。只有這樣,當臣子的才能心悅誠服,為天王效忠,為天國盡命。”
“好,愛卿言之有理,朕立刻著手去辦。”
洪秀全倒是乾脆,馬上將李世賢封侍王,蒙德恩封贊王,楊輔清封輔王,林紹璋封章王。同時,還嚴懲了一批貪官汙吏,加強了中央領導權。
因太平天國的懲罰制度過於嚴苛,洪仁玕提出了“勿殺”的主張:“蓋謂天父有賞罰於來生,人無生殺於今世,然天王為天父所命以主理世人,下有不法,上不可無刑。是知遭刑者,非人殺之,是彼自縛以求天父罰之耳。雖然,為人上者,不可不親身教導之也。”並認為:“國家以法制為先,法制以遵行為要,能遵行而後有法制,有法制而後有國家,此千秋不易之大經。”
對這些言論,洪秀全在表面上予以讚賞,但是牽涉到自己利益和權力的時候,他又表現出了對洪仁玕的不信任。於是,凡是強化中央權力的都得到了很快的實施,而凡是涉及最高權威和生活的都沒有任何變化,結果當然難以改變失敗的命運!
無論是李自成還是洪秀全,實際上都是有機會成為新一代帝王的,甚至他們已經摸到了皇位的椅子,但是,就在這種關鍵時刻,一種開國帝王所必要的素質發揮了作用:周文王可以心態很平和地等待機會,劉邦可以很坦然地離開咸陽秦宮,李淵及李世民父子在推翻隋朝之前始終封隋煬帝的兒子為隋帝……這種動作看起來很平常,實際上卻是關鍵時刻的關鍵成功素質!不是所有有能力革命、有能力打天下的人都能夠成為開國帝王或者能夠將王朝持續的,只有那些懂得去管理這個王朝、懂得讓它持續的人,才能成為王朝的統治者。
這些帝王與領袖之所以有成敗之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的關注點不同,關注了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實際上,成功王朝的建立者和統治者都無一例外地將關注持續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時時刻刻警醒自己是不是一直關注這個目標。這就是古代王朝鬥爭中的管理哲學,沒有做好的領袖就是忘記了管理的目的,或者是缺乏管理思維。
李自成生死之謎:滿清與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級
李自成逃禪石門夾山一說,流傳極廣。湖南省的石門縣古稱澧陽,又稱澧州。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傳》一文稱,李自成兵敗,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夾山即夾山寺,該寺位於石門縣東15公里的三板橋,是一座唐代古剎,也就是本文一開始講到的那個地方。寺內遺有與此說相關的一些碑記塔銘、詩文殘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宮廷玉器在內的許多遺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諸多文物。這些無疑構成了此說的有力佐證。
何的說法也是有關“闖王”出家的最早記載。據言,何曾到夾山進行考察,見到了一位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陝西人的70歲老和尚,他告訴何,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初年來寺的,並取出其畫像。據說畫上人酷似史書所記李自成的模樣。有人根據李自成曾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後又稱“新順王”,斷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點,是為隱諱。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發現的骨灰和磚刻《塔銘》,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關文物,都與何之文相印證。據持此說法的人推測,“野拂”就是李過,李過就是李自成的親侄兒李錦,由此可證,被野拂精心侍奉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夾山寺裡還發現了記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夾山靈泉禪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夾山靈泉寺碑壇》(道光碑)及密藏牆洞的《支那撰述》、詠梅殘版和野拂撰文殘碑、野拂墓碑、闖王令牌、臨澧蔣家傳世文物、6枚“永昌通寶”銅幣、7個“西安王”銅馬鈴,更有夾山寺地道地宮密室發現的石雕龜形敕印。敕與詔一樣,都只有君王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敕和詔的。敕印與奉天玉詔這一切似乎進一步證實了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實。
