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最危險超級細菌

  一名英國醫學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實驗。研究者最近發現一種可以讓病毒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病菌”。


  史上最危險的病毒: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現,目前尚不知從何而來。埃博拉病毒能使人體內臟破碎,感染者每個毛孔都會往外滲血。高達90%的被感染者死亡。


  拉沙熱病毒拉沙熱是由一種沙粒病毒引起的,醫生們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注意到該病毒。一旦染上這種病毒,人的內臟會大出血,血壓急劇下降,腦部受損。每7個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馬爾堡病毒這是又一種致命性病毒。1967年,7名歐洲科學家在研究青猴的過程中死亡,馬爾堡病毒成為了報紙的頭條。20世紀80年代,馬爾堡病再次在南非暴發,25%的感染者死亡。


  登革熱病毒這是熱帶地區的一種地方病。透過蚊子叮咬傳播,會出現內臟大出血。高達50%的感染者死亡。


  馬秋波病毒一種沙粒病毒,1962年首次在玻利維亞發現,該病毒由老鼠攜帶。染病初期表現為發燒,然後鼻子和牙齦開始出血,胃腸內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


  史上最可怕的10大流行病:早在16世紀,歐洲的探險家、殖民者和征服者還沒有進入新大陸之前,美洲大陸上已經居住著將近1億名土著居民。但在隨後的100年內,傳染病的爆發使人口驟減為500到1000萬。雖然其中有些原住民,比如印加人和阿茲特克人,已經開始修建城市。但由於時間短暫,他們還沒有大量馴養動物,也尚未滋生出侵擾歐洲人的許多病菌。但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許多土著居民無法抵擋的傳染病也隨之來到了新大陸。這些傳染病中最嚴重的天花。天花病菌已經在人類社會傳播了數千年,其中最厲害的疾病會導致30%的死亡率。天花的症狀包括高燒、全身痠痛、皮疹、水泡和永久性傷疤。這種疾病一般透過與患者的皮膚或體液直接接觸傳播,但是封閉環境中也會透過空氣傳播。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全球有370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數百萬士兵開始返回家鄉。這時一種新型疾病出現了,有些人稱之為西班牙流感,或者世紀大流感和1918流感。這場災難在幾個月內帶走了2000萬人的生命。在一年的時間內,流感繼續蔓延,死亡人數十分驚人。估計全球範圍內有5000萬到1億人死於此疫。這場流感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瘟疫。西班牙流感與我們現在每年都會遇到的常見流感不同。那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被稱為H1N1禽流感病毒。科學家們懷疑這種病毒是一戰前從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鳥類傳染給人類的。後來在西班牙造成8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因此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在全球範圍內,大部分人類對這種病毒完全沒有抵抗力,正如同 1550年阿茲特克人面對天花時的困境。大規模的運輸部隊和補給部隊使病毒向其他地區的傳播更為快速。


  瘧疾並不是什麼新型傳染病。最早關於瘧疾的記載出現在4000年前,當時的希臘人就記述了瘧疾的破壞性影響。最早關於蚊子傳染疾病的說法出現於古印度和中國的醫書上。即使是現在,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很多疾病跟蚊子有關。瘧疾一般是由蚊子和人類身體上的虐原蟲微生物引起的。當受感染的蚊子停留在人類皮膚上開始吸血時,瘧原蟲微生物就會進入人體。一旦進入血液,就會在血紅細胞內生長並最終摧毀紅細胞。症狀有輕有重,典型症狀是發燒。發冷,出汗,頭痛和肌肉痛。想了解更多資訊,請檢視瘧疾的發病原理。


  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肺結核就存在於世了。古代小說詳細記載了肺結核患者死亡的過程。人們甚至在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中發現了肺結核病菌存在的DNA證據。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在人群中依靠空氣傳播。感染者呼吸時細菌隨之而出,然後再進入其他人體內。病菌一般直接攻擊肺部,導致患者胸部疼痛、體弱無力、體重下降、發燒、夜間盜汗和血痰。有時也會影響到大腦,腎臟或者脊柱。


  古代印度已經有霍亂病例存在,但直到19世紀,世界其他地區才出現了類似的病例。在19世紀,商人在各地進行貿易時,霍亂病毒隨著他們進入了中國、日本、北非、中東和非洲的一些城市。六次大規模霍亂爆發,奪取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霍亂是由一種叫做霍亂弧菌的腸內桿菌引起的。輕度感染病例十分常見。5%的感染者有可能會嚴重嘔吐、腹瀉和腿抽筋,甚至嚴重脫水和休克。大多數人的免疫系統都能抵抗住霍亂,前提是您能熬過長時間的脫水狀態。直接接觸患者通常會感染病毒,但是霍亂病毒主要透過被汙染的水和食物進行傳播。


