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宜祛溼養肺、早睡早起,這些習慣要養成
不知不覺,已過立秋,三伏天也結束了。季節交替時,呼吸道疾病高發,天氣又悶熱又潮溼,身體內積壓的火氣和溼氣應該如何調理?
夏末秋初
現階段正是暑溼猖獗的時候,身體裡面積聚了一些熱火和溼氣,所以這個時候容易犯牙痛,容易心煩失眠,此時透過艾灸通一通膀胱經,能排除長期堆積在體內的溼熱。
來碗紅豆陳皮湯,赤小豆營養豐富,能夠加速腸道蠕動,同時還有減肥去浮腫的功效。陳皮味苦性溫,能夠幫助消化,具有理氣祛溼的作用。
當有鼻乾嚥幹、乾咳無痰等症狀時,說明秋燥已經駕到,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因為“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臟具有內部治理、管理自身的能力。但肺為“嬌髒”不耐寒熱,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要多方面的調理它,不然的話,機體免疫力就會下降,從而引起瘟疫毒邪的乘虛而入。
另外,也要少抽菸。香菸為熱毒燥邪,長期吸菸,燥熱侵襲肺臟,致肺氣鬱閉,火毒上薰,灼液成痰,最終引起多種症狀。
起居●早睡早起
《素問》:“秋三月,此為榮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進入立秋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人體陰陽代謝開始表現為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早睡是為了收氣,將陽蘊於體內;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收斂之太過。此時違逆秋季收斂之氣,則易傷肺;同時收不好則入冬會藏不住,常會出現吃東西拉肚子的狀況。
一定要順應自然,順收斂之氣。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立秋後最晚應該在十點半睡覺,這樣才能與天地同步。
最近廣東的天氣變化無常,有時候一大早天清氣爽,到了中午可能暴雨襲來,著衣不宜太多,應該適當“凍一凍”,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因為人只有在體表微感涼的情況下,人體的陽氣才會更好地轉入收斂。
情緒●不宜過度悲傷
古人就有“悲秋”一說,立秋時節天氣多變,冷暖交替,尤其是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更能引發情緒變化,極易誘發消沉的心緒。
我們可以遵循古人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輕一些,多做好事,多做貢獻,尋找讓自己快樂的愛好。倘若私心太重,慾望太高,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愁、悲傷、苦惱等不良情緒而導致不良的後果。
飲食●不宜過度貼“秋膘”
孫思邈《養生》曰:“此月肝心少氣,肺臟獨旺,宜安靜性情,增酸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可吃些酸味收斂肺氣,平抑過旺之肺氣,例如時令鮮果蘋果、梨子、獼猴桃、菠蘿等。
此時也應及時補水。肺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肺部的水分很容易隨著呼吸而排出。尤其乾燥的空氣,會造成肺黏膜和呼吸道的損傷,這也就是中醫說的肺燥。因此,日常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保持體內津液充足,保持肺臟和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建議喝點蜂蜜水,它具有滋陰潤燥、補虛潤肺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說蜂蜜“除百病、和百藥”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去燥潤肺,沖泡蜂蜜水水溫不宜過高,最好在四十度以下,且飲用蜂蜜水的時間最好在早上喝完溫水之後。但糖尿病患者不建議喝它。
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許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但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忌吃辛辣生冷、油膩、煎炸的食物,可以吃點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其有散發的功用。蓮藕也是應季蔬菜,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將蘿蔔、蓮藕與排骨同煮,既美味又養身。
運動●宜平緩溫和
《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養生要符合天地趨勢,秋季宜收不宜散,鍛鍊或勞動,應保證陰精內蓄,不隨陽氣外耗。動作宜平緩溫和,勿汗出淋漓,周身微熱,汗出即止。
深呼吸早晨起來後常常做深呼吸,可以養肺。另外,適當地運用閉氣法,有利於增強肺功能。
叩肺俞穴養肺每晚臨睡前端坐椅子上,全身放鬆,吸氣於胸中,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背部肺俞穴10下;然後,用手掌在背部兩側由下至上輕拍,持續約10分鐘。這種方法有健肺養肺之功效,能夠疏通脊背經脈,預防感冒。
當季食療方清炒百合山藥
百合理脾健胃、利溼消積,具有清火、潤肺的功效,對於很多秋燥上火的人來說,很有好處。山藥味甘,中醫說它“補而不膩,香而不燥”,山藥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纖維素、澱粉酶對於心腦血管病人有好處。
白果雪梨湯
白果是銀杏的果實,《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白果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白果不能生吃,也不宜多吃,食用白果最好把果仁中的綠色胚芽去除,避免接觸果核。雪梨潤肺人盡皆知,將雪梨與白果一起煲湯,不僅潤肺而且清甜美味。
資料來源 | 廣東中醫藥、健康廣東