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為了你好!用“負罪感”逼孩子聽話,會成為孩子一生陰影...
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隻多不少,但是如果過多的愛,又或者是表達愛意的方式不正確,就會讓這些愛變成了對孩子道德綁架。
相信大家對電視劇《小歡喜》都並不陌生,對於裡面的幾組家庭,網友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不同的意見,但是英子和她的媽媽卻總是能受到網友們的爭議,網友們一想到英子的母親就能想到""我都是為你好""的代名詞。由於在劇中英子有一次輟學成績下降,他的媽媽崩潰痛哭的責罵她:""就媽媽一個人帶你長大的呀,我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備課,我起早貪黑的給你買菜做飯,我容易呀,我壓力不大呀,你問問你爸他做過什麼?""
其實父母給孩子的負罪感,逼迫孩子聽自己的話,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會讓孩子迷失了自己對成長的目標和方向,從而引起心理的健康問題。
一、生活中父母對孩子情感勒索的行為,家長們中招了嗎?
1、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不聽孩子的解釋
每一個孩子天性都是活潑好動,尤其是一些性格開朗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天生就比別人活潑甚至會有些頑皮,但這並不代表孩子不愛學習,不想著往好的方向走。然而,有些父母總是會給自己孩子留有""刻板印象"",當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又或者和別人打架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就會衝過去打罵孩子,而不是先聽孩子解釋,這種行為其實對孩子就是""情感勒索""的一種現象。
尤其是一些工作比較繁忙的父母,他們回到家裡頂著工作的壓力,還要輔導自己的孩子作業,當孩子不會寫或者說想不到思路的時候,家長就很容易罵孩子""你怎麼這麼笨!""而當老師勸說家長的時候,家長卻又總是以""我都是為了孩子好""的理由來搪塞,把孩子們又總會因為父母的這些理由產生負罪感,不得不得屈服和聽從,默默的承受著委屈。
2、語言和行為上的冷暴力
而有一些父母,他們雖然沒有對孩子動手打罵,但他們會將對自己孩子的失望態度全部表現在語言和行為上,用這種方式間接的給孩子施加壓力,產生負罪感。而且正是往往這一類的家長更會給孩子學習和生活帶來更多的壓力,甚至導致心理的扭曲,像自殺、離家出走、吸菸、沉迷遊戲等等。
孩子只要沒有達到家長預期的設想,家長就會反問孩子:""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如果你沒有想清楚就不用來和我說話了"",又或者直接地對孩子說:""我對你很失望!""這些語言看似沒有力量,實則會一點一點的將孩子堅強、自信的內心所擊垮。
3、對孩子渲染感情,實施""懷柔政策""
有一些家長,他們其實表面很溫柔,很順從,孩子吃著很容易對孩子渲染自己不滿意,不滿意,甚至否定的態度和情感。
而這一些家庭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對家長的質疑提出反抗,而當孩子向家長投來抵抗的行為和語言時,家長總會對孩子說:""你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兇的?對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呀,我每天早上起來五點鐘就給你做早餐了我容易嗎?""這就像電視劇當中的英子母親一樣,他對英子就是利用渲染感情的方式來對他產生負罪感,道德綁架,從而導致英子後來想要自殺的扭曲心理。
二、""我都是為了你好""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1、孩子容易變得敏感、不自信
父母經常用情感勒索來綁架孩子,會逐漸的消磨孩子的自信心,他們會變得對外界敏感起來,害怕別人對他的否定和異樣的眼光,因此,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的道路上,都比較容易迷失方向和自我。
父母常常覺得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可是又不能直接的告訴他,我對你的期望值到底在哪裡,孩子經常就會覺得不管做什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從而產生自我的懷疑和自我否定。不僅會變得沒有自信,臉上的笑容也會逐漸的消失。
2、孩子容易叛逆、心理扭曲
父母的所謂的""我都是為你好"",不僅會給孩子施加過度的壓力,讓孩子喘不過氣,更會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過早的叛變,嚴重的話心理還會變得扭曲,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三、想和孩子友好相處,家長做到這三點是基礎
1、瞭解孩子的想法,進行有效的溝通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發生爭吵,又或者是不和孩子親近,都是因為父母,並沒有真心的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溝通是尊重孩子,第一步,也是走進孩子的重要一步。
當孩子在外面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是家長第一時間可以先不要去打擾孩子,讓孩子先自己冷靜和消化一下,不要什麼情況,都著急的去詢問孩子,這隻會給孩子增加煩惱和情緒。
家長可以選擇一個適合的時機,比如在飯後,在孩子週末、放假的時候,帶孩子去,她平時最喜歡去的地方可以是爬山、游泳也可以是娛樂場所,當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和緩解的時候,家長再去詢問這段時間裡,孩子發生的事情。這樣的話,對於孩子沒有這麼大的壓力,家長也能夠及時幫助孩子去舒緩他的負面情緒,更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他的言一行。
2、給孩子選擇,但不幫孩子做決定
家長作為過來人,當然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選擇和幫助,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最終的選擇權應該還是在他們自己的手裡。
就像孩子高考填志願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尋找更多大學的資料,給孩子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大學和專業供孩子挑選,但是,最終還是得由孩子自己決定。並且,家長可以讓孩子決定的時候寫下喜歡這所學校的理由以及孩子所瞭解到這所學校的特點是什麼?這樣也方便家長去了解孩子的喜好,從而更好的幫助孩子判斷自身的價值。
3、不限制孩子的交友範圍
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下降,就是因為交了不好的朋友,對他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從而不允許孩子去交什麼樣的朋友。尤其是正常的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的相處,家長都會認為這是""早戀""現象,但往往這種決定就會左右孩子們正確的思想和戀愛觀。
聰明的家長應該是可以接受孩子交友的任何範圍,如果孩子真的認識了一群好朋友,家長也可以經常邀請他們到家裡面和孩子一起寫作業,這樣家長既可以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觀察孩子和朋友都在做什麼,又不會干擾到孩子交友的選擇權,如果孩子真的交到了不好的朋友,家長也可以及時止損。
當然,家長在和孩子的朋友相處時,應該是親切友好的,還可以給他們買一些最喜歡的零食,在家裡面開一些派對,像唱K、打遊戲、玩跳舞機等等,都是可以給孩子增加社交的機會,也是可以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方法。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