持此說的另一依據是從戰略推理上得出來的,認為李自成去當和尚,是為情勢之所迫,是為了聯明抗清。當時,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的主要敵人,已經不再是明朝的勢力,而換成了氣勢洶洶的清軍。抗清已成為了當務之急。聯合國內的其他武裝力量便也顯得舉足輕重了。當時可以聯合抗清的,只有唐王朱聿鍵手下的湖南何騰蛟。但與何騰蛟談判,部隊必須交何指揮,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則是皇帝,這在情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況且,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深恐唐王不能諒解。於是,李自成遂採取假死、隱居的做法,巧妙地迴避了矛盾,讓皇后高氏和李過出面與何騰蛟聯合,共同抗清。
然而,反對“逃禪說”的學者認為此說是經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雖然確有其人,但據塔銘記載,奉天玉曾歷經清要。何為清要?《朝野類要》卷二曰:“職慢位顯謂之清,職緊位顯謂之要,二者兼之,謂之清要。”李自成則與清、要毫無干係,塔銘的作者劉萱為明朝遺臣,他是忠於大明朝的,怎能為農民領袖李自成寫銘記功呢?這是無法理解的。況且,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縣新發現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權閹……也逐寇林……方期恢復中原”等詞句,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對奉天玉和尚事謹慎的態度也說明他們之間關係的密切,同時說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遺臣。有記載說,奉天玉乃是順治年間從四川到石門縣夾山寺的雲遊和尚,他初到夾山,見古剎破敗,便拋頭露面、沿門托缽,求乞多方支援,以修復寺廟。若果然是自成逃禪隱居於此,怎能如此張揚,不懂得保密呢!
其實在四月下旬,大順軍主力行進到距離江西九江不遠的地方就被清軍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戰之後,清軍攻入了大順軍的老營,將汝侯劉宗敏、軍師宋獻策、李自成的兩位叔父(趙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將領家屬俘獲。這一突然事變使得大順軍將士計程車氣大沮。由於清軍已經追擊到九江一帶,大順軍東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長江下游被截斷,因為這時清軍的東路豫王多鐸部正在取道河南歸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隨時有可能回師而上對大順軍實施包圍。李自成於是很敏銳地覺察出這一點,改變戰略,掉過頭來準備穿過江西北部轉入湖南。於是在途經湖北通山縣和江西寧州(今修水縣)交界的九宮山下的時候,李自成本人發生了意外。這一幕一定是驚心動魄的場面,在明、清兩方的文書裡面則都有記載。南明的五省總督何騰蛟在隆武元年所寫的《逆闖伏誅疏》中就說:
“臣揣闖逆知左兵南逞,勢必窺楚,即飛檄道臣傅上瑞、章曠,推官趙廷璧、姚繼舜,咸寧知縣陳鶴齡等,聯絡鄉勇以待。闖果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霪雨連旬,闖逆困於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闖逆居鄂兩日,忽狂風驟起,對面不見,闖心驚疑,懼清之躡其後也,即拔賊營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盤踞湖南耳。天意亡闖,以二十八騎登九宮山為窺伺計。不意伏兵四起,截殺於亂刃之下。相隨偽參將張雙喜系闖逆義男,僅得馳馬先逸。而闖逆之劉伴當飛騎追呼曰:‘李萬歲爺被鄉兵殺死馬下,二十八騎無一存者。'一時賊黨聞之,滿營聚哭。及臣撫劉體仁、郝搖旗於湘陰,撫袁宗第、藺養成於長沙,撫王進才、牛有勇於新牆,無不眾口同辭。營內有臣晉豫舊治之子衿氓隸,亦無不眾口同辭也。張參將久住湘陰,郝搖旗現在臣標,時時道臣逆闖之死狀。嗣後大行兇問至(指弘光帝被清軍俘獲),剿撫道阻音絕,無復得其首級報驗。今日逆首已泥,誤死於鄉兵,而鄉兵初不知也。使鄉兵知其為闖,氣反不壯,未必遂能剪滅,而致弩刃之交加,為千古大快也。自逆闖死,而闖二十餘萬之眾初為逆闖悲號,既而自悔自艾亦自失,遂就戎索於臣。逆闖若不死,此二十萬之眾,偽侯偽伯不相上下,臣亦安得以空拳徒手操縱自如乎?”
