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醬香餅好像前幾年非常的流行,簡直遍佈大街小巷啊,各處都是賣餅的小攤。我也是醬香餅的忠實客戶啊,每天都會買點吃但是就是吃不煩啊,畢竟是“中國披薩”基本上都是在街上立一個攤然後年輕夫妻倆在賣的,小區樓下就有一個將近50歲大叔一直在賣的,那生意簡直火爆啊。

  他也是在這賣了兩年了,8元一斤感覺還是可以的,一天賣個幾百斤不是問題,他也是夫妻倆在這一個活面一個烤餅賣,忙的都沒時間收錢了哈哈。但是味道絕對是正的,畢竟手藝還是在那的,要不然也不會天天有人排長隊在那等著,土家醬香餅一般是由“麵糰+醬料+蔥花+芝麻”做成,聽說利潤率大概在80%以上也是夠高的了。

  醬香餅以香、甜、辣、脆為主要特點,它香中有香,甜中帶綿,辣而不燥,外脆裡軟。今天做一下這個餅,大家在家也可以棒棒噠。

  土家醬香餅

  原料:麵粉、蔥花、大蒜、熟芝麻、溫水、食用油、豆瓣醬、生抽、蒜蓉醬

  (1)麵粉加適量的溫水如圖然後和成麵糰,和好的麵糰靜止10分鐘;

  (2)鍋熱加油放入蒜末小火爆香;

  (3)加入豆瓣醬和蒜蓉醬小火炒出紅油之後加入一小勺生抽在翻炒幾下出鍋備用;

  (4)把醒好的面擀成薄餅越薄越好;

  (5)擀好的麵皮抹一層油,在撒一層蔥花,最好是小蔥;

  (6)從麵皮的倆端切開,中間不要切段留一些空間;

  (7)然後把倆邊切開的麵皮對摺在一起,以上動作反覆操作就可以了;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8)最後對摺完的麵皮就是這個樣子;

  (9)把剛才的麵糰在擀成餅;

  (10)餅的薄度相當於一隻筷子一半的厚度就可以了,也不要太薄也別太厚;

  (11)鍋熱後加油放入擀好的餅小火烙至兩面金黃色就可以了;

  (12)出鍋後刷上剛才炒過的醬汁,在撒一些香蔥末就可以開吃了,可以切小塊美味即將分享。

  這些食材都是很常見的,大家平時在超市應該就能買到,在家做做孩子也喜歡吃也給家人換換口味很棒。


  中國人素來講究文化,醬香白酒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愛喝酒的人,行色各異。喝酒的杯子也各有不同。說到喝酒,很多人的畫面感估計都是大俠般豪情萬丈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麼喝酒的杯子值得一提嗎?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白酒既是貴族的,也是平民的。無論少數民族的禮俗還是鄉野的喝法,對酒杯都有諸多講究。比如貴州苗族迎貴客時用的牛角杯,幾乎成了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標誌。而在仁懷一些農村,用茶杯喝酒則會被人訓斥為“沒教養”。

  酒杯的功能,說白了主要是留住酒的香氣,讓酒能在杯內轉動並與空氣充分結合。

  眼下白酒界認可的品酒杯多為鬱金香型。幾乎所有的白酒培訓教材、講義都說,“品酒並不等同於普通意義的喝酒”,於是,品、飲被人為地主觀區隔開來。

  探討酒杯問題,除了文化上、心理上的“講究”因素外,其實更重要的是倡導“小酌微醺”的健康理性消費。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人們動輒談論“貴族”、“中產”的時候,一些國人不在乎推杯換盞舉手投足顯風範,廠商也不在意倡導理性健康飲酒佈道消費者。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興許部分酒友會覺得,喝酒嘛,喝開心了就好,哪有那麼多講究?杯子什麼的哪有必要還上臺面來討論呢?

