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戈裡·克拉克和尼爾·卡明斯兩位學者不久前發表了一份非常有趣的研究,題為《1170-2012年間英國人的姓氏和社會流動性》。該論文是他們今年早些時候出版的新書《兒輩也崛起:姓氏,以及社會流動的歷史》兩章的概括。他們研究了8個國家幾世紀來精英階層的家族傳承,並發現所有國家精英階層的傳承性都和現代英國相似。
不僅如此,他們還研究了新中國的情況並與此前中國長期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報道稱,這兩位學者從元、明、清科舉考試中舉名單裡的5萬餘人中選定了出現率極高的13個姓氏。這些姓氏在中國近現代名人榜中——包括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代的高官、中國最有名的10所大學的教授、2006年資產超過150萬美元的上市公司董事和現在的政府官員——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
這些姓氏的人物在國民黨當政時期和2006年時在教授、集團董事和高官中的社會地位代際傳承係數分別是0.9、0.8和0.74。其他姓氏的人社會地位忽上忽下,但這些名門望族卻從未衰落。兩位學者表示,他們的結論並不意味著某些家族長盛不衰,另一些家族則永難翻身。下面筆者列舉了中國從古至今從未衰落的名門望族:
1、【“李”姓】唐朝國姓,全球第一大姓氏,人數極多,分佈極廣,全球人口總規模超過1億人。2014年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李姓人口有9276萬,佔全國總人口的7%。古代代表人物:李世民。除中國外,在韓國、朝鮮、越南、東南亞、加拿大、歐美華人中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尤其在加拿大,李姓為第一大姓,在韓國,朝鮮李姓總計人口超過900萬,為第二大姓。現代代表人物:李嘉誠
2、【“馬”姓】馬姓為中國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9位。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古代代表人物:馬超關於漢族馬姓的姓源,《姓纂》記載:漢族馬姓源於嬴姓,系承趙奢。由此看來,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戰國趙國馬服君趙奢,所以,趙奢為後世漢族馬氏的始祖。發源地則在今河北省邯鄲市。現代代表人物:馬雲
3、【“朱”姓】朱姓,明朝國姓,是當今中國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過千萬的中文姓氏之一,擁有人口占漢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秦尤)。古代代表人物:朱元璋朱姓曾在中國歷史上建立過兩個王朝,分別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國和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現代代表人物:朱鎔基
4、【“劉”姓】劉姓為中文姓氏之一,中國大陸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萬人以上,大約佔漢族人口5.5%,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古代代表人物:劉備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資訊系統”(NCIIS),劉姓是第四大姓。劉姓主要分佈在中國本土地區。在韓國亦有分佈。另外,根據日本可查檔案記載日本第三大姓高橋氏出自中國劉姓,為劉邦後裔。現代代表人物:劉強東
5、【“趙”姓】趙姓:宋朝國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周穆王時造父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趙城,子孫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趙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歷史;另一支趙姓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趙姓的人口約2700萬,為全國第八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3%。古代代表人物:趙雲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佔全國趙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於黑龍江、重慶、江蘇、雲南、四川、陝西、山西、安徽、遼寧八省,又集中了大約12%的趙姓人群。現代代表人物:趙薇
6、【“範”姓】出自祁姓。以邑為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和《元和姓纂》所載,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賜氏御龍。後遷魯縣,至商為豕韋氏。商末國於唐,為唐杜氏。周成王滅唐,遷之杜邑(陝西西安東南),時稱杜伯。周宣王殺杜伯,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其玄孫士會擔任晉國上軍主將。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戰功升為中軍元帥,執掌朝政。古代代表人物:范蠡士會先得到封邑隨(今山西介休),後來又得到封邑範(今河南範縣),所以又稱隨會、範會,死後追諡武子,所以也稱範武子。子孫遂以封邑範為姓,稱範氏。範姓尊範士會為範姓的得姓始祖。範姓在中國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約有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0.36%。範姓在臺灣是第48位的大姓,約有7.2萬人。現代代表人物:范冰冰
姓氏的由來:姓氏最早不是一回事
姓氏的由來
兩大“改姓”新聞
一個是被確定為“姓氏改革”試點縣的安徽長豐縣將掀起性別平等的“姓氏革命”,孩子出生後如果隨母親的姓氏,可以獲得1000元獎勵;另一個是陝西商洛市商州區以及河南鄭州、滎陽等地很多姓苟的人因為自己的姓氏尷尬不斷,連游泳都被嘲笑為“狗刨”,甚至有人聲言“寧可不給孩兒上戶口,也不能讓他姓苟!”於是“尋根溯源”,發現“苟”姓人在五代十國時期原本姓“敬”,因為要避後晉皇帝石敬瑭的名諱,忍痛去掉“文”而改姓“苟”。如今,紛紛將苟姓改回到敬姓……那麼,這兩大“改姓風波”是改姓氏嗎?在中國古代,姓與氏是一回事嗎?