何騰蛟的這份奏疏是關於李自成犧牲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下的最原始文獻之一。由於幾個月以後李自成的部將接受了他的節制,他有充分的條件從大順軍將領及士兵的口中獲悉李自成犧牲的經過。
而清軍負責追擊李自成的統帥阿濟格也向清廷報告了李自成的死訊。他說,大順軍在九江地區失利後,盡力窮竄入九宮山。他們在山中到處搜尋,也沒有找到李自成。降卒和被擒的大順軍士兵都說李自成逃走時被村民圍困,不能逃脫,自縊而死了。於是找了認識李自成的人去認屍,但是屍體腐爛,無法辨認。李自成是死是活,還得繼續察訪。
阿濟格的奏疏在主要情節上(時間、地點和犧牲經過)同何騰蛟的報告相一致,因為他的訊息也是由當時原屬於大順軍的兵卒所提供的,也具有相當的準確性。
清初的史家費密在其所著《荒書》中對李自成犧牲的經過作了如下的描寫:
“大清追李自成至湖廣。自成尚有賊兵三萬人,令他賊統之,由興國州遊屯至江西。自成親隨十八騎由通山縣過九宮山嶺即江西界。山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散。自成獨行至小月山牛脊嶺,會大雨,自成拉馬登嶺。山民程九伯者下與自成手搏,遂輾轉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殺之,刀血漬,又經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鏟殺自成,不知其為闖賊也。武昌已係大清總督,自成之親隨十八騎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縣,九伯不敢出認。縣官親入山諭以所殺者流賊李自成,獎其有功。九伯始往見總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經歷。”
費密的這段記載相當詳細,文中提到的牛脊嶺則的確是當地的地名,而程九伯也確有其人,康熙四年《通山縣誌》有他的小傳:“程九伯,六都人,順治二年五月闖賊萬餘人至縣,蹂躪燒殺為虐,民無寧處。九伯聚眾,圍殺賊首於小源口。”另查《德安府志》職官志“國朝經歷”條下第一人即“陳九伯,通山人,順治二年任”。姓名雖稍誤,但也證明程九伯確實得到了清政府的獎賞。
根據上面列舉的史料,基本可以斷定李自成已經過世了。但是為什麼清廷和南明當時還要懷疑李自成的死訊呢?
其實多爾袞剛收到阿濟格關於李自成困死九宮山的奏疏時是相信的,他曾鄭重其事地告祭天地太廟,宣諭中外。地方官員也紛紛上表慶賀。可是,就在阿濟格班師回朝的途中,得到了大順軍重現江西的情報。由於阿濟格並沒有取得李自成的首級為驗,多爾袞因此就開始懷疑李自成的死訊不可靠。七月二十日,他派人對即將進京的阿濟格大加呵責。因為李自成犧牲以後他直接統率的那支大順軍主力確實進入了江西寧州、瑞昌一帶。考慮到明清文獻中“闖賊”一詞既可指李自成本人也可指李自成起義軍,因大順軍在江西而產生自成遁走江西的誤傳並不奇怪。所以說,所謂“自成生死終未有實據雲”,“實據”其實應該就是指自成的首級了,這是清廷方面一直沒有得到的,產生懷疑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和清廷的情況相類似,李自成的死訊在南明的隆武朝廷裡也激起了波瀾。何騰蛟上奏自成身亡的經過情形以後,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鍵“大喜,立拜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封定興伯,仍督師”。儘管何騰蛟關於李自成死於九宮山團練之手的訊息直接得自跟隨李自成的許多大順軍將領,其中甚至包括了李自成犧牲時就在身旁的養子張鼐,應當說是相當可靠的。但是,由於何騰蛟也未能獻上李自成的首級,隆武朝廷內部表示懷疑的便大有人在。右副都御史郭維經就曾經上書,認為李自成死於九宮山,五月死的,這些都是傳言,而且是等到七月他的部下投降何騰蛟時才知道的,又是過了年以後上報的。就這樣行大賞,似乎不太合適吧。況且李自成是生是死,是死在誰的手裡都不知道。萬一哪天殺李自成的人提著李自成的頭來請賞,真不知道何騰蛟該怎麼解釋?而且萬一李自成沒死,以後在哪個地方出現了,到那時,皇上您可怎麼辦哪?這麼一說,朱聿健也起了疑心,讓何騰蛟再報一次,然後再宣佈這一捷報。在這種情況下,何騰蛟又第二次上疏辨明“闖死確有實據,闖級未敢扶同,謹據實回奏”(即《逆闖伏誅疏》)。