  我本著愛好醬香白酒的初衷,還是和酒友們交流分享一下喝醬香白酒該用什麼酒杯更為合適。

  不同的酒得用不同的酒杯比如醬酒部落,這樣才不至於糟蹋了美酒。品鑑醬香型白酒,

  其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白酒色的鑑別,一般是用手舉杯對光或白布作底,用肉眼觀察酒的色調,透明度及有無懸浮和沉澱。酒液中的自然色澤主要來源於釀製酒品的原料,釀製時應儘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的色彩會給人以新鮮、純美、樸實、自然的感覺,在語言描述上稱之為正色。

  因為酒品一般在正常光線下觀察帶有亮光

  所以色和澤是同時感觀於人的視覺的。好的酒液像水晶體一樣高度透明,優良的酒品都具有清透明的液相。

  自己喝無所謂,但醬香酒因為有淡淡的黃色,故用白瓷杯有較好的觀感,讓人愉悅。眾人飲酒,酒氣較盛,大都希望別人不比自己少喝,所以用玻璃杯最為合適,因為可以互相看清別人是不是幹了或剩酒了。

  而在生活中,好的白瓷杯和玉石杯價格普遍較為昂貴,對於大多數好酒之人來說,實用價值就顯得不那麼大。而眾人飲酒,如果都豪情萬丈的大碗或大杯喝酒,氣氛是上來了,但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喝高”。

  所以,我認為,一般喝醬香白酒用

  3

  —

  5

  錢玻璃高腳小杯即可,既能直觀的觀察酒色,也能很好的握住酒杯防滑落,倒酒的時候也不必糾結倒多或者倒少了,還能看到對方的杯中剩餘酒量,三兩人小酌,一定最為愜意。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說在最後,其實用什麼杯子主要取決予你接待什麼樣客人;如果斯文一點的小杯、豪爽一點的用大一點的杯子,只要有好的醬香酒,只要有合拍的酒友,杯子一定不是酒桌文化上最重要的那一筆。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2017-07-06)


  土家醬香餅,又稱土家香醬餅、湖北醬香餅、恩施醬香餅、武漢醬香餅,簡稱醬香餅或香醬餅,是湖北恩施長陽土家族一種特有的小吃,又號稱“中國披薩”。製作材料有面粉、甜麵醬、郫縣豆瓣醬等。

  土家醬香餅以香、甜、辣、脆為主要特點,它香中有香,甜中帶綿,辣而不燥,外脆裡軟。

  2009年春在湖北開始流行,現已普及全國各大中小城市。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步驟:

  1、有和麵機就省事了,沒有就慢慢揉吧。

  2、小蔥洗乾淨摘掉黃葉切成小蔥粒。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3、兩勺芝麻醬加少許香油和熱水懈開,新增兩勺海鮮醬、甜麵醬。

  4、攪拌均勻,在鍋裡稍微的炒一下,醬汁就算是做好了。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5、揉好的麵糰。

  6、擀成薄薄的麵皮,並刷一層植物油。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7、之後將麵皮切成六份,重疊起來。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8、重疊好的麵皮捲成筒狀。

  9、分成三個面劑子。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10、電餅鐺加熱。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11、取出一個面劑子,擀成圓形,大小與電餅鐺相同,越薄越好。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12、電餅鐺刷油,放入擀好的餅胚。

  13、刷一層醬汁,並均勻的撒上一層小蔥粒和熟芝麻。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14、不確定熟不熟可以翻開一角看一看,呈金黃色即可。

  15、香脆的餅底,濃濃的醬香~~~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ps

  醬料也可以自己搭配。

  so

  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你就做醬香餅!

  想知道更多美味食譜的,請關注留言,謝謝!

  (2017-08-22)


