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國火燒博望坡:諸葛亮的成名戰

由 宮繼梅 釋出於 八卦

  火燒博望坡,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場景。很多電視劇和連環畫都十分著重火燒博望坡這一場故事。火燒博望坡,有人說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個計謀。關於火燒博望波這一計謀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三國火燒博望坡:諸葛亮的成名戰

  史書《三國志》記載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親自指揮的,諸葛亮此時還沒有出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昭烈帝劉備勢單力薄不得不依附荊州劉表,曹操命夏侯惇、于禁率大軍進攻荊州新野,劉表讓劉備前去抵擋,劉備設伏兵,假裝逃跑,並且燒燬營地,夏侯惇等人率大軍前來追擊,被劉備所設伏兵擊潰,兵敗而歸。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則變成了是諸葛亮指揮的一場戰役。

  火燒博望坡這個故事,是諸葛亮的成名戰,也是諸葛亮出道之後打的第一站,因此這個故事也成為了歷史經典。

  相傳在三國初期,魏吳蜀三強爭霸。但當時的蜀國,既難比北魏兵多將廣,又不及東吳佔據地利,隨時有被吞併之危險。蜀主劉備為抵禦魏吳,完成統一天下之霸業,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輔佐。

  諸葛亮熟讀兵書,早已分析了戰爭形勢。他看到,若想與魏吳抗衡,必先挫一方銳氣,以達到削弱敵軍,壯大自己之目的。與此同時,他把破敵茅頭先指向魏國。

  博望在三國時屬宛北重鎮,南北長45裡,東西寬15裡,有“45裡博望屯”之稱。當時,魏相曹操為了南征吳蜀,在博望屯積了大量糧草,準備取荊州、平東吳。糧草由大將夏候惇領十萬精兵看守。因為博望屯城牆很薄,曹操設計讓軍士在四周均圍以此地生長的柘刺林,密不透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自以為萬無一失。

  諸葛亮不愧為著名軍事家,他探知博望情況後,定下了火攻博望的作戰計劃。當年秋季,他命人收集大量草籽,並以泥土相拌,製成彈丸備用。時值隆冬,諸葛亮命張飛率人用彈弓將彈丸射進柘刺林中。次年一遇雨水滋潤,草籽發芽,生長茂盛。又值降冬,雜草枯乾,遇火即燃。此時諸葛亮兵分兩路,命關羽帶兵埋伏陰山,張飛、趙雲率軍暗將博望圍上,萬千火箭一齊射入柘樹寨中,枯草見火即燃,風助火勢,噼啪作響,一時間柘刺林頓成火海,頃刻把45裡博望屯燒得如同白晝。魏軍糧草全被燒燬,夏侯惇率其守軍焦頭爛額地追擊,又被關羽伏兵殺得落花流水,倉皇敗回許昌。值此,蜀軍大獲全勝。

  曹操本想先幹掉劉備,然後吞荊州,再平復東吳,但由於在火燒博望坡一戰中損失巨大,讓曹操看到了諸葛亮的才能和謀略,因此當曹操率領數十萬大軍將劉備趕到江夏之後,沒敢進一步對劉備下手,而是將目標轉向了孫權,雖然諸葛亮的第一站火燒博望坡不是大型的戰役,但至少讓曹操在之後的一年內沒敢輕易對劉備下手,這對歷史戰局來講,意義非同小可。

  此為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火燒博望坡,可謂是牛刀小試,一戰收服人心,一戰揚名天下,一戰改變戰局。隨後諸葛亮二燒新野,三燒赤壁,“三把火” 燒出了個“三國鼎立”。

  在後世的考古活動中,此處曾出土折戟斷鏃和土層中燒壞穀物的灰燼,經考證為三國時遺物。

  火燒博望坡古戰場遺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樹,高5.9米,粗2.2米,虯枝盤旋,相傳為火燒博望坡時的唯一倖存之見證,所以人們稱其為“三國柘”。此樹雖歷經千年風霜雨雪,仍生機盎然,增添著新的年輪,接受四方遊人的禮讚。柘刺為灌木,能長成大樹,卻是罕見。此樹樹體中間一分為二,北半部枯死,皮質不存,木質裸露,枝杈錯落,扭曲虯蟠,疏枝橫空;南半部,老態龍鍾,質感蒼勁,綠葉吐翠,輕盈嬌妍。遊人至此,仰望柘樹之奇,無不讚嘆,稱頌大自然的神奇。

  在樹之東側,立有彷彿自然天成的一座不規則的大理石碑,碑文節錄了《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中有關火燒博望坡的內容。遊人立於碑前,閱碑思古,一場火燒博望坡的戰爭場面,彷彿就在眼前。

  附近其他遺蹟有劉備的觀戰臺,夏侯惇屯兵時修建的城樓,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處的梅林鋪,唐代大將尉遲敬德監工修建的三孔拱橋——敬德橋等古蹟。火燒博望坡被國家確定為三國旅遊景點之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