這樣,明、清雙方雖然分別得到了李自成犧牲的準確訊息,卻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懷疑。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誰也沒有找到李自成的遺體,所以不敢十分確定。
李自成首級為什麼沒有落入彼此雙方之手呢?原因很簡單。就南明來說,大順軍在安葬了李自成遺體後就轉入江西和湖南,通山縣已屬清軍的勢力範圍。何騰蛟當時在湖南長沙,不大可能派人前往清方控制區去發掘李自成遺體。其次,何騰蛟名為五省軍務總督,實力卻相當有限,只是由於大順軍將領的主動才建立了聯合抗清陣線,“一時驟增兵十餘萬”。即便有可能派軍隊進入通山縣,何騰蛟也絕不敢開罪於實力遠勝於自己嫡系軍隊的大順軍餘部,跑去把李自成遺體挖出來梟首“報驗”。這個道理十分明顯,但他在疏中不便明說,只好含糊其辭地解釋說剿撫道阻音絕,沒法拿到他的首級報驗。
至於阿濟格未能取得李自成首級的原因,大約是由於時間相隔稍久,農曆五月以後南方天氣已相當炎熱,“屍朽莫辨”也是完全可能的。上引康熙《通山縣誌》記載大順軍在領袖犧牲後曾對當地的地主武裝實行報復性打擊,殺了幾千人。而清政府真正弄清楚李自成被害的具體情節,還是在順治二年(1645)七月十五日江西湖廣等八省總督佟養和上任後,“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縣”,才找到殺害李自成的兇手程九伯。阿濟格向清廷奏報的時候還沒有找到這個線索,他派去實地查驗的人在幾千具朽屍當中瞎轉,無法取得實證就毫不足怪了。
總之“闖王”李自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千古少有的傳奇英雄,他發動和長期堅持的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推翻了盛極一時的明王朝,但他卻敗在關外新興的北方少數民族--滿族所建立的清廷之下。無論是失誤也好,即使有天生缺憾也罷,由於當世、後世都對於這次起義和與這次起義有關的歷史資料的禁燬,致使我們今天對李自成一生中的許多問題已不可能充分地瞭解了。因此關於李自成失敗後,直到最後歸宿的疑案,至今也同樣真相難明,雖然各方面各執一詞,但諸多的記載與傳說,還是有待於進一步去澄清和發現。
李自成處在幾方勢力的糾葛中,於明於清似乎他都不得不死,也好讓出師之人有了回覆主子的理由,否則無法向各自的主子證明大順已去,平叛成功。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之下,他仍存在不死的可能性。明清兩方派出的平叛大軍都急於向主子結案,他的軍隊被滅就是一個絕大的戰績,無法東山再起也可以說就等於李自成已死。這樣,也就可以給出李自成出家的機會,事實上,也只有出家才符合情理。其實,被殺也好,出家也好,李自成以一介平民出身,肩扛反明大旗,且能進京稱帝,已然令人驚歎。可惜,他這個皇帝只當了14天。
帝國龍脈:李自成和崇禎帝互斷龍脈之謎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禎皇帝,建立了大順政權,但不久農民起義軍就在吳三桂和滿清軍隊的聯合夾擊下敗亡,李自成也死於非命。有人說李自成和崇禎的兩敗俱傷是因為互斷了對方的龍脈,才使滿清的多爾袞撿了一個大便宜,這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明皇族朱氏的龍脈之說,據《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紹,朱元璋祖居江蘇省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元朝初期,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攜帶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帶,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裡的孫家崗。