  原文載於《Delicious(美味雜誌)》2016年10月號。

  編譯:依卓

  只吃過啤酒燉雞?其實做成燒烤醬來烤雞也是超讚的。

  >>>啤酒醬香烤雞塊<<

  操作時間:20分鐘

  總計時間:1小時10分鐘

  6-8人份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用料】

  雞腿、雞胸或雞翅根 2.5kg

  海鹽

  1又1/2茶匙

  甜椒粉

  1又1/2茶匙

  洋蔥粉

  3/4茶匙

  百里香粉

  3/4茶匙

  白胡椒粉

  3/4茶匙

  辣椒粉

  1/2茶匙

  黑胡椒粉

  1/2茶匙

  蒜粉

  1/2茶匙

  黑啤

  200ml

  番茄醬

  200ml

  深色紅糖

  1大勺

  楓糖漿

  50g

  義大利香脂醋

  1大勺

  第戎芥末醬

  2茶匙

  大蒜

  3瓣

  甜椒粉

  1又1/2茶匙

  【做法】

  1、將雞胸、雞腿和雞翅根都斬成合適的大小。幹醃料混合均勻,撒在雞塊上,來回翻騰翻騰,確保雞肉的每一面都沾上。包上保鮮膜放冰箱醃至少4小時,最好醃過夜。

  2、第二天,預熱烤箱到190度。雞皮一面朝上烤15分鐘後拿出來翻翻面再烤15分鐘。

  3、烤雞的時候做啤酒醬。將所有原料倒進鍋中,小火咕嘟20分鐘,不時攪拌直到湯汁濃稠。

  4、雞塊出爐,刷上啤酒醬再烤5分鐘,拿出來再刷一層醬再烤5分鐘,就這麼重複兩三次,雞肉烤透就OK了。

  更多美味烤雞塊做法看這裡

  好吃到冒泡兒的蒜香芝士烤雞翅

  超級美味的茶香烤雞,第一次下廚房也能迅速上手的高顏值硬菜

  石榴肉桂烤雞腿

  想了解更多歐美美食雜誌資訊?敬請移步微信公共號MarthaStewartLiving

  (2017-07-16)


  醬香型白酒的用料極為講究,一定要用仁懷本地產的高粱。這種高粱被稱為糯高粱,粒小、皮厚、澱粉含量高,經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後就被榨乾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下沙的第一步是“潤沙”,即用100攝氏度左右的開水清洗幾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讓高粱吸水。

  然後將高粱上甑蒸煮大約兩個小時。然後散在地上“攤涼”,由酒工用鏟子不停地翻開,溫度降至35攝氏度左右開始加曲。高粱與酒麴的總體比例1:1,但是酒麴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數量都不一樣,平均為高粱的10%上下。

  第一次加曲攪拌後要進行“收堆”發酵,即將酒糟堆成一個兩米多高的圓錐。發酵時間需要釀酒師依據溫度靈活掌握,堆子的內部先開始發熱,然後傳遞到外面。這期間酒糟充分吸納外圍空氣中的微生物。茅臺型酒講究高溫發酵,一般外層溫度達到五六攝氏度才結束這一環節,釀酒師把手插進堆子,依據燙手的程度進行判斷。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把酒麴鏟入窖坑進行封存——進入“窖期”。窖坑3—4米深,能裝15—20甑的酒糟。與濃香酒不同,醬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塊砌成牆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則醬味就不濃了。窖坑要用本地黃泥封住,不能透氣,在窖期中要經常檢查,時常撒點水,防止乾裂進氣。

  大概一個月後,窖坑開啟,開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繼續上甑蒸煮。攤涼後加入曲藥,收堆發酵,然後重新下窖。前兩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為增加發酵時間,裹挾更多微生物。

  再度過一個月左右的窖期,開始第三次蒸煮。時間到了12——1月這才開始進行第一次取酒。之後再對酒糟進行攤涼、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週而復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取酒完後,時間已經到第二年8月,酒廠才開始“丟糟”。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澀辛辣,最後一次發焦發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處,出廠的就必須經過不同批次酒之間的勾兌。茅臺酒大師以“醬味”、“醇甜”和“窖底”三種酒體來歸納和區分不同批次的酒。

  新酒產生後要裝入陶土酒罈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進行“盤勾”,就是按照醬味、醇甜、窖底三種味道進行合併同類項,然後再存放3年。3年後,按照酒體要求進行“勾兌”,即用幾種基酒甚至幾十種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兌出一種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氣效果。

  勾兌完成後,最後一項工作是“調味”,調味的時候要加“調味酒”。調味酒的生產是酒廠用特殊工藝生產出來的,這是各家酒廠的核心機密。調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新增少量。

  勾兌、調味完成後,還要繼續存放半年到一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後才進行灌裝進入市場。

  (2017-07-15)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18 字。

轉載請註明: 50歲大叔在集市上賣醬香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