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多是“吃”出來的,這5種食物,是胃病幫兇!再好吃也要扔掉
胃,匯也。
它是“食物之海”,是我們消化食物獲取營養所必須的臟器。
但胃很容易受傷,它與外界直接相同,不良飲食習慣會對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也因此,民間有“胃病是吃出來”的說法。特別是以下4種食物,堪稱胃的粉碎機,你若愛吃,今早避免。
胃病多是“吃”出來的,5種食物要少吃
1:酒
酒傷胃,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酒精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乙醇,乙醇在飲用後首先在胃中儲存並直接接觸胃十二指腸粘膜。
酒精可使粘液變薄,粘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微血管內皮損傷、栓塞,組織缺血性血氧壞死,引起胃粘膜潰爛或胃潰瘍。
很多人喝酒喝出胃出血,可見酒精對胃的傷害之大。
2:燒烤
食物經過燒烤後,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如苯並芘、雜環芳烴類,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經常吃燒烤類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受損,促使致癌物進入體內,增加胃癌的發生。
3:高鹽食品
高鹽醃製、熏製和其他處理的肉類產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很容易形成亞硝醯胺,直接導致胃部腫瘤。
瑞典科學家發現,每天食用加工過的肉類產品每增加30克,就會增加15%-38%得胃癌的機率。
4:太燙或太冷的食物
胃很“矯情”,不論對它是太'熱'還是太'冷',它都會感到不適。
正如沸水可以燙出水泡來一樣,燙傷的食物進入胃內會燙傷胃的保護膜。人類消化道粘膜非常脆弱,只能承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粘膜就會被燙傷。
若常吃過熱的食物,粘膜損傷已修復,又被燙傷,反覆燙傷,修復,會引起粘膜質變,進一步發展成癌症。
太冷的食物進入胃部,會使胃部痙攣,引起胃痛。所以,最好是吃些溫度適中的食物,溫度宜在35-40℃左右進口。
5、不潔食物
夏季來臨,病菌滋生速度大增。如果不注重飲食衛生,非常容易吃進去病菌,引起胃部不適。
這裡面就可能包含胃最怕的細菌:幽門螺桿菌。資料顯示大約一半的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它以胃粘膜分泌的物質為食,可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還會分泌影響消化系統功能的毒素。導致反酸、噯氣、消化不良等症狀。
胃不好的人,身體會出現3種表現,佔1個,也得警惕
表現1:口臭
食物經口腔進入胃臟內,胃臟透過不停的運作,將營養和廢物分開,運送到腸道,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而如果胃臟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的消化和代謝食物,這些物質長期的儲存在胃臟內,發酵,腐敗變質,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就會從口中流出,出現口臭。
臨床發現,80%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胃部疾病的人,大多數都有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臭的特徵。
表現2:反酸,噯氣
反酸是胃內容物經過食管,反流到口咽部,使口咽部感覺到酸的感覺。
噯氣,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嗝,胃中氣體上出咽喉所發出的聲響,其聲長而緩。
當胃部受到損傷的時候,影響胃臟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同的人,就會出現不同的症狀。
如反酸、噯氣、噁心等都是常見的表現,一旦出現及時的進行檢查,切莫拖延。
表現3:飯後打嗝不斷
很多人在吃個飽飯後,會出現打嗝的情況,若近期經常在飯後出現打嗝的情況,甚至打個不停,可能是胃出現病變導致的。
當胃部發生癌變時,癌細胞會快速增殖,就可能影響到附近的迷走神經或膈肌,從而出現打嗝,記住,這一症狀若經常出現,最好去查一下。
做到“2忌2補”,胃病見狀灰溜溜逃走
忌長時間高鹽飲食
長時間食用高鹽食物,如鹹菜、醃菜、燻肉等,可造成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屏障損傷,使胃部組織易受致癌物的侵襲,同時也使幽門螺桿菌容易在胃部“定居”。
不但如此,攝入大量的鹽分還會影響胃腸的正常功能,增加胃炎、胃潰瘍甚至癌變的機率。與此同時,醃製、燻烤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含量較高,易引起胃粘膜上皮細胞的癌變。
忌長時間吃高脂肪的食物
胃病不能吃油炸食物等含脂肪過多的食物,會增加發生泛酸和腸易激綜合徵的機率。
由於高脂肪食品難以消化,人體會自動分泌更多的胃酸。因此吃得太多會刺激胃酸的分泌。
補充養胃物質
《千金翼方》中記載的一個養胃的食療方:以猴頭菇、丁香、沙棘、大棗等藥食同源養胃食物組成。
這些食物,不僅能幫助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還可以起到抑制幽門螺桿菌滲透的作用,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性,從而幫助殺滅幽門螺桿菌,並起到養胃的效果。
猴頭菇、丁香、橘皮、大麥、沙棘、山楂、大棗、茯苓、佛手9種食材,科學配伍製成茶包,開水沖泡5分鐘,每天喝2杯,增強胃動力,緩解腸胃不適,對胃有很好的養護作用。
補足新鮮蔬菜水果
鮮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維他命 E、葉酸、類胡蘿蔔素等,對致癌物有阻斷作用,可降低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還可刺激體內的抗腫瘤免疫系統,發揮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