王文祿《龍興寺記》記載著這樣一個傳說:楊家墩家有個窪窩,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經常臥於其處。有一次,一個道士路過此處,見了這個地勢說:“葬於此處,後代可出天子。”
道士的徒弟追問原因,道士說:“你若是不信,就拿個枯樹枝栽在這兒,十天之內就能起死復生”,朱初一偷偷試驗了一下,果真如此,於是把道士的話告訴了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十年後,泰定四年(1327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於此。半年後,朱世珍妻陳氏即懷了朱元璋。
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一路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帶領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楊家墩,開始修建祖陵。以後陸續增修,經過28年,耗費大量資金,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楊家墩改稱明祖陵。李自成攻破此處後,為了破壞明朝的龍脈,將明祖陵破壞的一塌糊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打擊李自成起義軍,崇禎皇帝竟然也派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墳。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人,從小苦大仇深,和一些窮苦百姓參加了高迎祥領導的起義軍。後來因為作戰勇敢和有智慧,得到高迎祥的賞識,最後,接替高迎祥成為起義軍首領,所到之處,百姓雲集響應,一時間朱家天下搖搖欲墜,李氏“帝王之相”隱隱可見。
當此之時,崇禎帝不知聽了何人建議,希冀用伐掘李自成祖墳的辦法斷其“龍脈”,洩其“王氣”,以使“賊勢當自破矣”,從而挽大廈於將倒。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禎皇帝密旨的陝西總督汪喬年命延安府米脂縣縣令邊大綬等人進山尋找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
事先,邊大綬找到了曾參與埋葬的李自成的同鄉李誠。經過拷訓,李誠給邊大綬提供:“記得李闖祖父下葬掘土時,地下面有三個空穴,其中的一個空穴尚發現有一隻黑碗,當時用土填了兩個空穴,在其中一穴安葬,並用黑油點燈放在墓內棺前。因此,只要找到那個置有黑碗的墳墓,便是李闖的祖墳。”
根據李誠提供的線索,邊大綬立刻下令尋找,但是,一連掘了數座墳,未見黑碗。到天晚,難以下山,他們坐在李自成舊窯中烤火。翌日凌晨,他們又挖了數家墳冢,到了正午時分。果然在一墓中發現黑碗,照李誠所說它必然是李自成祖父的墳墓了。挖出來的骷髏如黑墨,額骨上長出了六七寸長的白毛,狀極恐怖。
在李自成祖父墳的左側下方還有一座墳墓,據李誠指認它是李自成父守忠之墓。墓的正頂長有一棵榆樹,粗如臂膀,枝葉詭異,邊大綬命人砍下榆樹,不料樹倒墓開。墓中竟蟠著一條白蛇,“長尺有二寸,頭角嶄然”,役卒上前捕捉,將蛇置於練總郝光正行裝袋內。
役卒把棺木開啟後,只見所有的骨節都變成青銅色的綠色,額骨上也有六七寸長的白毛。其餘七八座墓中骷髏上也都有白毛。邊大綬為了斷李自成的“龍脈”,還派人在舊址上邊的大小堖之間挖下寬二十米、深五米的大壕,他命人將骨骸“聚火燒化”,並把周圍“大小樹木一千三百餘棵悉數斫伐”。
挖李自成祖墳的全過程,邊大綬詳細記錄在了向陝西督軍汪喬年呈報的《塘報》中,陝西督軍汪喬年得知後,嘉獎邊大綬:“據來報,知闖王墓已開,可以制賊死命。他日功成,定當首敘以酬。”
然而,崇禎皇帝的這一招並不奏效,就在前一年,李自成的農民軍在河南攻城破邑,所向披靡,並進逼潼關、直指西安,結果是眾所周知的:兩年後李自成攻佔北京城,崇禎跑到皇宮北面的萬歲山投繯自盡。
李自成與崇禎在挖龍脈上兩敗俱傷,這也成就了清軍將領多爾袞。在他的功業基礎上,順治皇帝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開創了大清王朝的歷史篇章。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龍脈軼事
