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看完這檔全女性脫口秀,突然好懷念楊笠!

由 卯秀珍 釋出於 八卦

最近處於風口浪尖的脫口秀演員,非楊笠莫屬,代言品牌直接把廣告給停播了。
估計李誕萬萬沒想到,笑果文化在經歷藝人解約、卡姆吸毒兩大熱點事件後,還能遭遇一個由男女兩性矛盾所引發的娛樂圈大事件。
就在這時,全國首檔全女性脫口秀挑戰節目《聽姐說》上線芒果TV。
節目邀請到18位娛樂圈姐姐挑戰脫口秀,聚焦於女性表達與女性成長,並圍繞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言說。
這套路,這模式,讓看完第一期的我,對著屏保上楊笠的小臉,表達著作為直男的深切思念。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浪姐2》
既然是全女性脫口秀,那麼這些嘉賓就一定得有話題點。張藍心、應採兒、徐鼕鼕、王菊、王子文、尚雯婕、石璐、熱依扎、倪虹潔、玲花、闞清子、金銘等,一個比一個有看點。
可惜的是,第一期看下來,除了偶爾的靈光一閃外,基本上沒什麼能讓人記住的地方。而且十幾位女藝人也沒有很好地表達出女性觀點,殺傷力簡直就是低配版的楊笠,不僅不好笑,也激不起人私下討論的興趣。
2020年6月播出的《浪姐》第一季,與青春偶像養成類綜藝打差異化。前兩年,《創造101》《青春有你》等節目火爆出圈,王菊的“菊外人”應援標語,楊超越的錦鯉表情包,孫芮“摟麵包”的freestyle,紅了人也帶了波節目的熱度。
不同於初出茅廬的小愛豆,《浪姐》中30+姐姐們自帶流量。出道多年的她們在陌生環境下火力全開,寧靜、伊能靜、張雨綺等金句頻出。
而這次《聽姐說》,也在延續女性話題的基礎上,加入時下流行的脫口秀形式。同時,真人秀環節、“懂姐團”“全民開放麥”環節,亦在節目中加入競技賽制的成分。
儘管如此,《聽姐說》的節目效果竟承襲了《浪姐》的尷尬境遇。
幾期節目過後,姑奶奶們“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勢頭也大打折扣。說好的開創新女團風氣呢?寧靜、張雨綺、萬茜等人不過是博人眼球的砝碼,最終還是逃不過綜藝選秀大環境的壓制。
可以說《浪姐》試圖藉著女團類養成節目,完成別樣女性的自我展示與精神反抗。其實質,跟《聽姐說》的商業初衷類似:以消費女性,來取悅女性。
脫口秀以和為貴?
為什麼《聽姐說》沒有《浪姐》第一季的反響呢?主要還是節目主辦方對於脫口秀概念的保守性預估。大家看脫口秀就是看彼此吐槽調侃,在一種幽默的氛圍中對社會大環境加以反思。
就拿《吐槽大會》裡彈殼對宋方金、GAI、PGone的吐槽,看似諷刺對方沒作品亂吵吵、奔向主流喪失rap初心,實則揭露了行業環境的無奈:為什麼好作品沒人看,流量甜寵劇成話題點?為什麼說唱環境難以高聲放論?這才是核心。
但由於“大抵制時代”的到來,觀眾不問緣由胡亂舉報,也讓《聽姐說》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主要還是不敢針砭時弊,對於女性自身的話題又因楊笠事件變得有所顧忌。原本懟天懟地的“小姐姐”,就這麼成了以和為貴的“老阿姨”?
實際上,“我是誰”這個主題完全可以說得全場高能,只要抓住一個反差點:女明星們在大眾眼中的普遍形象,與私下裡她的真實樣貌之間所形成的反差。
比如尚雯婕,就可以說說整容臉,結合社交恐懼症大談特談,還能起到“女性要想愛惜自己,先從愛惜自己的樣貌開始”的鼓舞作用。
再比如鄂靖文,作為“星女郎”,演技線上還努力,就不能吐槽林允這種瞪眼大妹子的演技嗎?就不能說幾句提攜徐嬌的話嗎?
至於熱依扎,表現還不如《吐槽大會4》,話題點也從心理抑鬱,轉為大談媽媽心得,就問誰想聽這些?這種話題就算是應採兒來說,也讓人覺得尷尬。
姐姐這邊,一如既往地藏著掖著,都想保護完美形象。所以女性脫口秀的出路,還得是“用魔法打敗魔法”。
就拿楊笠來說,其被吐槽的點,恰恰也是她的重點——普通但自信。這不僅僅適用於男性,也是部分女性的性格特徵。
《聽姐說》中,可能是因為北京人的性格,張藍心有點女版大張偉的味道。但她就更加“耿直”一些,可以拿自己“女漢子”的形象進行調侃。
例如,她之前碰到一個劍橋博士小哥哥,對方以為她是模特冠軍很是歡喜,結果在得知張藍心是跆拳道冠軍後退避三舍,這才讓女方發出“為什麼你能顯擺你的學位,我就不能顯擺我的冠軍呢”的感嘆。
在他們心中,女性的美與力量毫無關係,那些女漢子、男友力不過是反性別的特徵。張藍心用自己獨有的女性特徵告訴觀眾,要想平權,先得尊重女漢子、尊重女性多樣化的性格。
脫口秀重要的不是笑聲,而是深入觀眾心聲後所得到的歡呼。但到了《聽姐說》,這種個性張揚、自我呈現,更多變成不溫不火的笑話。
沒有對自我、對當下大膽的剖析,就很難有好的段子出現。可惜,《聽姐說》只有一個張藍心。
失去男性陪襯,脫口秀快樂減半
之前的宣傳稱,這是一檔“全女性”脫口秀,光這一點,《聽姐說》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很難想象,沒有男性襯托的脫口秀,到底還有什麼意思。
我們要的是平權,而不是傾向於天平的某一方。所以在脫口秀中,全女性向,或者完全不涉及男性的話語表達,其節目效果可想而知。
一些沒有爆的點實際上是因為純粹只提女性權利,沒有做到兩性對比。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聊個人奮鬥史,那就成了喊口號現場。沒了女性的自我辯解,又何談自我呈現。
拿楊笠的段子來說,姐姐被弟弟催婚,結果老姐拿“你不考清華是因為不喜歡嗎”反問。在用學歷問題(跨領域問題)反駁弟弟(男性形象)的同時,傳達出“不是姐姐不想,而是沒男人摟我”的無奈情緒。
所以主打性別身份的脫口秀,應源於一種兩性間的較量,而不是口號式的、宣言式的自省。
就拿倪虹潔、徐鼕鼕來說,在成為演員之前,一個是廣為人知的內衣模特,一個憑藉身材代言了從小喝到大的椰汁。如果專門就這些男性凝視的點做做文章,再來“反抗”男權窺視心理,不比改名字成“倪大紅”的梗要有趣?
如果說《吐槽大會》起碼還有楊笠、張雨綺、易立競、黃奕這類愛憎分明的女藝人,那麼《聽姐說》中謹小慎微的女嘉賓們,可能只想著和和氣氣打完太極,然後回家修身養性。
所謂女權問題,也不是一句口號就能解決的。被男性壓制許久的女性要想平權,宣洩情緒也是她們的武器。聽太過溫和的描述,還不如聽楊笠的段子來得刺激。
【文/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