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是高麗王謜和元朝寶塔實憐公主的次子。皇慶二年(1313年),王源將王位傳給了他,王燾到元朝覲時被元仁宗冊封為高麗王,回國即位。
延祐三年(1316年)正月,王燾再次到元朝拜,同年七月,娶亦憐只班忪主為妻。
亦憐只班公主為元世祖之孫營王也先帖木兒之女,與王燾在元朝完婚後,於當年冬與王燾回到高麗。
亦憐只班公主與王燾生活僅有三年即死於高麗,先被追贈為靖和公主,後被迫封為濮國長公主。
亦憐只班公主的死訊傳到元朝後,營王一家及皇太后除了悲痛之外,也都覺得亦憐只班公主死得蹊蹺。一年之後,一直對此存有疑心的元朝派李常志到高麗調查公主的死因。李常志透過對亦憐只班公主的宮女的拷問,弄清了一些事情的真相。
原來,王燾非常喜歡德妃,而亦憐只班公主妒心太強,結果在王燾到延慶宮寵幸德妃時與王燾發生爭執,被王燾毆打得鼻孔流血。不久,亦憐只班公主又在妙蓮寺因為吵鬧遭到王燾的毆打。但是,這也不能證明亦憐只班公主之死與此兩次被毆有關。元朝都對此極為惱怒,苦於沒有證據。
王燾是元朝選的王,不能單憑推測就處置他,準備處置那些隨從宮女,但又怕影響高麗王的名聲,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王燾應該是做好了被處置的準備的,但是,李常志沒有什麼強硬的表示就回大都了,王燾才長長舒樂口氣,王燾執政初期,高麗上層比較平穩。
王燾父親王謜當初曾想改變高麗深受蒙古元朝的壓迫的地位,使用過一些手段。表面上,他在大都與儒士、高僧過從甚密、享受著優雅的風花雪月。暗地裡,他積極參與元朝宮廷的政治鬥爭,他與元廷政治派系中保護朝鮮的溫和派密切來往,交流著影響皇帝的方式方法。暗地裡想法打擊那些想把高麗徹底變成元朝內地行省的鷹派人物。
時間長了,敵對的派系抓住他的把柄,將他奏到了皇上元英宗,當時的元朝皇帝認為,這事如何處理是皇帝聖衷獨斷的事情,王謜如此就是有不軌之心,先將他強行扣押在大都,後來流放到吐蕃。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覬覦高麗王位的沈王世子也是王謜侄子的王暠利用這個機會,說王謜、王燾父子是一樣的,而且兩人秘密溝通,都是為了脫離元朝。
結果使王燾於至治元年(1321年)被元英宗收回高麗王印,與其父王謜都被扣留在大都。
這就使高麗國內一時群龍無首,一團混亂。千鈞一髮之際,元朝廷發生“南坡之變”,元英宗偕其親信大臣被叛軍殺害了,高麗王朝的社稷得以逃過滅頂之災。
王謜與王燾的命運有著意想不到的結局。元朝的新帝泰定帝也孫鐵木兒權衡再三,將王燾釋放回國,而王謜不久亦病死於元朝。元朝廷維持高麗現狀的輿論佔據上風,復立行省的爭論至此告一段落。
泰定二年(1325年),也孫鐵木兒鑑於亦憐只班公主已死,元朝便把金童公主嫁給王燾作繼室。金童公主是元順宗之子魏王阿不哥之女,與王燾完婚於元大都北京。金童公主紅顏薄命,嫁到高麗沒有多久就不幸去世,時年只有18歲,後被高麗王追封為曹國長公主。
至順三年(1332年)王燾到元大都朝拜時,元朝因金童公主已死,便將宗王伯顏忽都之女封為慶華公主嫁給王燾作繼室。元統元年(1333年)三月,王燾與慶華公主回到高麗。至元五年(1345年)三月,王燾死,時年48歲,在位25年。
但是,慶華公主的命運也很令人感嘆。
出嫁給王燾作王燾繼室的金童公主與出嫁王祺的承懿公主寶塔失裡都是元順宗之子魏王阿不哥的女兒,她們二人是親姐妹。而據《蒙兀兒史記》卷134《高麗傳》記載,“禎,燾之長子”;王祺為王禎的同母之弟。可見王燾和王祺是父子關係,卻娶了親姐妹。
王燾死後,王禎作為長子承襲王位。有了這樣的關係,慶華公主曾主動邀請王禎到她的住處吃喝。
王禎是高麗王中出名的浪蕩鬼,他想借此機會佔有慶華公主,便故意裝出醉酒的樣子,一直待到天黑,等到了慶華公主檢視他是否酒醒時,王禎強姦了慶華公主。慶華公主和王楨名義上是繼母子關係,公主感到非常羞辱,次日就收拾東西回元朝,因王禎一再阻攔沒有走成。此事傳到元朝時,一直對王禎耿耿於懷的右丞相伯顏立即派人將王禎押送到元朝,到次年四月才被釋放回國。慶華公主死後,被元朝賜給肅恭徽寧公主的諡號。
這樣,王燾實際上是娶了三位元朝和親公主,而這三位公主的命運都很令人同情。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