挖祖墳這種陋習之所以在歷史上屢屢上演,主要是因為迷信風水的結果。人們大都相信,一個家族之所以興旺發達,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的家族葬到了一塊風水寶地。相應的,對於帝王家族而言,他們也相信如果他們的祖墳葬在了龍脈上的話,那麼在龍脈的保佑下自己家族的皇位就會千秋萬代。
如果龍脈斷了,或者祖墳被挖了,那麼就意味著自己家族和國家的衰落。所以,在古代,不論是王侯顯貴,還是普通百姓,都相信陵墓風水的存在。
正因為有這樣的心理基礎,所以歷史上才會屢次出現挖祖墳的事件,其目的就是使被挖祖墳的家族從此一敗塗地。
當然,對於挖帝王的祖墳,其政治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從政治和心理上來打擊自己所要反對的帝王。不可否認,挖祖墳的行為和帝王所倡導的道德價值觀是不相符合的,但是在中國古代複雜的歷史背景之下,卻又似乎有著某種合理性。
秦朝一統天下靠霸佔周天子墓穴?
處於西陲的秦國之所以能夠由一個毫不起眼的國家而一統天下,據說是沾了龍脈風水的光。在此基礎上,更為離奇的說法是,秦王佔據了周天子的墓穴,所以才使得秦國從此鴻運當頭,最終得以一統天下。關於這一說法,其背後的“理論依據”便是,考古學家在考察咸陽塬上的“周陵”時,竟然發現西周王陵和戰國秦君墓同穴!
考古隊考察了位於咸陽市城北的“周陵”,並且探明瞭周陵外園牆,南陵和北陵共用的陵園園牆以及兩陵各自的墓道,還發現了6處建築遺址、27座外葬坑、161座陪葬墓。現在的陵墓共有南、北兩座,南陵外形為截錐體(即“覆鬥狀”),平面基本為方形。北陵南距南陵為145.8米,外形基本為截錐體,方錐體略圓,平面基本為方形略圓。兩座墓葬形制均為“亞”字形,在封土四面的中部各有墓道一條,平面均為梯形。
一直以來,人們大都相信“周陵”為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稱,南為周文王之陵,北為周武王之陵。不僅如此,考古人員曾於2004年發現了周公廟遺址群,而且相伴隨著的是出土了一些甲骨文字,價值非凡,也讓考古界更為堅信此處就是西周王陵。
但是,後來隨著新考古成果的不斷髮現,先前所作的推斷似乎又動搖了起來。因為考古隊在陵園內的地表發現了散落的大量殘磚塊、瓦片,並在殘瓦片的外表上還發現有粗繩紋、細繩紋、籃紋以及素面等。根據有關資料推斷,素面圓瓦曾存在於戰國早期,到了戰國中晚期就已經很少了。
結合以往的文獻記載以及此次考古的調查勘探成果,有些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時代應為戰國晚期某代秦王陵,而非傳說中的周王陵。
這些考古專家的理由如下:
第一,歷史上的考古文獻記載傾向於此處是秦王墓。《集解》引《皇覽》曰:“秦武王冢在扶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冢是也。人以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正義》引《括地誌》雲:“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十五里也。”
《皇清經解》引孫星衍《畢陌畢原考》雲:“畢陌在渭水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陽之陵,先諸書甚明,其誤自宋人始。”
第二,根據陵園的佈局分析,這座墓符合秦墓規制。因為墓為東西方向,東西方向的“亞”字字形符合戰國晚期秦王墓的特點。此外,根據陪葬坑內所陳列器物的次序比較混亂等情況來判斷,墓葬應該不是西漢時期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考古過程當中還發現了一些青銅器,根據其紋路等特徵被專家鑑定為戰國晚秦時期的器物。
鑑於以上理由,這些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實應該為“秦悼武王或者秦惠文王”的墓。既然“周陵”並非周王陵墓,那麼周陵到底在哪裡呢?
