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賈玲執導的大銀幕處女作,會成為春節檔裡一匹狂奔的黑馬。
賈玲曾說,如果《你好,李煥英》的票房過30億,她就瘦成一道閃電。
沒想到,影片才上映一週,減肥這事就得提上日程。
你好,李煥英》並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影片,賈玲自己也承認,初次做電影導演,連攝影都搞不明白。
不過,這並不影響觀眾對於這部影片的喜愛。因為,這是一部用真情實感製成的影片。
而這種情感,體現在影片的很多細節之處。
綠色皮大衣、金項鍊、敞篷車
賈玲在訪談中提起過,母親健在的時候,想要一件綠色的皮大衣,她就用打工的錢,給父母各自買了一件,父親那件穿著正好,可母親那一件尺碼有些小了。
於是回北京的時候,她就把母親的皮衣拿回去換,可是,沒等到她把皮衣換回來,母親就意外去世了。
這件綠皮,成了母親未完成的心願,也成了賈玲心中的遺憾,所以在影片中,她特地讓扮演母親的劉佳,穿上了一件綠色的皮大衣。
除了綠皮衣,影片中的金項鍊和敞篷車,也體現出了賈玲對母親的心意。
影片開頭,母親騎腳踏車帶賈曉玲,後座上的賈曉玲說,以後有錢了就讓母親戴金項鍊,坐豪華小汽車,過上富足的好日子。可母親說,小汽車太悶了,她坐不習慣,也不喜歡。
到了影片結尾,賈玲就開了一輛紅色的敞篷車,幻想著母親穿著綠皮衣,戴著金項鍊,坐在她身邊的副駕駛上。
敞篷車的擋風玻璃上映出的畫面,是北京的央視大樓,這裡是賈玲事業起飛的地方,她一直想讓母親看一眼。
而賈玲設計的車牌號鄂HY1012,更是讓人淚目。賈玲是湖北襄陽人,那裡的車牌程式碼是鄂F,影片中之所以設計成鄂H,是為了與後面的Y拼出“煥英”的英文首字母,1012則是賈玲母親的忌日。
10月12日,賈玲上大學的第一個月,母親就從堆滿稻草的拖拉機上掉下來,意外去世。
母親去世前,只知道賈玲讀了中央戲劇學院,並不知道女兒畢業之後從事了什麼行業,更沒有見過女兒在臺上表演的樣子。
賈玲很想讓母親看看她的表演,所以在片中特別安排了一場戲,讓年輕的李煥英,坐在臺下看了女兒的表演。
母親的梨渦
為了紀念母親,賈玲在選角的時候,也是“別有用心”地請來了實力派演員劉佳。不僅是因為劉佳的演技好,更是因為劉佳的臉上有一對梨渦。
熟悉賈玲的觀眾都知道,她和姐姐賈丹都有一對甜甜的梨渦,是從母親那裡遺傳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觀眾看到賈玲和劉佳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她們的外形有些神似。賈玲本人,或許也想透過這種方式,再次感受到母親的溫暖。
即便如此,母親的早逝,仍是賈玲內心永遠的遺憾。結尾處那片隨風飄落的樹葉,也被她賦予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催淚深意。
雖然對母親百般思念,但賈玲從來沒有剝奪母親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資格,這點可以從影片的中英文片名可以看出。
影片的英文名稱是《HI,MOM》,中文名稱卻是《你好,李煥英》。之所以如此命名,賈玲給出的原因是:我覺得我的媽媽不僅僅是我的媽媽,她也是她自己。
父親的遺憾
其實,母親的去世,傷心的不只是賈玲,姐姐賈丹也受到了打擊,賈父更是一夜之間白了頭。
現實中,李煥英來不及救治就去世了,在影片中,賈玲給父親了一個機會,讓李煥英躺進了病房裡,還讓父親在病房門口守著。
雖然沒有一句臺詞,但賈父的本色出演,還是表現出了,他在失去摯愛時傷心欲絕的心理狀態。
不過,賈玲並沒有在影片中擴大父親內心的悲傷,反而重現了父母年輕時的美好記憶。
影片最後,賈父與李煥英相會的大堤,是有名的漢江大堤,離賈父的老家不遠。
賈玲小時候,經常和父母到大堤上玩。據說,那個大堤有三層樓高,三米多寬。堤內是鬱鬱蔥蔥的莊稼,堤外是長滿蘆葦和青草的沙灘,風景很是不錯。
除了這些滿載情感的細節,影片中還有一些透露出時代背景的細節。
賈曉玲極力促成李煥英參加的排球比賽,是在籃球場上舉行的,但影片中的籃球場上沒有三分線。
因為賈曉玲穿越回去的那一年,是1981年,我國直到1984年才引入三分線。
影片中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角色們說的語言,幾乎都是東北方言,就連家是湖北襄陽的李煥英,說起話來也是一股子東北味。
而且,賈曉玲和沈光林在臺上表演的節目,也是東北的二人轉。
有網友以此為由,給《你好,李煥英》打了兩分,認為導演是在惡意消費東北文化。實則不然。
其實,這個明顯的特徵,並不是導演的疏忽,也不是影片的漏洞,反而能說明,賈玲確實經歷了那個年代,也確實在細節之處下足了功夫。
這要從1964年至1980年的“三線建設”說起,當時全國分為一二三線,三線包括13個省區,國家為了軍事需要,將沿海、沿邊的重要軍工生產,以及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搬遷到三線地區。
說是工廠搬遷,其實就是讓工人帶上技術和裝置,去三線地區落地生根。
三線建設包括大三線、小三線和軍隊三線建設,但無論大小三線,都是深山老林裡的機密單位,生產生活環境極其艱苦。
賈玲也在訪談節目中說過,她父母工作的地方,是在大山裡。
影片中的勝利化工廠,原型是東方化工廠,屬於三線軍工廠,由遼寧慶陽化工廠援助建設。所以,廠址雖然在湖北宜城,但大多數工人,都是東北人。
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發生在湖北的故事,卻有著豐富的東北元素。
影片中還有一個溫馨之處,也透露出時代因素。
還是小女孩的賈曉玲說,要吃烤串。李煥英說,吃什麼烤串,我們抓龍蝦去。於是兩人就到河邊,抓起了小龍蝦。
很明顯,不是李煥英不想帶賈曉玲吃烤串,而是她們根本吃不起。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迎面吹起,靈活的民營小廠給國有大廠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湖北宜城東方化工廠、鄂西化工廠,基本處於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態。
不少工人的收入,因為產業的停滯,而直線下降。再加上當時的廠址,離市區較遠,所以他們根本無法找零工補貼家用。
因此,日子困難掀不開鍋的時候,他們就只能靠抓魚捕蝦來改善生活。
這個細節,沒有親身經歷的人,很難想到。
其實,在《你好,李煥英》中,賈玲不僅紀念了去世的母親,也紀念了她離世的狗狗。
她在影片中穿的白色衛衣,右上角有一個圖案,是心形裡面圈了一隻可愛的狗狗。那是她曾經的寵物,名字叫賈小倩。
賈玲養了它一年多,但是由於託運操作不當,被悶死了。
賈玲在《王牌對王牌》的中場休息時得知了這個訊息,當時就崩潰了。自此之後,她再也沒有養過狗。
現在,《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已經超過了30億,不少人都說,賈玲走上了人生巔峰。
但賈玲的魅力,絕不在於,她是一個成功的演員或導演。
而在於,她在紛繁雜亂的娛樂圈裡,保住了自己至真至善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