  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艾滋病引發了一場世界性的災難,從1981年至今,大約2500萬人因此喪生。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目前有3320萬人是HIV攜帶者,僅2007年就有210萬艾滋病患者死去。艾滋病是由人體免疫缺損病毒(HIV)引起的。這種病毒透過人體的血液、J液和其他體液進行傳播,直接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被破壞的人對各種病菌都沒有抵抗力,也稱為機會性感染(Ols)。如果人體免疫系統被嚴重破壞,HIV就變成了艾滋病。


  當歐洲殖民者把大批非洲奴隸運往美洲的時候,很多新型傳染病也被帶了過去,其中就有黃熱病。黃熱病,又稱“黃傑克”,在殖民地地區廣泛傳播,大批農場因此消失,一些主要城市也受到毀滅性影響。


  很多人擠在一起,環境骯髒,每個人都不停地用手抓身上的蝨子。自古以來,露宿戰場計程車兵不僅要時刻防備敵人,還必須面對寄生蟲和病菌的威脅。一種名叫普氏立克次氏體的微小病菌曾經導致了世界著名的瘟疫大爆發,那就是傷寒病。由於它經常在駐軍裡爆發,又被稱為“露營熱”或者“戰爭傷寒”。在歐洲30年戰爭期間,斑疹傷寒、瘟疫和飢餓奪走了1000萬的生命。有時候,斑疹傷寒的爆發會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人類驚人猜想:未來的基因怪物

  科學無法準確預測出未來一千年直至上百萬年間的環境變化,也無法知曉人類是否能適應這樣的變化,但是人類的好奇心並不會因此而平息。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家彼得·沃特在《未來進化》一書中提到,人類正在利用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讓自己永存,人類至少還能存在5億年。在未來的演進過程中,人類也會像過去一樣重現進化歷程。人類究竟會走向何方,科學家和學者們做出了5種大膽的猜測:

  基因人——藥理超人,抑或怪物?

  用基因和藥理學方法來強化人類事實上早已經出現——那些服用類固醇的好萊塢動作明星和運動健將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社會觀察家喬爾·加羅在《激進的進化》一書中稱這些領域的發展之快可以被視作一種新形式的進化。那麼這種進化導致一個新的人種的誕生需要多長時間呢?加羅給出的答案是:20年。而類固醇藥物製造的肌肉男僅僅是科學技術打造新人種的一個早期範例。

  加羅認為,科技對人類身體上的強化作用最初出現在運動場和戰場上,但最終將進入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工作甚至求偶。


  目前,科學家已經透過實驗,找到了讓老鼠更聰明和長壽的方法,設想一下,經過強化之後,一個人能在100歲的高齡保持最佳狀態,並且還希望他/她的後代也具有這些強化的優勢,很可能出現的狀況便是尋找將這些基因傳到自己的後代的方法,最終導致新的人種的產生。這讓人聯想到科幻影片《基因》中描繪的故事——社會等級以基因為劃分標準,只有具備優等基因的人才能身居要職。但是要製造優等基因人,還需要跨技術和道義上的障礙。

  目前,基因療法只能在個人身上奏效,也就是說不能遺傳給後代,要是其能夠遺傳,必須對種系幹細胞進行修改,而這必將引發道德上的爭議。同時,種系幹細胞修改技術雖然能夠製造新一代的超人,但由於其不確定性,也可能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甚至將人變成怪物。

  人類同機械的結合會使身體更強大,但這種“混血兒”可能僅僅是進化過渡階段的產物。

  半機械人——人工智慧,人機合體


  而除了改變人類自身的基因,同越來越先進的高科技機器結合也可能成為人類增強自身能力的另一種方法。

  飛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創造的人工智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化”,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人工智慧在一些領域就已經超過了人類本身。因此有科學家預測,真正具有智慧的機器人可能在2030年誕生。這就意味著新的機器人種族的誕生。

  另一方面,人類已經推開了將自己“機械人化”的大門:從人工心臟、人工視網膜到越來越智慧化的假肢。而在未來,技術的發展能允許在大腦植入智慧晶片,讓我們更加聰明。但問題是,在身體中加入了智慧機器後,人類作為一個自然物種還會存在嗎?

  而當機器人進化到完全超出人類的層面時,人類又面臨著新的挑戰。高智慧的機器人會同人類共存,但與過去不同的是他們的地位會高於人類,成為新一代的地球主宰。


  為了適應移居外星的生活,人類的形體也會發生變化。低重力狀態下四肢無需像在地球這般發達,人類的毛髮也不再有用。

  單一人——世界大同,人種融合

  一百萬年後,高度全球化的後果導致不同人種均被同化,不同膚色融合到一起,種族特徵逐漸消失。做出這一推測的依據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雖然進化論一直在起作用,但在過去的上萬年內,人類的基因庫不是在發散而是在收斂,而這一趨勢的加劇會最終導致單一人種的誕生。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後,隨著全球化的飛速程序,不同人種文化上的差異正在逐漸消失,這在人類語種的變化上尤為明顯。

  目前,全球人類擁有6500種語言。而能夠流傳到我們的下一代的語言僅剩600種。在通訊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全球人類前所未有地聯絡起來,雖然有很多個人和組織都在盡力維持少數民族正在丟失的文化遺蹟,但文化的單一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生物學家認為,一個物種的不同種群必須互相隔離才能導致這些種群朝不同的物種分化。這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島出現13種不同的“達爾文雀”的原因。但問題是,如果地球上人類之間的聯絡變得越來越密切,這是否會造成人類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分化?