一般來說,周朝之後的陵一般有封土,歷史文獻對此記載也很多。但是,周王陵則是不樹不封的,而文獻對此也少有記載,因此尋找的難度很大。
所以,綜合分析這幾種情況來看,最大的可能是,最初的墓穴原址是周王的陵墓,因為他們不樹不封,所以戰國時期的秦王又在其上修建了自己的陵墓,由此便造成了同穴的特有歷史現象(對此,我們將在後文中專門介紹)。
隨著問題的日趨明朗,一些風水術士也就有了所謂的佔墓穴討鴻運的說法。而且戰國後期的發展趨勢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偏安一隅的秦國在不佔據天時、地利的情況下,竟然一舉消滅了其他列國而一統天下。如果真是因為陵墓風水的話,那麼秦始皇真應該謝謝他的老祖宗了。
秦始皇改地名斷“王氣”?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總擔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別人給搶了去。當他聽方士說,統治天下者,皆因祖陵葬在龍脈上。於是,為了使他的統治能夠綿延千秋萬代,秦始皇想盡了各種招數在全國各地來挖掘龍脈,以避免有人再度稱王稱帝。
但是卻事與願違,造成了天怒人怨,天下大亂。很快,人們揭竿而起,奮起反秦,秦朝也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短命王朝。
那麼,秦始皇又是如何在各地興師動眾亂挖龍脈的呢?
春秋戰國時代,丹陽是楚國的屬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國江南地帶,並設定會稽郡,管轄今江蘇東南部和浙江東部,丹陽也被改為了雲陽縣。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雲陽縣邑,不知讓秦始皇費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價地來破壞此地的“王氣”。
原來,秦始皇這樣做是有他的原因的。當初,他在東巡路過丹陽境界時,隨從史官便占卜稱:雲陽有“王氣”。因而,秦始皇很是害怕丹陽會出皇帝來爭奪他的江山,所以就立即下旨來破掉丹陽的“風水”。這其中的一個“舉措”,就是將帶有“王氣”的“雲陽”縣名改為“曲阿”。第二個舉措,就是將“會稽馳道”經過丹陽的地段改得彎彎曲曲“截直道使曲”,也就是故意把直道修成彎道,其目的也是為了破丹陽的“王氣”。
這名字也改了,道路也弄完了,但是方士的預言最終還是不幸應驗了。在秦始皇死後的430年(222年),丹陽出了第一位皇帝--三國吳大帝孫權。
孫權原籍浙江富陽,後祖輩移居曲阿(今丹陽司徒鎮),祖父孫鍾在丹陽司徒以種瓜為生,死後被葬於司徒白鶴山,其父孫堅死後被葬于丹陽司徒吳陵港,墓叫“高陵”。到了南朝,丹陽又出了兩代開國皇帝。
其中的一位是蕭道成,字紹伯,小名鬥將,是南朝齊高帝,丹陽訪仙鎮蕭家巷人,享年56歲,死後被葬于丹陽胡橋獅子灣“泰和陵”。另一位便是蕭衍,字叔達,史稱梁武帝,也是丹陽訪仙鎮蕭家巷人,549年在一場大禍中身亡,享年85歲,被葬于丹陽荊林三村巷“修陵”。
項羽一把火是否燒掉秦朝龍脈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國富力強後,自櫟陽遷都至距現咸陽市東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天下十二萬戶富豪遷到此地,設定成帝都,對都城規模,秦始皇一再擴大,並建造“東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萬人,一直到秦朝滅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宮。
在風水學家看來,咸陽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它以九峻山為祖脈,以渭河平原為明堂,以渭水為朱雀,關住了九峻山的來氣而聚成正穴。這樣,咸陽介於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同時,由於九峻山主脈的高大特異,加上秦始皇坐天下於此地,於是秦始皇仿效紫微宮,建造宮室145種,著名的有信宮、甘泉宮、興樂宮等宮殿。
咸陽宮可謂殿宇林立、樓閣相屬、曲廊幽徑、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徵發刑徒七十餘萬人伐運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開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秦始皇還把渭水引入都內,象徵天河,以皇宮標示北極星,告知世人咸陽是帝都,宮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動搖,把整個都城建成一個宇宙圖式。