姓字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
姓氏現在往往被連在一起用,然而,從姓氏的本意來看,二者原本並不是一回事。
姓,會意字,從女,生聲。“女”為女性、女人;“生”為生育、出生。“女”“生”為姓,其本意即為女人生的孩子隨母親姓。姓的甲骨文中,“生”像植物萌芽的樣子,表示萬物生生不息,正如人類代代相傳。對於姓,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非常明確:“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資因生以為姓。”班固在《白虎通德論》卷九中也同樣闡明瞭其“女”“生”的本意:“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古人的名字極為複雜,由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所以,姓氏最早是分開的,並不是一個詞。姓產生於前,氏出現在後。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三皇五帝時期已有了姓,而且,子女最初都隨母親姓。在母系社會,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子女都是同姓,姓字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代表了一種血緣關係,是家族基因的延續。所以,一些古老的姓如姬、姜、姚、妘、媯、姒、嬴等,都是女字旁。顯然,姓所標誌的血緣關係最早是由女性來確定的。母系氏族社會中,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便是姓產生時的社會背景。
姓“別婚姻”,氏“別貴賤”
到了伏羲氏族社會時期,隨著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子孫越來越多,一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系,並散居到各個不同的地方。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為了相互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便要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樣就產生了“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不同支系。氏族社會時期實行“族外婚”,同一個氏族的男女不能結婚,“姓”因而也起到了“別婚姻”的作用。這即是《通志·氏族略》所云:“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國語·周語》記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由此可見,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秦漢以後,姓和氏合二為一
周代,姓氏制度已相當嚴密,成為宗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禮不娶同姓”被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通志·氏族略》記載:“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也就是說,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但姓與氏都是貴族才有權使用的稱號,沒有名字的平民百姓,人們統一以其職業稱呼,如庖丁是對姓丁的廚子的稱呼、優孟是指姓孟的俳優等。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秦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並漸漸合二為一。《通志·氏族略》記載:“秦滅六國,子孫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更將姓氏混同成一個概念。清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其中甚至出現了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實孔子原本姓子,孔是他的“氏”。
“敬”姓歷史上,曾兩度改“苟”姓
至於敬姓改“苟”姓等改姓的尷尬,則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避諱現象。古代避諱的規矩很多,據起迄年代與《春秋》相同的《公羊傳·閔公元年》記載:“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而被迫改姓大多是為避禍或避皇帝的名諱。商紂王時期的比干原本姓子,被害後他的兒子為避禍就在子後加了個“小”字,改姓孫;司馬遷遭受宮刑後,他的兒子有的在馬前加了兩點水,有的在司字的左邊加了一豎,改成了姓馮或姓同……
因避皇帝名諱而改姓的更是屢見不鮮,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在撰寫的《通志·氏族略》中曾列舉出不少:“籍氏避項羽諱,改為席氏;莊氏避漢明帝諱,改為嚴氏;師氏避晉景帝諱,改為帥氏……”因避西楚霸王項籍的名諱,姓籍的改為姓席;因避漢明帝劉莊的名諱,姓莊的改為姓嚴;因避晉景帝司馬師的名諱,姓師的改為姓帥……此外,還有因避漢宣帝劉詢的名諱,姓荀的改姓孫;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姓恆的改姓常;避漢哀帝劉欣的名諱,姓欣的改姓喜;避漢哀帝父親劉慶的名諱,姓慶的改姓賀……
其中,歷史上姓“敬”的人家遭遇的改姓風波最為曲折,後晉滅亡後,為避石敬瑭的名諱改成“苟”姓的家族大多改回“敬”姓,可是到了宋代,為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祖父趙敬的名諱,又不得不再度改成“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