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為世界第七大湖,也是全世界最深、儲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形狀為新月形,曾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主要活動地區,漢代蘇武牧羊之地,湖中動植物資源豐富,水質極好,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
貝加爾湖一詞來源於古肅慎語(滿語)“貝海兒湖”,最早出現在書面記載中則在公元前110年,中國漢朝一個官員在其札記中稱其為“北海”,這可能是貝加爾湖漢語名稱的起源。下面我們可以看看貝加爾湖的歷史時間表。
西漢時期,“貝加爾湖”在位於匈奴控制範圍,名曰“北海”,蘇武曾被匈奴王單于流放於此牧羊,這個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在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亦曰“北海”,在鮮卑的控制範圍之中。
東晉十六國時期,“貝加爾湖”改稱為“於巳尼大水”。
南北朝,名仍稱為“於巳尼大水”,先被柔然控制,後又被突厥控制。
隋朝,“貝加爾湖”被東突厥控制,復改稱“北海”。
唐朝,“貝加爾湖”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歸關內道骨利幹屬,改稱為“小海”,後東突厥(史稱後突厥)復國,復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
宋朝,“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忽部控制,13世紀蒙古後裔布里亞特人也來到此地。
元朝,“貝加爾湖”又劃入元朝版圖,屬“嶺北行省”。
明朝,“貝加爾湖”被瓦剌不裡牙惕部控制。
明末清初,“貝加爾湖”屬於布里亞特蒙古控制,該部本屬於清朝的臣屬蒙古喀爾喀部土謝圖汗統轄,當時外蒙三部只是對清朝稱臣,清朝並未駐軍。
17世紀,沙皇俄國殖民入侵東北亞,遭到了布里亞特蒙古人的激烈反抗。沙俄採取了許多野蠻、血腥慘無人道的行為,後於1652至1654年間建成尼布楚要塞,此要塞成了俄國人統治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的據點。
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侵略軍越過外興安嶺,侵入黑龍江流域,中俄發生了軍事衝突。
1652年(清順治九年),俄國人東入黑龍江,“駐防寧古塔(今黑龍江省海林縣)章京海色率所部擊之,戰於烏扎拉村”。這是中俄之間第一場戰鬥。
1657年,俄羅斯帝國派正規軍在尼布楚河與石勒喀河合流處建立雅克薩城與尼布楚城。之後中俄之間發生多次外交和軍事上的衝突。
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亂”後,派將軍朋春於5月22日從璦琿起兵三千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薩。之後清軍撤軍而俄軍捲土重來。
1686年7月,清軍2400人強攻雅克薩城無效。經過1年的圍困,俄軍826人最後只剩66人。
1689年9月,在清軍取得雅克薩之戰重大勝利後,清政府與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在該條約中放棄了從額爾古納河到貝加爾湖的領土,也就是說,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被康熙帝劃歸俄羅斯帝國。這是中俄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
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一直認為該條約是平等的正常邊界條約,維護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在歷史上有顯著貢獻。而俄方一般則不這樣認為,認為此條約不利於俄國,對俄國而言屬於不平等條約,後來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才是真正的平等條約。
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期間劃分清俄中段邊界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簽訂後,貝加爾湖地區徹底脫離了中國版圖。
我們今天看清政府的做法真是既可氣,又可悲,為什麼兵強馬壯的清政府會放棄自己的領土呢?
按照史料記載,俄匪當時深入黑龍江下游最大的一支部隊也僅六百餘人。即便是在康熙準備反攻之前,俄軍在雅克薩和尼布楚的軍隊最多不超過三千人。而清軍薩布素和彭春圍攻雅克薩的前線部隊就達一萬五千人。
俄人由於運輸困難,食品和彈藥不足,火炮僅是步兵拖得動的小炮,射程不過幾百米,火藥槍有效射程僅五十多米,主要武器仍是長刀。
而清軍彈藥給養可以通過鬆花江等內河運輸,並有專門通向璦琿等邊遠城鎮的驛道可用,還有葡萄牙人貢獻的大炮,專門用來轟擊城牆,還有專門的火器營,置於進攻部隊前方,在發起衝鋒前實施覆蓋射擊,直到把對方陣線開啟缺口再發動衝鋒,戰法已非常接近現代,武器威力絕不遜於俄人。
當地民眾盼望“我大清”出兵,已有半個世紀。民眾助戰者甚眾,蒙古騎兵甚至直接參加了戰鬥,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1685年夏季,清軍開始大規模進攻俄軍,彭春、薩布素領軍分兩路合圍俄人主要盤據點雅克薩,用葡萄牙大炮日夜轟城,俄軍死傷十之八九,被迫投降。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接著發生了。
佔領雅克薩城之後,康熙不但釋放所有俘虜,居然允許他們持槍械和財產歸去,並且不在此地留兵駐防,而是拆毀城牆,大軍撤回璦琿。既不殺俄匪,又不守城地,不知此自衛反擊戰到底為何目的?
正是被康熙釋放的侵略者頭目托爾布津,帶著烏合匪幫捲土重來,再佔雅克薩城,並把城牆修得更加堅固。整個冬天,侵略者們平安度過,在次年春夏季他們又得到更多增援,準備頑抗到底。
後來儘管清政府再次大勝,卻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康熙心裡到底想著什麼?
一是貝加爾湖以東的布里亞特人僅是臣屬關係。在清政府看來,蒙古各部,本是盟友,而非征服所得。如果任蒙汗坐大,一旦漠北喀爾喀,漠南內蒙古,西北厄魯特聯合起來,東山再起,會成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康熙並不信任蒙古的汗們,一個噶爾丹已讓康熙坐臥不寧,所以認為借俄人之手,挫鈍喀爾喀,解除北疆之虞,不失為良策。
二是,清朝正要與準噶爾部噶爾丹作戰,要換取俄國的中立立場。而且三藩剛剛平定不久,唯恐武裝邊民,扶植地方,敵寇雖滅,內患又生,不利於對中原地區漢人的統治,重蹈三藩割據之覆轍。
三是,這位千古一帝缺乏國家民族發展總體大戰略和對領土合法性的認識,自認為俄寇長途而來,只為利,非奪大清天下,誘之以利即可息之。我土廣大,留之無用,去之無妨,野人村夫之憤慨,尤不足慮。更何況去土非我滿清本土,以此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噶爾丹,交易是划算的。
四是,這片地區屬於蠻荒貧瘠之地,氣候寒冷,大部分人口科爾沁、烏拉特、茂明安等蒙古部落早就南遷了。所以在康熙的眼中這裡屬於可有可無的棄地。
可見,清政府對外交好,對內鎮壓,外寬內嚴,自康熙以來,這就是清內外政策的一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