  進化為單一人的好處顯而易見———地球上會出現從未有過的和諧的社會,人類的政治經濟發展將取得質的飛躍,實現所謂世界大同。

  但是,像所有的單一物種一樣,單一人也更容易受到傳染性疾病的威脅。基因上的可變效能夠在一些病毒來襲時保護基因多樣化的物種不受大規模的傷害。因此就像培育出的超級水稻一樣,雖然品種優良,同時也極易受到某種病害毀滅性的傷害。

  同時,全球環境的急劇變化也會威脅到單一人種。由於工業汙染等人類活動,地球環境的變化可能將超過人類的適應能力。因此,短時間內單一人種的輝煌背後很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的危險。

  全球災難後倖存下來的人。他們會有適應當地特殊環境的特徵,如對病毒免疫,或防輻射的皮膚。

  倖存人——浩劫過後,人類分化


  科幻小說《時間機器》為我們描述了浩劫對倖存的人類可能帶來的巨大影響:地球文明被一場天外災難毀滅後,倖存的人類演變成了兩個種族———殘忍的地下食人族和日漸衰微的地面文明種族。

  事實上,劫後餘生的故事從諾亞方舟時代就開始了。從超級洪水、瘟疫、核戰爭到小行星撞擊地球,這些難以預料的災難都可能將絕大部分人類建設的輝煌文明摧毀。之後浩劫的倖存者會走上自己的進化道路。

  如果不同人群被分隔在不同的地方長達上千代,不同的種族就會自然產生。打個比方說:如果全球遭受致命生化恐怖襲擊,對該生化病毒具有抵抗力的人將存活下來並在被汙染的環境下繁衍具有免疫力的後代。而那些沒有免疫力但在庇護所求生的人就在被隔離的區域形成自己的種族。這一理論的依據能在艾滋病病毒在人類的傳播中找到。

  生物學家稱,有一些人雖然經常暴露於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環境下,卻不會顯示HIV陽性。原因可能就是他們的祖先在500年前的一場瘟疫中倖存。


  不過如果災難真的發生,人類如果能倖存,會讓自己長期處於互相隔離的狀態嗎?答案很可能是“不”,即使出現種族分化,也必會有一個種族完全取代或同化其競爭者。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就是人類的“兄弟”———尼安德特人的滅亡。很多古生物學家認為:雖然尼安德特人在體格上比我們的祖先智人健壯得多,也曾和智人部族有過接觸,卻由於智力上的劣勢,最終被能製造高階武器,掌握了藝術文明的智人所取代。以至於在現代人的基因中找不到任何尼安德特人血統的痕跡。

  透過基因技術改造的人在某些方面的特質會超出常人,如智力和壽命。但這一變革需要透過道德和技術的障礙。

  天文人——征服太空,適者生存

  如果人類延續的時間足夠長,那麼一定就會向太空擴張,形成新的人種。這些新的繁衍地必須像達爾文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進化實驗室一樣,要與地球足夠近,以便人類能夠到達;同時又要足夠遠,使其居民不大可能與母系物種的基因混合。


  誕生太空新人種的前提是人類能達到另一個恆星並定居下來。目前已知的具有行星的最近星系是天苑四,它離地球有10.5光年。即使人類宇宙飛船速度能夠達到光速的1%———每秒3千公里,也需要一千年才能達到最近的星系。

  不過即使不出太陽系,我們的鄰居行星也可能就足夠了。如果人類在火星上建設家園,由於火星同地球的極大差異,在那兒出生並長大的人類就不可能適應地球的環境———地球上的重力是火星的3倍。因此在火星殖民地上,新的人種“火星人”可能僅需要幾代繁衍就能形成。

  如果要走出太陽系,一種設想是修建諾亞方舟式的巨型太空飛船,將人類送到遙遠的星系,其間人類可能經歷數代繁衍。低重力狀態下四肢無需像在地球般發達。人類的毛髮也不再有用。他們還可能讓生命進入長期休眠狀態,讓機器人進行導航。當到了新的殖民地後,再重新甦醒,繁衍下一代,延續人類的存在。

  但是由於太空探險的不確定性,作為地球生命的人類能否在太空極端的環境生存下來可能還是一個問題。因此,科學家還提出一種更極端的方法:把製造人的指令,而不是實體的人送到宇宙的另一個角落,機器人在某個行星上建設了基地之後,利用收到的人類指令製造出新的人類。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轉基因技術的理論基礎來分子進化論(Transgene technology)是指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匯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於匯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性狀的改變,是可遺傳的修飾。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罕見動物及轉基因物種實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863 字。

轉載請註明: 盤點史上最危險超級細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