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在後臺跟吐槽,說自己要被孩子氣死了。
“每天都在和他講道理,不停地灌輸想法給他,可他好像一點都聽不進去。無論我囑咐多少遍,他還是淘到沒邊,總在不停地闖禍。”
家裡有個油鹽不進的孩子,真的是分分鐘讓人抓狂。
“道理”這個東西,是需要理性佔於上風的,但這和孩子的天性卻完全相悖。孩子的身心發育,恰巧理性處於弱勢,感性和直覺十分強烈。
所以,想要孩子能聽進去,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說!
這麼說,孩子才更願意聽
跟孩子“講道理”,一定需要技巧,如果按照我們大人一貫的思路講利弊,孩子儘管能“聽懂道理”,但卻往往不願意配合,甚至有時候變得更加的“叛逆”。
有人說,跟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更是下下策。
我們不妨從孩子的感性和直覺出發,運用這4個說話技巧,拐著彎讓孩子把道理聽進去,這才是上策。
說事實
當孩子犯錯,或調皮搗蛋的時候,父母往往一心急,嘴巴快過腦子,忍不住脫口而出的“責怪”孩子。
在父母眼裡,自己的管束是為了孩子好。
但,當孩子大腦接收到從父母那裡反饋過來的資訊,會自動辨別“好與壞”,然後做出不同的反應。
例如,孩子喜歡攀爬,你事先已經跟孩子說過了這麼做很危險,但孩子就是不聽,結果摔得哇哇大哭。
“跟你說了不要爬,你就是不聽,摔了還有臉哭,別哭了……”——指責
“爬這麼高,肯定容易摔下來的,下次記住不要爬這裡了”——事實 後果 建議
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果換作是你,你更樂意接受哪種呢?孩子也如此。
一般而言,孩子犯錯了本來就有愧疚感,被指責,更加會不願意接納,為了安全會把自己包裹起來,油鹽不進。
“說事實”的目的就是對事不對人,當你能心平氣和的告訴他哪裡錯了,以及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就是在幫助他認識到問題。
一上來就指責,孩子也不願意聽。
說情緒
說情緒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我們是跟他站在一邊的,是完全接納他的。
如,孩子因為被搶了玩具,所以打人。
“不可以打人啊”——沒有情緒,不被接納
“玩具被拿走了,你沒有玩了,打人是因為很不開心”——情緒,被接納
這考驗的是父母的共情能力,即換位思考,感受和理解別人的感受。
越是面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越需要透過共情能力,幫助孩子說出情緒,讓孩子有種被理解的感覺。
共情是安撫孩子最有效最快的方式。
如果,直接粗暴的說“別哭”“有什麼好哭的”“這麼大的人了,還不聽話”等等,孩子估計鬧得更厲害。
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說不定還會做出一些危險的事,比如滿地打滾、撞自己的頭、抓自己的臉等。
你看到後,心疼心軟,無奈又去哄他。
次數多了,孩子就明白這招管用了,以後,你要說他管他就難了。
“說情緒”,幫助孩子先安靜下來,心裡得到安慰的孩子,才會把你當成“自己人”,才會願意聽你繼續說。
說發現
“說發現”的目的,在於讓孩子意識到“出了什麼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對與不對”。
比如說,孩子看了很久電視還要看。
“看電視太久,對眼睛不好,到時候要近視了,別看了”——直接否定
“媽媽發現你上次就做得很棒,說多看十分鐘就十分鐘,我們看今天能不能也這麼棒呢”——說發現
你的誇獎會讓孩子很有自豪感,願意主動配合;而直接否定,則容易讓孩子內心感到沮喪不舒服,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對孩子這麼有吸引力的電視。
而“說發現”,遠比你因為擔心而強迫限制他的行為,會來得更有效果。
包辦替代也一樣,只會讓孩子失去思考能力,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是在害孩子。
幫助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孩子發現問題,提供可行的建議,讓他自行去感受,去實踐。
說長遠
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關鍵,他們很多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對是錯。
我們大人看孩子的行為,多半是以利弊為取捨,習慣性把“錯誤”排在第一,把“解決問題”排在後面。
比如說:孩子作業沒做完,就想睡覺。
“作業沒做完,不準睡”——做錯事,懲罰
“是今天作業太難了?還是今天太困了?……”——找出原因,解決問題
前者,就是把錯誤看太重,直接採取懲罰措施;後者,才是看長遠,去幫助孩子找原因,一起解決問題。
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更願意跟誰溝通呢?
孩子可能會有各種理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見機進一步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去克服恐懼和畏縮情緒。
這需要家長多花點耐心和精力,自律性不強的孩子,學習離不開家長的督促。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教育的目的是放眼於未來的中長期,而不該僅僅留戀於當下的對錯輸贏。
一時的對錯之爭,並不能保證孩子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關鍵在於,出現這種情況的問題在哪,怎麼去解決,這才“一勞永逸”。
說事實,說情緒,說發現,說長遠;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要方法用對,也不難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