不僅如此,秦始皇死後把自己的皇陵選擇建在渭河平原東北的臨潼,南依驪山、北跨渭河,形成氣度不凡的皇家氣派。
但是,有人卻說,秦始皇依靠龍脈,附之以阿房宮等宮殿的宏偉設計卻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這是真的嗎?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姓項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封為魯公,在公元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之後“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唐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更是以濃墨重彩地描寫了阿房宮後,無限感慨地歌詠:“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為了尋找項羽火燒秦宮的證據,2002年考古學家來到今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宮遺址上,開始了探索。雖然採用多種先進的裝置和方法,但是,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沒有發現阿房宮被火燒的痕跡。
會不會因為兩千多年過去了,無數次風霜雨雪的侵襲,已經把大火留下的痕跡抹去了呢?為了進行比較,阿房宮考古隊來到了漢代長樂宮的遺址,東漢末年,長樂宮也和漢代其他宮殿一樣,逃不過被焚燬的命運,兩千多年過去了,這裡被火燒過的痕跡卻仍然歷歷在目。
那麼,是不是流傳了兩千年的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的說法不真實呢?
考古學家發現,人們通常所說的阿房宮遺址實際上是阿房宮的前殿遺址,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臺基東西1270米、南北426米,臺基上面西、北、東三面已有夯築土牆,牆頂部有瓦的鋪設;夯土臺基上面沒有建築南牆。三面牆裡面沒有發現秦代文化層和秦代宮殿建築遺蹟。
從路土分佈的情況來看,人們是把夯築臺基用土從南面運到北面,再從北面開始往南逐漸夯築臺基。專家就此大膽地推測,阿房宮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臺基,其他工程尚未動工,阿房宮沒有建成,也沒有像史書記載那樣被項羽放火焚燒!
我們翻看歷史可以發現,《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項羽是對咸陽採取了燒、殺、搶虜的政策,然而這裡並沒有明確提到火燒阿房宮。《史記?項羽本紀》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在這裡也隻字未提火燒阿房宮。火燒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宮殿。《史記》中的另一條記載也從側面證明阿房宮並未建成:“四月,秦二世還至咸陽,曰:'先帝為咸陽朝廷小,故營阿房宮。
為室堂未就,會上崩,罷其作者,復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復作阿房宮。”但是,這年七月陳涉、吳廣就反了。前後就這麼點時間,顯然建不成阿房宮。
既然阿房宮連前殿都沒有建成,前殿夯土臺基上面沒有宮殿建築,項羽也就沒有必要渡過渭河來放火燒一個沒有宮殿建築的夯土臺子,所以傳說認為項羽燒了阿房宮是錯誤的!項羽雖然沒有燒阿房宮,火燒秦始皇依據龍脈所建的咸陽城其他宮殿卻是不爭的事實。
派人挖了李唐祖墳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殺父繼位,成為隋朝的第二代皇帝。登上皇帝寶座以後,隋煬帝本性顯露,對民眾實行殘酷的暴政,激起了天下人的公憤。於是,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其中一支便是太原的李淵家族領導的。
在得知李淵家族反隋的訊息以後,隋煬帝深知李淵家族實力雄厚,他不去反思自己的暴政,反而幻想用挖斷李淵家族龍脈的方式來打擊李氏集團,然而,他不僅沒有找到,還落了個死於非命的下場,真是可悲可嘆。
李淵起兵以後,他向長安民眾“約法十二條”,除此之外,大隋各項苛刻的法令也都被廢除了。當時,隋大臣陰世師、骨儀等按照凡是犯上作亂者都要發掘他的祖墳、汙辱他的祖先的法令,命令京兆尹尋找李淵的五服祖墓所在地,將其全部挖掘開來,並將屍骨拋在野地裡。李淵對此非常痛心,每一提及必定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